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Kubernetes中纳管和调度GPU资源,涉及设备插件、调度策略及虚拟化技术,核心目标是让容器化应用能高效、隔离地使用GPU加速计算。下面我将为你详细解析其核心技术、工作原理及实践方案。
🔮 GPU纳管:让K8s识别GPU
Kubernetes 本身并不直接认识 GPU 这类特殊硬件,需要通过设备插件机制来发现、注册并管理它们。
-
核心机制:Device Plugin
GPU厂商(如NVIDIA)会提供一个Device Plugin的Pod,运行在每个GPU节点上。这个Pod负责向kubelet报告该节点上有多少GPU,并健康检查GPU设备。 -
关键步骤:安装驱动与插件
- 节点准备:在每个GPU节点上安装对应的GPU驱动和NVIDIA Container Toolkit(原
nvidia-docker2),使得Docker和容器运行时能够访问GPU。 - 部署插件:在集群中部署NVIDIA设备插件DaemonSet,它会自动识别并上报节点上的GPU资源。
- 节点准备:在每个GPU节点上安装对应的GPU驱动和NVIDIA Container Toolkit(原
-
资源暴露与请求
成功部署后,节点会暴露一种自定义资源,例如nvidia.com/gpu。在Pod中,你就可以通过resources.limits来申请这个资源。
一个重要限制是:GPU只能在limits中指定。你可以不写requests,Kubernetes会默认使用限制值作为请求值;如果同时指定limits和requests,这两个值必须相等。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gpu-pod spec: containers: - name: gpu-container image: nvidia/cuda:10.0-base resources: limits: nvidia.com/gpu: 1 # 请求1个GPU以上示例展示了如何在Pod中申请一个完整的GPU。
🎯 高级调度:精细分配GPU策略
基础的GPU请求只能保证Pod获得一张卡,但在生产环境中,你往往需要更精细的调度控制。
-
节点选择器与亲和性
如果集群中混有不同型号的GPU,你可以通过给节点打标签来实现Pod的精准调度。kubectl label nodes node1 accelerator=nvidia-a100 kubectl label nodes node2 accelerator=nvidia-v100在Pod的
spec中,就可以使用nodeSelector或更灵活的nodeAffinity,确保Pod被调度到拥有指定型号GPU的节点上。 -
自动节点标签
手动打标签效率低下。你可以部署Kubernetes Node Feature Discovery来自动检测节点硬件特性(包括GPU型号)并添加相应标签。 -
污点与容忍度
为了防止非GPU工作负载被调度到昂贵的GPU节点上,你可以给GPU节点打上污点。kubectl taint nodes <gpu-node-name> nvidia.com/gpu=true:NoSchedule这样,只有那些设置了相应容忍度的Pod才能被调度到该节点。
-
专用调度器
Kubernetes默认调度器适合通用场景,但对于AI/ML任务,NVIDIA KAI Scheduler或Volcano这类批处理调度器更为合适。它们提供了如Gang Scheduling(确保一个任务的所有Pod同时被调度,否则都不调度)、Bin Packing(提高节点资源利用率)等高级特性。

✨ 虚拟化与共享:提升GPU利用率
整卡调度可能导致GPU资源利用率低下。GPU虚拟化与共享技术旨在将一块物理GPU分割成多个虚拟设备,供多个Pod共享。
| 特性 | 整卡调度 | 虚拟化/共享调度 |
|---|---|---|
| 隔离粒度 | 卡级,强隔离 | 子卡级,共享隔离 |
| 资源分配 | 静态,固定整卡 | 动态,可按需分配 |
| 利用率 | 可能较低 | 显著提升 |
| 适用场景 | 大规模训练,高性能计算 | 推理服务,开发测试,小规模任务 |
下面的表格对比了三种主要的共享方案:
| 方案类型 | 核心原理 | 优势 | 劣势 | 典型方案 |
|---|---|---|---|---|
| 时间片共享 | 通过MPS让多个进程分时复用GPU计算引擎。 | 实现相对简单。 | 隔离性差,一个进程的错误可能影响同卡所有进程。 | NVIDIA MPS |
| 显存虚拟化 | 将物理GPU显存划分为多个虚拟区,每个容器独享一部分。 | 实现了显存隔离。 | 计算单元仍需共享,算力隔离弱。 | CCE GPU虚拟化 |
| 硬件虚拟化 | 依赖SR-IOV等硬件技术,创建多个虚拟GPU。 | 隔离性最好,性能接近物理GPU。 | 需要特定硬件和支持vGPU的驱动,成本高。 | NVIDIA vGPU |
实践示例:Kubernetes默认GPU共享
在支持GPU虚拟化的集群中,你可以直接请求小数量的GPU。
resources:
limits:
nvidia.com/gpu: 0.5 # 请求半张GPU卡
这表示该容器将使用一张物理GPU的50%资源。在华为云CCE中,这会被识别为显存隔离模式,系统按比例(如0.5)为容器分配GPU显存。
注意事项:使用不同GPU资源名称(如nvidia.com/gpu和volcano.sh/gpu-mem)的Pod之间,调度器无法将其视为同类资源,因此不支持装箱调度。
🛠️ 生产实践与未来趋势
最佳实践与多租户管理
- 强制放置与资源隔离:利用污点和容忍度,确保只有GPU工作负载能调度到GPU节点,避免资源浪费。对于多租户场景,结合命名空间和网络策略,实现工作负载的逻辑隔离。
- 监控与运维:使用
nvidia-smi或更专业的NVIDIA DCGM来监控GPU使用情况。在云上环境,可以充分利用平台提供的GPU监控和弹性伸缩能力。

前沿技术展望
- 动态资源分配:Kubernetes的DRA机制为未来更灵活、更厂商中立的GPU等硬件资源管理奠定了基础。
- 多节点NVLink:NVIDIA推出的ComputeDomains抽象,旨在简化Kubernetes上跨节点的NVLink互联配置,让超大规模模型训练能更便捷地利用多节点GPU资源。
- 基础设施租户平台:如vCluster Labs提出的方案,通过虚拟集群、安全沙箱等技术,在物理GPU集群上为不同AI团队提供安全、隔离且弹性的虚拟工作空间。

💎 总结
在Kubernetes中管理GPU是一个从基础纳管到精细调度,再到高效共享的渐进过程。你需要根据业务需求(是重量级训练还是高并发推理)、成本考量和技术栈,选择最适合的方案。对于绝大多数场景,从标准的设备插件和资源请求开始,逐步探索GPU虚拟化共享和高级调度器,是提升GPU利用率和集群运行效率的关键。
希望这份详细的说明能帮助你更好地在K8S中驾驭GPU资源。如果你在具体实践中遇到更细致的问题,欢迎继续探讨。
81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