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和低代码,谁才是博弈赢家?

本文探讨了阿里巴巴中台战略的发展历程,以及与低代码兴起的关系。中台与低代码并非对立,而是互补,中台提供核心能力,低代码简化开发。尽管中台面临质疑,但云徙发布的新一代数字中台预示着可能的复苏。两者结合可能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2015年,阿里巴巴首次在国内提出了中台的概念,到2018年阿里升级数据业务双中台战略并对外输出,2019年数据中台全面爆发,再到2020年中台失败案例出现,行业内兴起了关于中台是否是伪命题的大讨论,一时间,唱衰中台声音一片,Gartner预测,数据中台在不久的将来,即将进入“泡沫幻灭期”。

与此同时,低代码横空出世,要把企业数字化的能力重新交回给业务人员,低代码企业如雨后春笋出现。时间走到2021年,当低代码发展进入平缓期,中台赛道却又峰回路转——10月15日,中台头部企业发布云徙新一代全生命周期企业级数字中台5.0产品,并正式宣布再次获得近亿美元D轮融资。

中台和低代码的错峰发展,使得二者成为了彼此博弈的对象。但事实上,中台和低代码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存在,恰恰相反,二者其实是互相扶持、互相推进的竞合关系。

1.从本质上来说

中台是对传统“软件平台”的升级和加强,通过在企业层面引入新的专业化职能分工、数据唯一性建模等规则,合并相似组织,沉淀核心能力到中台,将企业的共性需求进行抽象,并打造成平台化、组件化的系统能力,以接口、组件等形式共享给各业务单元使用,以此支撑前台快速试错、快速创新,极大释放企业创新和变革的能力。

而低代码的本质则是通过更加简单易懂的操作模式,降低使用门槛,让更多人可以直接参与系统开发,减少需求方与开发者之间的沟通损耗。其意是在改变应用程序开发过程的分工模式,大幅降低开发阶段中专业开发资源的配比,开发速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的同时,做到赋能企业创新、减少信息孤岛。

2.从意义上看

中台和低代码要解决的是一类问题,就是提升终端用户获得服务和产品的效率,压缩成本,贴近需求,创造更多业务价值。

3.从功能上看

低代码则成为了搭建中台的技术工具。通过低代码平台与企业已有系统的集成,可以解决业务中台与已有系统的连接,并且低代码除了具备快速开发应用的能力,更具备了便捷的接口开发能力和完善的接口管理能力,从而可以支持更多传统代码开发模式的应用中台。

两者在本质上都是为了提升业务的效率,使企业具备敏捷应对业务变化的能力。如果将数据中台+低代码平台组合应用,让两者之间优势互补,或许将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捷码小编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