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是全球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感应技术以及互联网连接融合的结果。工业互联网通过智能机器间的连接并最终将人机连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重构全球工业、激发生产力。工业互联网顾名思义,是互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工业在互联网辅助下生产,互联网为工业提供柔性连接和支持。
工业互联网发展迎来“加速度”
提到工业革命,它对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从时间线来看,它已历经四次革命浪潮。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以蒸汽机、汽船、火车为代表,标志着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七八十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力、内燃机、飞机、汽车为代表,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三次工业革命(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以计算机、原子能、航空航天、遗传工程为代表,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第四次工业革命(21世纪初至今),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标志着人类进入绿色能源时代;
从这四次工业革命来看,每一个时间段它都对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变革影响。
进入21世纪,工业互联网成为全球不少国家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如果说工业互联网是美国先进制造的重要基础,德国工业4.0发展的关键支撑点,日本制造业的重要发展目标。对中国而言,工业互联网就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去年受疫情影响,工业互联网助力制造企业恢复产能发挥不小的作用。比如在疫情期间,武汉火神雷神两大神山医院建设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平台担起了“云监工”的重要作用。
为了加速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国家在政策层面也有不少利好的消息。此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意见》将会助推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推进互联网和制造业的跨界整合,引导社会投资向该领域流入。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2020年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总体规模约为3.1万亿元,同比实际增长约为47.9%。如果按照全球工业互联网技术到2025年,将会产生约82万亿美元的产业计算,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0.8万亿元。
因工业互联网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广阔,这也让不少知名的制造业企业、互联网企业、初创企业、软件企业、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均进行卡位布局。从互联网企业来看,就有大家熟知的阿里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
在WAIC 2021上,百度智能云工业互联网品牌“开物”,依托百度强大的互联网基础和领先的全栈人工智能技术,为制造、能源、电力等工业企业提供“AI+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虽说工业互联网是一片蓝海,但在这片蓝海里行业仍然有不少问题待解决。那么,工业互联网面临什么样的发展难点?
两座大山横亘在工业互联网面前: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工业互联网亦是产业数字化的“主战场”。在“主战场”各企业都想要在技术研发、商业模式上有更大的突破。
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人才缺乏与数据安全保障却是行业升级转型过程中的两大“拦路虎”。
一、软硬件人才稀缺
进入工业互联网时代,企业对于从业人员要求升级,尤其是在软件跟硬件这两个层面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国内工业领域的实际人才储备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现状?
此前,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布的《工业互联网人才白皮书(2020)》对当前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供需、培养与就业现状等内容进行了剖析,指出我国工业互联网带动国内就业人数显著增加但相关岗位规范化程度较低,导致人才供需两端匹配度不高。
二、构建数据安全体系难
在互联网行业,数据安全一直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同样的,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数据面临的安全风险隐患日益突出,因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应用,引入了新的数据安全风险隐患。
我国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着力加强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保障。
据工业安全产业联盟报道:因工业企业类型多样,工业互联网数据更是海量多态,给数据安全防护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1、采集阶段识别解析难。工业互联网数据分布在海量设备、系统之中。不仅数据孤岛现象严重,各厂家数据接口规范不统一,而且各厂商多采用自家的私有协议,工业协议多样且大多封闭,导致数据难识别、难解析;
2、传输阶段监测溯源难。工业互联网场景涉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的应用,且工业互联网数据在工厂外流动更加复杂多元。大流量、虚拟化等环境下难以有效捕捉追溯敏感数据和安全威胁;
3、存储阶段分类分级难。存储阶段极易形成数据的汇聚,需要根据数据的类别和等级采用划分区域、设置访问权限、加密存储等多种手段。然而工业互联网数据形态多样、格式复杂,使得数据分类分级管理与防护难度大;
4、使用阶段可信共享难。对工业互联网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是发展工业互联网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途径,然而数据权责难定、安全可信赋能难等阻碍数据有序安全共享。
未来,在设备安全、系统安全之上加强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防护,
需要研究工业互联网数据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措施,
这将是不少企业在未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进入工业互联网时代,随着各种政策利好消息的出炉,这对于制造业企业、互联网企业、初创企业、软件企业、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等来说都是重大的利好消息。未来要想推动工业互联网朝着健康稳定的路径发展,离不开产业链里的企业的共同努力。但可以预见到的是,在工业互联网这条赛道上,未来有望诞生更多巨头跟独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