linux内核中使用TSC时间戳方法

本文介绍如何在Linux环境下使用TSC(时间戳计数器)获取精确的时间戳,包括必要的头文件包含、读取TSC寄存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同时分享了一种避免打印消耗过多时间的方法,即将时间戳保存在内存数组中,最后统一输出。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前几天,由于工作需要要在驱动程序中打时间戳。网上找了几个资料,最终选定并使用了TSC方法,在这里简单总结一下。

 

使用TSC(时间戳计数器)据说精度相对高些。但需要注意硬件是否支持。

X86体系结构为例:从pentium开始,很多80x86微处理器都引入TSC,一个用于时间戳计数器的64位的寄存器,它在每个时钟信号 (CLK, CLK是微处理器中一条用于接收外部振荡器的时钟信号输入引线)到来时加一。通过它可以计算CPU的主频,比如:如果微处理器的主频是1MHZ的话,那么TSC就会在1秒内增加1000000

 

在使用时,首先需要包含相应头文件。在linux源码中,arch/x86/include/asm/msr.h

#include <asm/msr.h>

然后,在需要打时间戳的地方,增加如下语句就可以了。

U64 _time;      

rdtscll(_time);

最后,你可以把这个时间戳打印出来,也可以保存到内存数组中统一输出。

 

 

关于时间戳的使用,自己在使用也有个小小的经验。

一开始时,我只是考虑把每个点的时间戳打出来,最后还蛮有成就感的自己写了脚本,把各时间戳从一大堆日志中提取出来,并打印差值和平均值。但还是被我们老大指出了问题。在对时间非常敏感的驱动中,打印那么多语句出来,也会消耗很多时间,会导致分析结果不够准确。经指点后,我把时间戳全部保存在内存的数组中,最后统一输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