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a12299 - RMQ with Shifts

博客围绕https://vjudge.net/problem/UVA - 12299题目展开,题解涉及线段树单点修改、区间查询及简单字符串处理。作者写代码用时短,但总用时因读入和左移操作等代码细节问题增加,指出代码基本功不扎实,思考提升代码和debug能力的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链接

https://vjudge.net/problem/UVA-12299

题解

线段树单点修改+区间查询+简单字符串处理
写完代码只用了 19 19 19分钟,但是最后的总用时是 50 50 50分钟?
时间都浪费在哪了?
我的线段树没出任何问题
一开始是读入的地方有问题(字符串处理范畴)
改好了之后右在一个对序列进行左移操作的地方调来调去(基本功范畴)
总之,代码基本功不扎实…
上次校内选拔赛也是,半小时敲出代码,最后也是一个很简单的数组去重出了问题…赛后看明白以后真是觉得十分无语…北京站也是因为字符串自闭到死最后打铁,这个代码细节问题似乎已经成为阻碍 A C AC AC的一个大问题了…所以咋练哦qwq,也许可以写一些技术性的东西练习代码能力和debug能力

代码

#include <bits/stdc++.h>
#define maxn 100010
#define linf (1ll<<60)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long long ll;
struct segtree
{
    ll l, r, min;
    segtree *lch, *rch;
}pool[maxn<<2], *root;
ll N, etot, a[maxn], ndtot, Q;
bool flag;
char readc()
{
    char c;
    for(c=getchar();!isalpha(c);c=getchar());
    return c;
}
ll read(ll x=0)
{
    ll c, f=1;
    for(c=getchar();!isdigit(c);c=getchar())if(c=='-')f=-f;
    for(;isdigit(c);c=getchar())x=x*10+c-48;
    if(c==')')flag=false;
    else flag=true;
    return f*x;
}
void pushup(segtree *p)
{
    p->min=min(p->lch->min,p->rch->min);
}
void build(segtree *p, ll l, ll r)
{
    ll mid(l+r>>1);
    p->l=l, p->r=r;
    if(l==r)
    {
        p->min=a[l];
        return;
    }
    build(p->lch=pool+ ++ndtot, l, mid);
    build(p->rch=pool+ ++ndtot, mid+1, r);
    pushup(p);
}
void segset(segtree *p, ll pos, ll v)
{
    ll mid(p->l+p->r>>1);
    if(p->l==p->r){p->min=v;return;}
    if(pos<=mid)segset(p->lch,pos,v);
    if(pos>mid)segset(p->rch,pos,v);
    pushup(p);
}
ll segmin(segtree *p, ll l, ll r)
{
    ll mid(p->l+p->r>>1), ans(linf);
    if(l<=p->l and r>=p->r)return p->min;
    if(l<=mid)ans=min(ans,segmin(p->lch,l,r));
    if(r>mid)ans=min(ans,segmin(p->rch,l,r));
    return ans;
}
int main()
{
    ll i, j;
    N=read(), Q=read();
    for(i=1;i<=N;i++)a[i]=read();
    build(root=pool+ ++ndtot,1,N);
    for(i=1;i<=Q;i++)
    {
        auto c=readc();
        if(c=='q')
        {
            auto l=read(), r=read();
            printf("%lld\n",segmin(root,l,r));
        }
        else
        {
            vector<ll> lis;
            while(1)
            {
                auto x=read();
                lis.emplace_back(x);
                if(!flag)break;
            }
            auto tmp=a[lis.front()];
            for(auto i=0;i<lis.size()-1;i++)
                segset(root,lis.at(i),a[lis.at(i+1)]), a[lis.at(i)]=a[lis.at(i+1)];
            segset(root,lis.back(),tmp), a[lis.back()]=tmp;
        }
    }
    return 0;
}
当前问题涉及 `zip` 命令的 `-rmq` 参数用法,然而根据已知的标准文档和常见实践,`zip` 命令并没有名为 `-rmq` 的参数组合。以下是关于此问题的具体分析: --- ### 已知信息 1. **Zip命令基础** `zip` 是一种常用的压缩工具,在 Unix 和 Linux 系统中广泛使用。其基本语法如下: ```bash zip [选项] 压缩包名 文件或目录列表 ``` 2. **常用参数说明** - `-r`: 表示递归处理,将指定目录下的所有子目录和文件都包含在压缩包中。 - `-m`: 表示在压缩完成后删除原始文件。 - `-q`: 表示静默模式,不显示任何提示信息。 3. **未定义的参数** 经过查阅标准手册以及实际测试,`zip` 并不存在单独的 `-rmq` 参数组合。通常情况下,多个短选项可以连写在一起,例如 `-rmq` 可能被理解为 `-r`, `-m`, 和 `-q` 同时生效。但如果存在拼写错误或其他误解,则可能导致功能异常。 4. **关联上下文** 提供的引用内容主要围绕 RocketMQ 的消费者与生产者配置[^1][^2],以及性能优化建议[^3],并未提及有关 `zip` 或其参数的内容。因此推测该问题是独立提出的。 --- ### 正确用法示例 #### 示例 1: 使用 `-r` 参数递归压缩整个目录 ```bash zip -r archive_name.zip target_directory/ ``` 上述命令会将目标目录及其内部所有文件打包成一个 ZIP 归档文件。 #### 示例 2: 结合 `-m` 删除原文件并保持安静操作 ```bash zip -rmq final_archive.zip file1.txt folder1/ folder2/ ``` 这条指令实现了以下行为: - 将 `file1.txt`、`folder1/` 和 `folder2/` 添加至最终的 ZIP 文件; - 完成后自动移除这些源对象 (`-m`); - 整个过程无多余日志输出 (`-q`)。 注意:务必确认不需要保留原始数据后再启用 `-m`! --- ### 性能注意事项 虽然本主题聚焦于 `zip` 而非消息队列框架如 RocketMQ,但仍可借鉴部分原理来提高效率。例如当批量处理大量小型文件时,磁盘 I/O 成为主要瓶颈之一。此时可以通过调整操作系统级 IO 调度策略(如同 commitlog 随机读场景下推荐 Deadline 算法那样[^3]),或者预先整理待压缩素材减少碎片化程度等方式加速整体流程。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