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欧!
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一个基础但非常重要的排序算法——冒泡排序。冒泡排序是入门排序算法的好帮手,不仅逻辑简单,而且有助于理解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废话不多说,我们开始吧!
什么是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要排序的元素列,依次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就把它们交换过来。这个过程会持续重复直到没有需要交换的元素为止,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有序的数组。
冒泡排序的基本原理
冒泡排序之所以叫“冒泡”,是因为每一轮排序操作后,总会有一个“最大的”元素被交换到未排序部分的最右端,就像水中的气泡一样不断上升。听上去有点抽象,咱们用一个具体例子来解释。
假设我们有一个数组:[5, 3, 8, 4, 2]
第一轮:
- 比较第一个元素和第二个元素,如果第一个元素比第二个大,则交换它们。5 > 3,交换,得到:[3, 5, 8, 4, 2]
- 比较第二个元素和第三个元素,5 < 8,不交换。
- 比较第三个元素和第四个元素,8 > 4,交换,得到:[3, 5, 4, 8, 2]
- 比较第四个元素和第五个元素,8 > 2,交换,得到:[3, 5, 4, 2, 8]
第一轮结束,最大的元素8已经被“冒”到了最右边。
第二轮:
- 比较第一个元素和第二个元素,3 < 5,不交换。
- 比较第二个元素和第三个元素,5 > 4,交换,得到:[3, 4, 5, 2, 8]
- 比较第三个元素和第四个元素,5 > 2,交换,得到:[3, 4, 2, 5, 8]
第二轮结束,第二大的元素5也被“冒”到了倒数第二个位置。
以此类推,直到整个数组有序。
冒泡排序的代码实现
我们来看一下冒泡排序的Java代码实现。这个实现分为两个嵌套的循环,外层循环控制遍历的轮数,内层循环用于比较和交换相邻的元素。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5, 3, 8, 4, 2};
bubbleSort(arr);
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的数组:");
for (int num : arr) {
System.out.print(num + " ");
}
}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 {
int n = arr.length;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for (int j = 0; j < n - 1 - i; j++) {
if (arr[j] > arr[j + 1]) {
// 交换 arr[j] 和 arr[j+1]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
}
}
}
}
运行上面的代码,输出结果为:
排序后的数组:
2 3 4 5 8
代码解读
bubbleSort
方法接收一个整数数组arr
作为参数。- 外层循环
for (int i = 0; i < n - 1; i++)
控制遍历的轮数。每一轮结束,最大的元素会被放到正确的位置,所以无需再比较已经排序好的部分。 - 内层循环
for (int j = 0; j < n - 1 - i; j++)
负责比较和交换相邻的元素。 - 如果
arr[j] > arr[j + 1]
,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优化冒泡排序
尽管冒泡排序的逻辑简单,但它并不是效率最高的排序算法。我们可以对其进行一些优化,比如在每一轮遍历中如果没有发生任何交换,则说明数组已经是有序的,可以提前结束排序。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Optimized(int[] arr) {
int n = arr.length;
boolean swapped;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swapped = false;
for (int j = 0; j < n - 1 - i; j++) {
if (arr[j] > arr[j + 1]) {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swapped = true;
}
}
// 如果内层循环没有发生交换,说明数组已排序
if (!swapped) break;
}
}
这个优化版的冒泡排序在每一轮结束后,检查是否发生了交换,如果没有发生交换,则提前结束排序,减少不必要的比较。
实战练习
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再来看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例子。假设有一个包含10个随机数的数组,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排序。
import java.util.Random;
public class BubbleSort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int[] arr = new int[10];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arr[i] = random.nextInt(100); // 生成0到99之间的随机数
}
System.out.println("排序前的数组:");
for (int num : arr) {
System.out.print(num + " ");
}
bubbleSortOptimized(arr);
System.out.println("\n排序后的数组:");
for (int num : arr) {
System.out.print(num + " ");
}
}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Optimized(int[] arr) {
int n = arr.length;
boolean swapped;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swapped = false;
for (int j = 0; j < n - 1 - i; j++) {
if (arr[j] > arr[j + 1]) {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swapped = true;
}
}
if (!swapped) break;
}
}
}
运行以上代码,输出如下(具体数值会因随机数而异):
排序前的数组:
67 45 89 24 56 12 78 34 23 90
排序后的数组:
12 23 24 34 45 56 67 78 89 90
总结
冒泡排序作为一个基础的排序算法,简单易懂,但效率并不高。通过代码实现和优化,你可以更好地理解排序算法的原理和优化思路。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能够掌握冒泡排序,并为进一步学习更复杂的排序算法打下坚实的基础。赶快动手实践一下吧!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关注+订阅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