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编码方式就是通过压缩技术,将某个视频格式的文件转换成另一种视频格式的文件的方式。视频传输种最重要的编解码标准有H261\H263\H264,MJPEG,MPEG,微软的WMV,苹果的quicktime等。
H.261标准主要在早期的视频会议和视频电话产品中应用,H.261是第一个使用的数字视频压缩国际标准,使用了混合编码框架,包括了基于运动补偿帧间预测,它使用了常见的YCbCr颜色空间、4:2:0的色度抽样格式、8位的抽样精度、16×16的宏块分块的运动补偿、按8×8分块进行的离散余弦变换、量化、对量化系数的Zig-zag扫描、run-level符号影射及霍夫曼编码。H.261只支持逐行扫描视频输入。目前已经很少使用H.261,现在的视频压缩也都是基于这个标准来设计的。
MPEG-1主要目的是用来在CD上记录图像,MPEG-1是VCD技术的核心,有些在线视频也使用MPEG-1这种格式。MPEG-1编解码器的质量大致上可以等同原有的VHS录影带,VCD应用约定MPEG-1的分辨率352*240,数字视频信号编码使用固定的比特率(1.15Mbps)。只要输入视频源的质量足够好,码率足够高,MPEG-1可获得足够大的画幅尺寸、更高的运动视觉感知质量,但是考虑到商业化,VDC播放机有一个统一的技术标准及硬件处理能力的限制,规定高于1.15Mb/s的视频码率或者高于355×288的视频分辨率都不能在VCD机器上播放,这样使得VCD在播放快速动作的视频时,由于数据量不足,令压缩时宏区块无法全面调整,视频画面出现模糊的方块,这使得MPEG-1视频压缩算法具体应用在VCD上时对运动视觉感知效果欠佳。MPEG-1对比H.261,增加了对半像素运动补偿和双向运动预侦测,并且只支持逐行扫描的视频输入。
H.262最大的改进在于增加了对隔行扫描视频的支持,H.263主要应用在视频会议、视频电话和网络视频上。在对逐行扫描的视频源进行压缩的方面,H.263比它之前的视频编码标准在性能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尤其在低码率端,它可以在保证一定质量的前提下大大的节约码率,对网络传输具有更好的支持功能。与之前的视频编码标准有了革命性的提升。
MPEG-4也被成为ASP,广泛应用于网络传输、广播和媒体存储上,它是一个适用于低传输速率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