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Boot番外篇之@SpringBootApplication相关注解简单理解

本文深入解析Spring Boot核心注解@SpringBootApplication,包括@EnableAutoConfiguration、@Configuration和@ComponentScan的作用及原理,探讨其如何实现自动配置和组件扫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版权声明:本文为FromTheWind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oukuaiyun.com/FromTheWind/article/details/84502604

SpringBootApplication是一个组合注解,进入到application类中,按住Ctrl进入到@SpringBootApplication内部: 

@Target({ElementType.TYPE})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Documented
@Inherited
@SpringBootConfiguration
@EnableAutoConfiguration
@ComponentScan(
    excludeFilters = {        @Filter(
            type = FilterType.CUSTOM,
            classes = {TypeExcludeFilter.class}
        ),         @Filter(
            type = FilterType.CUSTOM,
            classes = {AutoConfigurationExcludeFilter.class}
        )}
)
public @interface SpringBootApplication {......}

从以上源码可以看到它组合了@SpringBootConfiguration、@EnableAutoConfiguration以及@ComponentScan。@SpringBootConfiguration内部使用了@Configuration注解,说明这是一个配置类。

@EnableAutoConfiguration则表示让Spring Boot根据类路径中的jar包依赖为当前项目进行自动配置。@Configuration将java类声明为一个配置类,等同于spring的xml文件。

@ComponentScan扫描注解,如:@Controller,@Service等注解

详解:

1、@EnableAutoConfiguration注解:

    spring通常建议我们将main方法所在的类放到一个root包下,@EnableAutoConfiguration(开启自动配置)注解通常都放到main所在类的上面,这样@EnableAutoConfiguration可以从逐层的往下搜索各个加注解的类,例如,你正在编写一个JPA程序(如果你的pom里进行了配置的话),spring会自动去搜索加了@Entity注解的类,并进行调用。

@EnableAutoConfiguration借助@Import的帮助,通过selectImports从META-INF/spring.factories中取出想要的配置,将所有符合自动配置条件(这里的条件是spring制定的,带有@Conditional注解就是加了条件,文章结尾又常用几个条件的解释)的bean定义加载到spring(IoC)容器。

从代码中分析(这里是Spring Boot 2.1.0.RELEASE版本):进入到@EnableAutoConfiguration中,看到@Import加载了AutoConfigurationImportSelector.class(这是重点),而在AutoConfigurationImportSelector中通过                             List<String> configurations=this.getCandidateConfigurations(annotationMetadata,attributes)获取了springboot自动配置相关类。从getCandidateConfigurations方法层层进入能看到spring-boot-autoconfigure.jar中的META-INF/spring.factories文件(以key=value形式存在)中以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EnableAutoConfiguration为key的数据被EnableAutoConfiguration.class以反射的方式根据具体条件加载到spring容器

代码调用流程:AutoConfigurationImportSelector->selectImports(...)->this.getAutoConfigurationEntry(...)->this.getCandidateConfigurations(...)->SpringFactoriesLoader.loadFactoryNames(...)->factoryClass.getName()。

详情请查看参考文章:https://blog.youkuaiyun.com/u010399009/article/details/79290699

2、SpringBoot 配置类

2.1、@Configuration注解:

      使用了@Configuration注解的java类为配置类。

@Target({ElementType.TYPE})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Documented
@Component
public @interface Configuration {
    @AliasFor(
        annotation = Component.class
    )
    String value() default "";
}

查看源代码发现@Configuration本质还是@Conponent。因此<context:component-scan/>或者@ComponentScan都能处理@Configuration注解的类。@Configuration就相当于Spring配置文件中的<beans />标签,里面可以配置bean。

2.2、@Bean

  @Bean注解在返回实例的方法上,如果未通过@Bean指定bean的名称,则默认与方法名相同;@Bean注解默认作用域为单例singleton作用域,可通过@Scope(“prototype”)设置为多例

后期补充:使用 @Configuration 时,会为该类生成CGLIB代理对象的子类Class,并对方法拦截。多次调用方法时,方法返回的对象会是同一个对象。而@Component 则不会生成 CGLIB 代理Class,所以多次调用同一个方法就会生成多个不同的对象返回。@Configuration包含有@Component,但不仅仅具有@Component的功能。@Bean在一个class具有自己独特的构造器无法被spring管理时,在配置类(@Configuration)中调用此class的构造函数且返回时,在方法上加@Bean,会将class对象交由spring管理。

3、@ComponentScan

      Spring是一个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框架。所有的内容都是关于bean的定义及其依赖关系。定义Spring Beans的第一步是使用正确的注解-@Component或@Service或@Repository。但是,Spring不知道你定义了某个bean。@ComponentScan做的事情就是告诉Spring从哪里找到bean。默认情况下会扫描使用了@ComponentScan的包及其子包。

4、拓展:

@component :(把普通pojo实例化到spring容器中,相当于配置文件中的<bean id="" class=""/>)。  泛指各种组件,就是说当我们的类不属于各种归类的时候(不属于@Controller、@Services等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            @Component来标注这个类。

@Component 和 @ComponentScan 的区别:@Component 和 @ComponentScan的使用目的不一样。

  • 在某个类上使用@Component注解,表示将该类配置为Bean,交给spring来管理(IoC、DI)。
  • @ComponentScan 用于扫描指定包下的类。确定被spring管理的类都有哪些。

@Conditional常用条件注解说明:

    @ConditionalOnClass:当类路径下有指定类时实例

    @ConditionalOnMissingClass:某个class类路径上不存在时实例化

    @ConditionalOnProperty:指定属性存在指定值时实例化

    @ConditionalOnExpression:当表达式为true时实例化

    @ConditionalOnBean:仅仅在当前上下文中存在某个对象时实例化

    @ConditionalOnMissingBean:仅仅在当前上下文中不存在某个对象时实例化

    @ConditionalOnNotWebApplication:不是web应用时实例化

 

### 中职学校网络安全理论课程大纲和教学内容 #### 2025年中职学校网络安全理论课程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已成为信息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这一需求,中职学校的网络安全理论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术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应对各种网络威胁。 #### 教学目标 该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手段,掌握常见的安全防护措施,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来说,学生应达到以下几点: - 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架构及其工作原理; - 理解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及其实现方法; - 学习密码学基础知识以及加密算法的应用场景; - 能够识别常见攻击方式并采取有效防御策略; #### 主要章节安排 #####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协议 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结构和服务模型,重点讲解TCP/IP五层体系结构中的各层次功能特点,特别是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1]。 ##### 第二章 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概论 探讨信息系统的脆弱性和风险评估机制,阐述如何通过物理隔离、访问控制等措施来保障系统安全性。 ##### 第三章 密码学入门 讲述对称密钥体制和非对称密钥体制的区别与发展历程,分析公钥基础设施(PKI)的工作流程及其重要性。 ##### 第四章 防火墙技术与入侵检测系统(IDS) 解释防火墙的作用原理及其分类形式(包过滤型、代理服务器型),讨论IDS的功能特性及部署建议。 ##### 第五章 Web应用程序安全 针对Web环境下的特殊挑战展开论述,如SQL注入漏洞利用、跨站脚本(XSS)攻击防范等内容。 ##### 实践环节设置 除了上述理论部分外,在每学期还设有专门实践课时用于模拟真实环境中可能遇到的安全事件处理过程,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急响应水平。 ```python # Python代码示例:简单的MD5哈希函数实现 import hashlib def md5_hash(text): hasher = hashlib.md5() hasher.update(text.encode('utf-8')) return hasher.hexdigest() print(md5_hash("example"))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