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gnita:一款面向生产环境的开源、模块化 RAG 框架

一、引言:RAG 技术的兴起和挑战

1.1、从关键词搜索到 RAG

在大模型技术火起来之前,我们处理海量数据中的信息检索问题,往往依靠的是传统的关键词搜索和全文检索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找到了信息,但它们在语义理解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很难精确捕捉到用户的真实需求。因此,当用户试图在海量数据中寻找特定信息时,往往就像是在大海里捞针,很难快速而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爆发,一种名为检索增强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简称RAG)的新技术应运而生。RAG技术的出现,就像是给传统的搜索方法装上了智能的翅膀,它通过结合信息检索和文本生成,使得信息获取变得更加高效和准确。

RAG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它能够理解用户问题背后的深层语义,而不是简单地依赖于关键词匹配。它通过三个关键步骤——精准检索、信息整合和自然语言生成——来提升信息获取的效率和准确性。首先,RAG技术能够在海量数据中快速定位到与用户问题最相关的信息;其次,它能够将分散在不同地方的信息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答案;最后,RAG技术利用先进的语言模型,生成流畅、自然、易于理解的文本,为用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RAG技术在智能问答、语义搜索、个性化推荐、辅助写作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它使系统能够处理更加复杂的问题,为用户提供更精准、更人性化的服务。

1.2、现有 RAG 框架存在的问题

RAG 技术的出现,为处理海量非结构化数据、构建更智能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现有的RAG框架在实际应用中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部署维护的复杂性、定制性不足、缺乏端到端的解决方案、用户体验有待提升等。这些挑战具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 部署和维护的复杂性: 许多 RAG 框架缺乏对生产环境的优化,部署和维护一个完整的 RAG 系统需要开发者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例如配置向量数据库、管理语言模型等。
  • 缺乏灵活性和可定制性: 许多框架只提供了固定的功能模块,开发者难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例如支持不同的数据源、语言模型或向量数据库。
  • 查询服务部署: 从查询生成答案的代码需要包装在 API 服务器中,并部署为可扩展的服务,该服务可以处理多个并发查询并随着流量自动扩展,目前还没有此类内置支持。
  • 语言模型和嵌入模型部署: RAG 框架中缺乏真正的生产级支持,其中模型作为单独的服务托管,并通过 API 调用。
  • 向量数据库部署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技术狂潮AI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