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 了解分布式事务。
- 理解Seata的概念
- Springboot如何整合Seata
第1章 分布式系统关注点
1.1 CAP理论
-
C:consistency(强一致性):所有的节点上的数据时刻保持同步
-
A:Avaliablity(可用性):每个请求都能接受到一个响应,无论响应成功或失败
-
P:Partition Tolerance(分区容错):系统应该能持续提供服务,即使系统内部有消息丢失(分区)
高可用、数据一致是很多系统设计的目标,但是分区又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CA:如果不要求P(不允许分区),则C(强一致性)和A(可用性)是可以保证的。但其实分区不是你想不想的问题,而是始终会存在,因此CA的系统更多的是允许分区后各子系统依然保持CA。(单体架构)
CP:如果不要求A(可用),相当于每个请求都需要在Server之间强一致,而P(分区)会导致同步时间无限延长,如此CP也是可以保证的。很多传统的数据库分布式事务都属于这种模式。
AP:要高可用并允许分区,则需放弃一致性。一旦分区发生,节点之间可能会失去联系,为了高可用,每个节点只能用本地数据提供服务,而这样会导致全局数据的不一致性。现在众多的NoSQL都属于此类。
1.2 Base理论
BASE是对CAP中一致性和可用性权衡的结果,其来源于对大规模互联网分布式系统实践的总结,是基于CAP定律逐步演化而来。其核心思想是即使无法做到强一致性,但每个应用都可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