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论文介绍
标题:Homogenized Self-Assembled Molecules for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期刊:《Angewandte Chemie》
这篇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化学期刊《Angewandte Chemie》上,研究了一种新型自组装分子(SAM)——(4-(芘-1-基)苯基)磷酸(PhPAPy),用于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通过理论模拟和实验验证,研究展示了PhPAPy如何通过刚性结构和强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均匀的空穴传输层(HTL),显著提升电池效率至26.74%,并在2000小时极端条件下保持95%的效率,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论文概述
研究背景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在倒置结构中已取得显著进展,但SAMs的均匀覆盖仍然是制约器件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问题。传统方法如共组装单层和分子杂交虽有成效,但增加了复杂性并可能降低SAMs的优势。本研究旨在通过设计新型刚性SAMs来解决这一问题。
研究方法
本研究引入了一种新型刚性SAM——PhPAPy,其包含苯环和芘环,限制了旋转自由度,并通过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AIMD)和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证明其在ITO基底上近垂直的取向。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等等实验方法共同证实PhPAPy通过增强的π-π相互作用形成致密均匀的分子层,减少了钙钛矿与基底的直接接触,显著降低了缺陷。
研究结论
采用PhPAPy的器件实现了26.74%的认证逆扫PCE和26.12%的稳定功率输出效率,并在极端条件下(2000小时最大功率点跟踪)保持了95%的效率。PhPAPy的刚性结构和强相互作用显著提高了HTL的质量,减少了缺陷并抑制了非辐射复合,为设计高效稳定HTL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推动了大规模倒置PSCs的制备。
三、实验方法
方法 | 方法说明 | 案例说明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XPS用于分析样品表面的元素组成、化学态和电子态,通过测量X射线激发的样品表面发射的光电子的动能和数量,推断元素的价态和化学环境。 | 本文通过XPS映射分析ITO基底上SAM的均匀性和密度,PhPAPy显示更高的P元素强度,表明其吸附更致密。 |
水接触角测量 | 通过测量液滴与固体表面的接触角,评估表面的润湿性。 | PhPAPy的接触角为55.5°,大于4PACz的49.2°,表明减少了钙钛矿与基底的直接接触。 |
X射线衍射(XRD) | XRD通过测量X射线的衍射,分析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相。 | 用于表征钙钛矿薄膜的结晶度,PhPAPy基薄膜显示更高的结晶度。 |
电化学阻抗光谱(EIS) | EIS通过测量阻抗随频率的变化,研究电荷转移、复合和界面特性。 | PhPAPy基器件的复合阻抗(R_rec)为10,989 Ω,高于4PACz的4,680 Ω,表明界面接触更好。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SEM通过电子束扫描,提供表面和横截面的高分辨率图像。 | 用于观察太阳能电池器件的横截面结构。 |
紫外光电子能谱(UPS) | UPS通过测量UV光激发的电子动能,确定价带能量级和功函数。 | PhPAPy的价带位置为-5.43 eV,与钙钛矿更好地匹配。 |
热重分析(TGA) | TGA通过测量样品随温度的质量变化,评估热稳定性。 | PhPAPy在360°C降解,高于4PACz的325°C,表明热稳定性更高。 |
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AIMD)模拟 | AIMD通过量子力学模拟分子动力学,研究原子间相互作用和动态。 | 模拟显示PhPAPy在ITO上近垂直取向,而4PACz取向随机。 |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 DFT是一种量子力学计算方法,用于研究电子结构和分子性质。 | 计算了PhPAPy和4PACz的偶极矩和吸附行为,表明PhPAPy的刚性导致更好的基底相互作用。 |
添加下方微信好友,立即咨询测试和计算
电话/微信:13564914850
四、图文导读
图1. a) 4PACz和b) PhPAPy分子的化学结构、静电电势表面(EPSs)和偶极矩。300 K下AIMD模拟中SAM分子在ITO表面上的角度演化,以及c) 4PACz和d) PhPAPy在ITO基底上的最终构型。e) 4PACz和f) PhPAPy分子在ITO基底上的排列和分子间相互作用。g) 4PACz和h) PhPAPy在ITO基底上的涂层示意图。
图2. a) ITO上的P元素XPS映射,P的分布表示SAM的均匀性。b) 4PACz和PhPAPy薄膜的O 1s XPS光谱。c) 4PACz和PhPAPy SAM在ITO基底上的AFM 3D地形图像。d) 相应的4PACz和PhPAPy的CPD图像。e) 不同SAM的C-AFM图像及其对应的表面电流信号。f) ITO/4PACz和ITO/PhPAPy在o-DCB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氧化峰的峰值电流与扫描速率的关系,插图显示了不同扫描速率下的循环伏安图。
图3. a) 基于4PACz和PhPAPy的空穴仅器件的SCLC曲线。b) 基于4PACz和PhPAPy的器件的暗态电流密度-电压(j-V)曲线。c) 和d) 与不同HTLs接触的PVK的TRPL和PL光谱。e) 和f) 4PACz和PhPAPy器件的TPV和EIS光谱。
图4. a) 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示意图。b) 器件的横截面SEM图像。c) 不同HTLs的器件的j-V曲线。d) PhPAPy基器件的EQE光谱和积分电流曲线。e) 和f) 基于不同HTLs的器件的V_oc、FF和PCE的统计数据。g) 4PACz和PhPAPy器件的EQEEL比较;插图显示了PhPAPy器件的电致发光。h) 4PACz和PhPAPy基器件的V_oc对光强度的依赖。i) 不同HTLs器件的FF S-Q限,包括电荷传输损失和非辐射复合损失。
图5. a) 不同HTLs的器件的稳定功率输出(认证效率)。b) 封装的PSCs在潮湿热环境下的稳定性,分别使用4PACz和PhPAPy。c) 在模拟AM 1.5G照明(100 mW cm⁻²)下,在65°C下测量的封装PSCs的MPPT,分别使用4PACz和PhPAPy。
五、创新思路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刚性自组装分子PhPAPy,用于改善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空穴传输层。与传统柔性SAM(如4PACz)相比,PhPAPy通过苯环和芘环的刚性结构,限制了分子旋转自由度,并通过增强的π-π相互作用形成致密均匀的分子层。这种设计显著减少了钙钛矿与基底的直接接触,降低了缺陷和非辐射复合,实现了26.74%的认证效率和优异的长期稳定性(2000小时后保持95%效率)。通过结合AIMD和DFT模拟与实验验证,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策略,优于复杂的共吸附剂或杂交方法,为高效HTL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六、总结展望
本研究通过PhPAPy实现了高覆盖、均匀的HTL,获得了26.74%的逆扫PCE和26.12%的稳定功率输出效率,并在2000小时最大功率点跟踪后保持95%的效率。PhPAPy的近垂直取向和强π-π相互作用显著减少了缺陷和非辐射复合,为设计高效稳定HTL提供了指导。
该方法为大面积倒置PSCs的制备铺平了道路,未来研究应关注大规模制备、工业合成优化以及探索更多刚性SAM设计,以进一步提升效率和稳定性,推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