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制造业发展日新月异,尤其体现在供应链安全管控和提质增效方面。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国制造快速发展,双碳政策快速推进,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及芯片短缺加剧,使得制造业获得大力持续推动,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本支持和企业应用。数字化应用不断深入各种供应链物流应用场景,连通上下游供应商,加速协同生态建设成为制造强国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制造企业供应链水平决定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决定了企业在VUCA时代(不稳定、不确定、复杂、模糊)是否能够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制造企业做大做强之路,尤其需要以快速传递、高效协同作为引擎,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作,畅通渠道整合资源,降低综合成本,实现产业集群发展,进行针对性的科技创新,高质量实现提质增效。通过实现企业内部的有效整合,以及与供应商端和客户端上下游的高效协同,达成以客户为中心的供应链全过程打通,由此实现企业“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获得价值”的运营使命。
制造业的供应链场景更加复杂,如何在保障上下游安全交互、如何对供应商信息进行安全和及时管理、如何对上下游供应商交互进行高效整合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汽车制造为例,一辆小型汽车有1000多个总成零部件,这些零部件涉及来自全球的 200 多家一级供应商(Tier 1),上下游之间有海量的设计文档、设计图纸、测试数据等文件频繁交互和协作,任何一家供应商信息文件交流不畅,供货不及时,零部件无法保证齐套,都不能组装为一辆完整的汽车。其中协作厂商多、涉及内部部门多、人员密集协作,数据安全和协作效率是核心影响因素,任何一个细微的沟通与协作延迟,可能都会扇动下游的蝴蝶效应。
上下游供应商痛点总览
1、企业各部门交互频繁,流程长,环节多,70%时间用于协作等待;
2、主工厂、代工厂之间协作信息滞后,造成30%协作延误;
3、上下游合作厂商之间数字资产难以共享,造成业务协同中断;
4、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