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3学习笔记02

本文深入解析Python中的列表(list)与元组(tuple),包括它们的创建、操作及应用场景,同时介绍了条件语句的使用,如年龄和BMI判断等实际案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Python内置的一种数据类型是列表:list。list是一种有序的集合,可以随时添加和删除其中的元素。用[ ] 表示
用len()函数可以获得list元素的个数;
用索引来访问list中的元素时,索引时从0开始的;
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时len()-1;
list时一个可变的有序表,可以往list中追加元素到末尾:列表名.append();
也可以把元素插入到指定的位置,不如索引号为1的位置:
列表名.insert(1,元素);
要删除list末尾的元素,用pop()
列表名.pop();
要把某个元素替换成别的元素,可以直接赋值给对应的索引位置:列表名[1]=’ 新元素 ’
list里面的元素的数据类型也可以不同,比如:
L=[‘apple’,123,True]
同时list元素也可以是另一个list;

另一种有序列表叫元组:tuple。tuple和list非常类似,但是tuple一旦初始化就不能修改。因为tuple不可变,所以代码更安全,如果可能,能用tuple代替list就尽量用tuple。

tuple的陷阱:当你定义一个tuple时,在定义的时候,tuple的元素就必须被确定下来。如果定义一个空的tuple,可以写成(),但是要定义一个只有1个元素的tuple时,如果你这样定义:t=(1),得到的结果是1,定义的不是tuple,是1这个数,因为括号既可以表示tuple,又可以表示数学公式中的小括号,这就产生了歧义。因此,Python规定,这种情况下,按小括号进行计算。

所以,只有1个元素的tuple定义时,必须加上一个逗号,来消除歧义:
t=(1,)

最后,来看一个“可变”的tuple:

t=(‘a’,‘b’,[‘A’,‘B’])
t[2][0]=‘A’
t[2][1]=‘B’
t
(‘a’,‘b’,[‘X’,‘Y’])

表面上看,tuple的元素确实变了,但起始变的不是tuple的元素,而是list的元素。所谓tuple的“不变”指的时tuple的每个元素,指向永远不变,但指向的这个list本身时可变的!

条件语句:
age=int(input(“请输入你的年龄:”))

if age>=18:
print(“成人”)
elif age>=6:
print(“青少年”)
else:
print(“孩子”)
注意:input()返回的数据类型时str,必须转换成int才能跟数字进行比较。
high=float(input(“请输入你的身高:”))
weight=float(input(“请输入你的体重:”))
BMI=weight/(high*high)
if BMI<18.5:
print(“过轻”)
elif 18.5<=BMI<25:
print(“正常”)
elif 25<=BMI<28:
print(“过重”)
elif 28<=BMI<32:
print(“肥胖”)
else:
print(“严重肥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