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pixabay.com
我是一个PI,即Principal Investigator、主要研究者、或称首席研究员;主要工作是读书、看文献、做实验。
曾遇到一位其他单位的年轻研究员请教实验室管理问题。他提到,当他出差办事,实验小组工作经常半停顿,感觉无奈。
此种情况实属正常,毕竟管理者消息、电话较多,外出大段时间又专注于白天重要的事,会掩盖来自实验室的汇报或请求,电话里也较难说清楚。当时间到达晚上,实验室管理者开始查看邮件或信息,了解实验情况,却只看见有限的描述,看不到实验人员的详细实验记录(纸质),此时他考虑到研究人员已经下班,电话显得不便(除非紧急情况);只能经验性地给予书面指导,从而无法及时推进实验。
解决方案:尽早实施电子化的实验记录系统,也称电子实验记录本(Electronic Lab Notebook,ELN)。ELN天然适合远程汇报和反馈。
简单而言,ELN是一种载体改变——将原记录于纸质实验记录本的内容,改为统一记录于互联网和服务器。ELN具有图片、文字、表格、化学结构式、生物序列图谱等的输入、编辑和设计功能,并且可供相关人员远程查看、审批。这些是基本项。
实际上,ELN绝非区区一个在线文本、表格编辑器、网络存储的组合,它是一个整体解决方案,是研发工作范式的变更:伴随着用户-数据-安全的标准化管理,ELN能覆盖实验设计、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自动采集仪器数据;可与其他信息系统对接,避免数据孤岛;形成大数据,与AI结合可以帮助研发效率的快速提升;经验更容易传承,更易培养新人,不用担心核心经验流失,提升了管理水平。
各行各业研发实验室均可使用ELN。本人从事化学和生物学研发,对化学结构的绘制、计算、生物图像记录,有较高的需要,此类ELN必须整合相应专业软件功能。
ELN的实施,如同将实验室复制到互联网云端。PI通过账户口令,就能远程访问;不但当日的实验计划、过程、小结可以一目了然;而且实验记录的痕迹日志也均详细可查,有效避免数据乱写;包括过往任何时间的记录,都能轻松调阅,几秒内可以完成全文搜索或结构式搜索;此功能无疑解放了很大一部分对记忆的要求。由于ELN基本无须组员复述,PI可按照本人时间安排和节奏来自由查看,并充分发挥指导作用,直接在线歧路点评,可以直接@来分配任务,发送消息和邮件。
尽管功能强大,ELN不能代替所有组内交流;它只是为轻松且更有创造力的当面交流搭建了基础设施。
关于优秀可靠的ELN,Benchling、InELN是生物行业被推荐较多的2家,均获得国际知名机构投资,前者在生物序列编辑板块上有特色,后者在化学和生物序列编辑板块的功能也很出色。
如果您有关于ELN的使用经验和想法,请不吝分享,多多点评。谢谢!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