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数学建模,它可以是一个人的游戏,也可以成为一个人的独秀。
但它从来都不只是一个人的游戏,3人组队的规则,就昭示着如果仅凭一人,是绝对捧不回那座“高教社杯”的。
笔者认为,建模队伍的组建,应当是每个刚刚参与这项活动的同学,需要首要考虑的。为了防止赛场上的生疏、欧气,甚至因赛生怨影响同学之间的情谊,挑选性格与自己相辅相成的队友组队就显的尤为重要。同时,团队需要协作,需要默契,尽早的确定队友,共同备赛,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互相磨合,兼顾个人能力的进步和团队默契的培养才是正途。
如何分工
误人子弟的标准答案
建模比赛,3人一组,哥仨怎么分工啊?
早有前人给出了标准答案:数学、编程、写作
依笔者之愚见,这更适合作为“数学建模需要什么能力?”的答案,以此标准进行分工,甚至以此标准组织队伍,实在是误人子弟。
不确定题目,就没法建立模型理论,没有模型理论,就没法进行编程实现,编程实现不了,论文撰写纵然妙笔生花,也难掩“粉饰太平”的事实。
数学、编程、写作,这三样在实际比赛中,近乎是一个线性排列,得一个一个来,一环扣一环,如若以此来分工,那三人组队的意义何在,岂不是成了流水线工作,何来协作?
更可怕的是,如若以此为标准组织队伍,三者一个只懂数学,一个只懂编程,一个只懂写作,如此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