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三部曲之阿里巴巴

少年的科技预想与阿里巴巴模式

在中学第一次接触电脑,我们排好队走进一个锁着防盗门的教室,进门有一个高高的台阶,走到像塑料地板一样的地面上,有点软绵绵的感觉,老师说为了防止静电,据说我们身上的静电能够击毁一台电脑。一个带着眼睛的瘦瘦的男老师站在讲台,给我们讲解电脑的基本操作:如何开机,界面的基本操作,关机(游戏是我们自己翻出了,每个人对计算机的第一需求应该就是游戏吧)。接着又给我们讲计算机的发展史,并讲了智能的畅想。这是我第一次清晰地完整地认识一台计算机,听到智能的说法,也是这一天,打开了我对计算机,电脑,智能的无限空间。

我的记忆中,在我还是住在哪个小平房里,时常发着呆的我,脑子里不停的提出各种疑问,同时自己又用各种方法把它补全。在这个补全的过程中,我构思了阿里巴巴模式、淘宝模式、支付宝模式,包括后面要写的达摩研究院、智能。现在看来,直到现在甚至很长的未来,我的这些构思都不会是过时的。之所以用“阿里”的名字来说,是因为它们已经成功的做到了,并且存在着。我的命名应该是:商业模式,研究院模式,人工智能模式。在推理出这三个模式的时候,我还预言着说:美国商业,印度会出现一位神童,中国的智能。对于预言,当没有发生的时候是幻想,发生了就是预言;我的“幻想”都是基于对于某一件事物的理解而产生的结果,我更倾向于:这是我的推理,早期的“人工”大数据推理。

在对科技的思考,我有一个前提条件:科技的进步必然是要更加便捷和高效的为大众提供服务。

在那个信息不太发达的时候,第一次看到电脑,看到互联网的时候,我就意识到,它应该是信息交流的一个很好渠道。面对工厂和工厂之间的电话、报纸、电视渠道,网络的信息交流占有天然的绝对优势。厂家和厂家物资的流通很需要这个渠道的打开,这就是我对“阿里巴巴”模式的构思。工厂生产的产品,最终是要进入百姓的手中,接着就是构思了“淘宝模式”,淘宝模式,不同意京东、亚马逊模式。淘宝模式就是一个平台,为线下的A和线上的A提供交易保障的平台。而京东、和亚马逊是一个企业,是一个自己线下A与线上A、B、C、D…提供商品交易的商品销售公司。淘宝模式是个人对个人,而阿里巴巴是企业对企业的服务。这也是马先生敢自豪的说:我解决了多少多少人的就业,我让中国的信用能挣钱。而今看,京东也有线下的A对线上的A,淘宝居然也推出了线下A与线上A、B、C、D…的零售服务。在一个平台里,干好自己应尽的服务,不要去抢客户的饭碗。

在交易的过程中,一个核心问题:交易安全。作为平台,我要对双方的信用起到担保责任,卖家的商品买家的货币,这些都是安全的考虑。并且当我们都不在用纸币交易的时候,是不是就开始形成电子货币的开始。所以我在后来的支付系统构思的时候,要引进央行或者银监会的参与。现在纸币是在“金本位”的情况下产生的纸币体系(美国虽然废弃了这一制度,并没有动摇黄金的地位,反而让黄金更加强硬),那么我们在未来的过程中是不是也会有以“金本位”建立电子货币体系,这也是我在最初的过程中引进国家机构的原因。可惜“阿里”没有那么做,银监会这帮饭桶更是反应迟钝。支付宝我更喜欢称呼为:淘宝币。可惜它现在离未来的银行体系越来越远,银监会反应尺度,可是他依然想有所作为,可以他们抓不住核心的点,总是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到处乱投医而不得治。

我几乎预言了阿里的整个流程的核心点:阿里巴巴的B2B,淘宝的C2C,支付宝的金融,包括后来“达摩研究院”。虽然中间产生着少许的偏差,这种偏差是现实与理论的存在,当我的理论没有实施的时候,他永远只限定与理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偏差会无限的放大,当放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那年我才15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