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数字信号处理(十九)Vivado CIC IP核实现

本文介绍使用Xilinx Vivado自带的CICIP核进行数字信号处理设计的方法,详细讲解了CIC滤波器的参数设置、接口说明,并提供了一个3级CIC滤波器的VerilogHDL设计示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该篇是FPGA数字信号处理的第19篇,题接上篇,本文详细介绍使用Vivado自带的CIC IP核进行设计的方法。关于单级CIC滤波器、多级CIC滤波器的Verilog HDL设计以及Quartus中CIC IP核的使用方法可以参考前面的文章。


IP核概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Xilinx的CIC IP核属于收费IP,但是不需要像 Quartus那样通过修改license文件来破解。如果是个人学习,现在网络上流传的license破解文件在破解Vivado的同时也破解了绝大多数可以破解的IP核。只要在IP Catalog界面中CIC的License状态为“Included”即可正常使用。


IP核参数设置

在IP Catalog中打开CIC(以4.0版本为例),主界面如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左边的Tab可以切换看到CIC的模块图(IP Symbol,管脚)、频率响应(Freq Response)等信息。右边的Tab是对CIC滤波器进行设计:

●Filter Type:设置CIC滤波器模式为抽取Decimation或插值Interpolation;
●Number Of Stages:设置级联的CIC滤波器级数;
●Differential Delay:设置差分延时(该值与输出数据位宽有关);

Vivado的CIC IP核也支持多通道模式,可以在“Number Of Channels”中设置数;此外还支持抽取/内插倍数的动态配置。本设计选用固定5倍。切换到“Implementation Options”标签卡:
这里写图片描述
●Input Data Width:设置CIC滤波器输入数据的位宽;
●Quantization:设置输出数据的量化方式,可以选择全精度输出(Full Precision)或截断模式(Truncation),后者可以手动设置输出数据位宽。

该页面还可以设置是否使用DSP48单元,是否需要时钟使能信号(ACLKEN)、复位信号(ARESETn)和输出的TREADY信号。配置完成后可以在Summary标签中看到IP核的具体信息。


IP核接口说明

Vivado的很多IP核采用的是AXI4接口,主要有数据(tdata)、准备好(tready)、有效(tvalid)几种信号,还有主机(m)和从机(s)之分。

接下来介绍几个主要的接口:
这里写图片描述
在设置为多通道、可变抽取/内插倍数模式时,还会用到其它的接口。上表中的接口已经足够完成一次单通道、固定倍数的CIC滤波器设计。其它接口在后面文章的设计中使用到CIC滤波器的其它模式时,再做介绍。

需要注意AXI4接口的tdata位宽是以字节为单位,即只会是8的倍数,因此需要结合设计的实际位宽做相应处理。


FPGA设计

IP核的接口在Verilog HDL中进行设计时,一定要参考官方文档中给出的时序图。在IP核的配置界面点击“documentation”,可以找到IP核的user guide。 也可以在Xilinx官网或DocNav工具中搜索pg140,查阅CIC IP核的说明。

将CIC IP核配置为3级CIC滤波器的级联,对输入数据进行5倍抽取。单通道、固定倍数的CIC接口时序非常简单,Verilog HDL示例代码如下所示:

`timescale 1ns / 1ps
//------------------------------------------
// 使用Xilinx CIC IP核完成抽取滤波
//------------------------------------------
module Xilinx_CIC_liuqi
(
    input clk,
    input signed [9:0] Xin,
    output signed [16:0] Yout,
    output out_valid
);

wire signed [23:0] data;
cic_compiler_0 U0 
(
  .aclk(clk),                               // input wire aclk
  .s_axis_data_tdata({{6{Xin[9]}},Xin}),    // input wire [15 : 0] s_axis_data_tdata
  .s_axis_data_tvalid(1'b1),                // input wire s_axis_data_tvalid
  .s_axis_data_tready(),                    // output wire s_axis_data_tready
  .m_axis_data_tdata(data),                 // output wire [23 : 0] m_axis_data_tdata
  .m_axis_data_tvalid(out_valid)            // output wire m_axis_data_tvalid
);

assign Yout = data[16:0];

endmodule

程序中认为输入的采样数据始终有效,因此将s_axis_data_tvalid永远置1。由于s_axis_data_tdata为16Bits位宽,但输入信号数据为10Bits位宽,因此用拼接运算符{}在高位填充符号位;由于m_axis_data_tdata为24Bits位宽,但输出信号数据有效位仅有17Bits位宽,因此仅需取低17Bits作为CIC滤波器的输出。当然不这样操作,直接将信号赋值到实例化接口,结果也是正确的,这样做只是为了更严谨。


仿真测试

为了能将IP核的仿真结果与Verilog HDL的设计仿真结果进行对比,本文CIC IP核的设置与第17篇相同,仿真及testbench的编写也基本相同。使用CIC滤波器对0.25MHz+7.5Mhz的正弦混合信号滤波。

