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源于达观数据董事长兼CEO陈运文受邀出席36氪数字时氪的《年度AI对话》专栏采访内容

大模型既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机会
文 | 杨俊
编辑 | 石亚琼
封面来源|企业官方
掌握了人工智能就掌握了新时代的生产力密码。在ChatGPT爆火的当下,大模型火遍全球,中国产业也激发了对人工智能应用的新热情。因此,这个时间点,36氪数字时氪团队正式启动《年度AI对话》专栏,希望与国内在大模型领域有着深度研究的专业人士进行热点话题的探讨,通过一系列报道,还原AI新的技术能力与应用潜力。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达观数据董事长兼CEO陈运文。
最近火热的大模型,对NLP、IDP、OCR、RPA、知识图谱等技术到底是冲击还是利好,这无疑是当下行业关心的热点之一。而作为一家在智能文本领域研究多年的公司,达观无疑是最适合回答这一问题的公司之一。3月,达观宣布正在研发的垂直领域模型名叫“曹植”,希望它作为垂直、专用、国产的GPT模型,未来在各行各业里落地应用。达观数据也成为国内第一批宣布自研大模型的企业之一。在陈运文看来,与通用型大模型相比,达观的模型参数少,训练成本和使用成本都更具有竞争力;与公有部署相比,私有部署的模式在数据安全方面更具优势,也更适合中国金融、电信这样的行业;而对于包括RPA在内的行业来说,今天既是挑战,更是机会。
以下内容为采访原文,经数字时氪编辑整理:

垂直领域的大模型相比通用大模型在某些方面更具优势
</

达观数据董事长陈运文表示,垂直领域的大模型在数据安全和成本上具有优势,尤其是私有部署的模式。公司正在研发的“曹植”系统,专注于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安全的大模型解决方案,解决企业对数据安全的顾虑,并有望在多个应用场景中提升效率。他认为,大模型对RPA等技术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未来将与RPA紧密结合,形成更强大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16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