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灾备:网络安全的最后一公里

灾备结合容灾与备份,是网络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确保数据安全和业务快速恢复。RTO和RPO是衡量灾备效果的关键指标。然而,传统灾备方式在云时代的成本高、机动性差和恢复慢,已无法满足需求。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灾备(DR),在信息化的IT系统中,指的是容灾与备份结合,利用IT技术对企业数据、业务高可用进行保护,确保系统遭受灾难时数据安全、业务快速恢复。其作为“网络安全的最后一公里”,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网络与系统基础设施持续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

对于各行各业而言,数据是最核心、最重要的财富但是火灾、地震、黑客攻击、人为失误等时刻威胁数据和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一、灾备关键技术指标

进行灾备解决方案设计时,需关注灾备的两个关键技术指标:

1、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恢复时间目标。

指灾难发生后,从IT系统宕机导致业务停顿之刻开始,到IT系统恢复至可以支持各部门运作,业务恢复运营之时,此两点之间的时间段称为RTO。RTO是反映业务恢复及时性的指标,体现了企业能容忍的IT系统最长恢复时间。

2、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恢复点目标。

指灾难发生后,容灾系统进行数据恢复,恢复得来的数据所对应的时间点称为RPO。RPO是反映数据丢失量的指标,体现了企业能容忍的最大数据 丢失量的指标。RPO值越小,代表企业数据丢失越少,企业损失越小。

二、传统的灾备方式已经不适应云时代

传统灾备一般适用于传统IT架构,但是随着IT架构从传统IOE逐渐演进到多云混合架构,业务种类和数量呈现爆炸性增长,传统灾备的对等模式就很难适应这种多云混合场景。

  • 成本高。传统灾备往往需要同等资源、同等架构(比如说相同的硬件设备、性能、网络环境)等。
  • 机动性差。传统灾备很难做到随业务变化而进行灾备资源的弹性伸缩(增加资源或释放资源),而云最大的优势就是弹性,按需付费。
  • 恢复慢。特别是在混合云环境下,无论是业务接管还是演练,很难做到简单易行快速恢复或演练。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