在Vivado中进行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
这里写图片描述
仿真结果与第17篇的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可以看到经过抽取滤波后,0.25MHz的信号分量数据速率降低,但信号频率没有改变。而7.5MHz的信号分量被抗混叠滤波器滤除,结果符合预期。

<think>好的,我在要回答用户关于如何使用VivadoCIC IP核的问题。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CIC滤波器的基本概念,这样用户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应用场景。CIC是级联积分梳状滤波器,常用于多速率信号处理,比如数字下变频和上变频。Vivado中的CIC IP核应该是在FPGA设计中用来高效实这类滤波器的。 接下来,我需要分步骤说明如何使用这个IP核。首先,用户需要创建一个Vivado工程,这应该是基本步骤,但可能需要提醒用户注意选择正确的FPGA型号和工具版本。然后,在IP Catalog中找到CIC Compiler,这一步可能会有不同的路径,需要准确描述。 配置IP核的部分是关键。参数如滤波器类型(插值或抽取)、差分延迟、级联级数、输入输出位宽等都需要详细说明。比如,用户需要根据应用需求选择插值还是抽取模式,设置合适的延迟和级数,这些参数会影响滤波器的性能。同时,输入数据的位宽和是否需要缩放功能也需要考虑,缩放功能可能用于防止数据溢出,这点需要解释清楚。 生成IP核后,用户需要将其例化到设计中。这里可能需要提到如何通过例化模板或者使用IP Integrator来连接其他模块。测试部分也很重要,用户可能需要编写测试激励,使用仿真工具验证功能,比如在Vivado Simulator中观察输入输出波形是否正确。 最后,综合与实阶段需要确保时序约束正确,可能涉及生成比特流并下载到FPGA进行实测。注意事项部分需要提醒用户参数的影响,比如级数增加带来的资源消耗和延迟,以及位宽扩展的问题,避免数据溢出或资源浪费。 在思考过程中,我需要确保每一步都准确无误,特别是参数配置部分,因为这些直接影响滤波器性能。另外,用户可能的疑问点,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差分延迟或级数,可能需要进一步解释,但用户问题主要是使用步骤,所以可能不需要深入理论。同时,需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的步骤,比如IP核的例化和测试方法是否清晰。最后,确保语言通俗易懂,结构清晰,符合用户的需求。</think>Xilinx Vivado中的CIC IP核使用指南(分步骤说明) 一、CIC滤波器基础 CIC(Cascaded Integrator Comb)是无需乘法器的多速率滤波器,主要用于: - 数字上变频(插值) - 数字下变频(抽取) - 采样率转换 二、IP核配置步骤 1. 创建Vivado工程 - 新建工程时选择目标FPGA型号 - 建议使用Vivado 2018.1或更高版本 2. 添加IP核 ```verilog // IP Catalog路径: // FPGA Features and Design ->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 Filters -> CIC Compiler ``` 3. 关键参数配置 | 参数项 | 说明 | |-----------------|----------------------------------------------------------------------| | Filter Type | 选择Decimation(抽取)或Interpolation(插值) | | Number of Stages| 级联级数(通常3-5级,影响滚降特性) | | Differential Delay | 梳状延迟(通常1或2时钟周期) | | Sample Rate Change | 设置抽取/插值倍数(整数) | | Input/Output Width | 根据数据位宽设置,注意输出可能自动扩展 | 4. 接口配置 - 勾选"ACLKEN"启用时钟使能 - 建议启用"SCLR"同步复位 - 数据格式建议选择Signed(有符号数) 三、设计实例(抽取模式) 1. 典型参数: $$ R = 16 \quad (\text{抽取因子}) $$ $$ N = 4 \quad (\text{级联级数}) $$ $$ D = 1 \quad (\text{差分延迟}) $$ 2. 时序说明: - 输入数据速率:$$ f_{in} $$ - 输出数据速率:$$ f_{out} = f_{in}/R $$ - 群延迟:$$ \tau = \frac{N(2D + R - 1)}{2f_{in}} $$ 四、验证流程 1. 测试激励建议: ```verilog initial begin // 生成频率为fs/4的单频测试信号 for(int i=0; i<1024; i++) begin data_in <= $sin(2π*i/4); @(posedge clk); end end ``` 2. 仿真观测要点: - 输出数据速率是否降为1/R - 频谱分析验证带外抑制 - 检查数据溢出标志(若有) 五、硬件调试技巧 1. 使用ILA核捕获信号: - 监控输入/输出数据总线 - 观察RFD(Ready for Data)信号 - 检查数据有效标志 2. 资源优化建议: - 当R较大时,启用"Multi-Channel"模式可节省资源 - 合理使用位宽截断(需做误差分析) 六、常见问题处理 1. 数据溢出: - 启用自动位宽扩展 - 增加积分器位宽 - 添加缩放模块 2. 时序违例: - 检查时钟域交叉 - 降低工作频率 - 插入流水线寄存器 建议结合Xilinx官方文档PG140进行参数优化,实际使用时应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MATLAB模型验证后再进行硬件实
评论 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