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st::context模块的Fiber堆栈测试程序
Boost是一个C++库集合,其中有一个很有用的模块叫做boost::context,它提供了一种轻量级协程实现——Fiber,它在调度上比线程更轻量级,而且可以自己控制堆栈大小。在使用boost::context模块的时候,需要使用一些相关的类和函数,这里提供一份简单的示例代码来演示如何使用。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boost/context/fiber.hpp>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namespace boost::context;
fiber main_fiber; //定义主协程对象
fiber* f1; //定义子协程指针
char stack_buf1[1024*1024]; //定义子协程1的堆栈空间
void f1_func(int num) {
cout << "Coroutine 1 starts. Parameter: " << num << endl;
*f1 = boost::context::fiber(main_fiber); //切回主协程
cout << "Coroutine 1 ends." << endl;
}
int main() {
f1 = new fiber(f1_func, 123, stack_buf1); //创建子协程1
(*f1)();
delete f1;
return 0;
}
在代码中,首先定义了一
本文介绍了一个使用Boost::context模块的C++示例,展示了如何创建和切换Fiber,强调了其轻量级特性和自定义堆栈大小的优势。在代码示例中,定义了主协程和子协程,通过函数指针进行协程间的切换,以实现异步执行。这种机制有助于在需要精细控制的场景下提升程序的性能和并发能力。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0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