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组的概念
数组是一组相同类型元素的集合:
数组中存放的是1个或者多个数据,但是数组元素个数不能为0
数组中存放的多个数据,类型相同
数组分为一堆数组和多维数组,多维数组一般比较多见的是二维数组
2.一堆数组的创建和初始化
2.1 数组创建
一维数组的基本语法
type arr_name[常量值];
存放数组的值被称为数组的元素,数组在创建时可以指定数组的大小和数组的元素类型
type指定的是数组中存放数据的类型,可以是:char short int float 等,也可以自定义的类型
arr_name指的是数组名的名字,根据实际情况
[]中的常量值是用来指定数组的大小的,这个数组的大小是根据实际的需求指定的
例如:我们想存储某个班级的人的数学成绩,那我们就可以创建一个数组,如下:
int math[20]
也可以根据需要创建其他类型和大小的数组:
char ch[8];
double score[10];
2.2 数组的初始化
有时候,数组在创建的时候,我们需要给定⼀些初始值,这种就称为初始化的。
那数组如何初始化呢?数组的初始化⼀般使⽤⼤括号,将数据放在⼤括号中。
//完全初始化
int arr[5] = {1,2,3,4,5};
//不完全初始化
int arr2[6] = {1};//第⼀个元素初始化为1,剩余的元素默认初始化为0
//错误的初始化 - 初始化项太多
int arr3[3] = {1, 2, 3, 4};
2.3 数组的类型
数组也是有类型的,数组算是⼀种⾃定义类型,去掉数组名留下的就是数组的类型。
如下:
int arr1[10];
int arr2[12];
char ch[5];
arr1数组的类型是 int [10]
arr2数组的类型是 int [12]
ch 数组的类型是 char [5]
3. ⼀维数组的使⽤
学习了⼀维数组的基本语法,⼀维数组可以存放数据,存放数据的⽬的是对数据的操作,那我们如何使⽤⼀维数组呢?
3.1 数组下标
C语⾔规定数组是有下标的,下标是从0开始的,假设数组有n个元素,最后⼀个元素的下标是n-1,下标就相当于数组元素的编号,如下:
1 int arr[10] = {1,2,3,4,5,6,7,8,9,10};
数组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下标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在C语⾔中数组的访问提供了⼀个操作符 [] ,这个操作符叫:下标引⽤操作符。
有了下标访问操作符,我们就可以轻松的访问到数组的元素了,⽐如我们访问下标为7的元素,我们就
可以使⽤ arr[7] ,想要访问下标是3的元素,就可以使⽤ arr[3] ,如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 {1,2,3,4,5,6,7,8,9,10};
printf("%d\n", arr[7]);//8
printf("%d\n", arr[3]);//4
return 0;
}
结果是 8 和 4
3.2 数组元素的打印
接下来,如果想要访问整个数组的内容,那怎么办呢?
只要我们产⽣数组所有元素的下标就可以了,那我们使⽤for循环产⽣0~9的下标,接下来使⽤下标访 问就⾏了。
如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 {1,2,3,4,5,6,7,8,9,10};
int i = 0;
for(i=0; i<10; i++)
{
printf("%d ", arr[i]);
}
return 0;
3.3 数组的输⼊
明⽩了数组的访问,当然我们也根据需求,⾃⼰给数组输⼊想要的数据,如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 {1,2,3,4,5,6,7,8,9,10};
int i = 0;
for(i=0; i<10; i++)
{
scanf("%d", &arr[i]);
}
for(i=0; i<10; i++)
{
printf("%d ", arr[i]);
}
return 0;
//输出结果和输入结果相同
4. ⼀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有了前⾯的知识,我们其实使⽤数组基本没有什么障碍了,如果我们要深⼊了解数组,我们最好能了解⼀下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依次打印数组元素的地址: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 {1,2,3,4,5,6,7,8,9,10};
int i = 0;
for(i=0; i<10; i++)
{
printf("&arr[%d] = %p\n ", i, &arr[i]);
}
return 0;
}
//打印地址,占位符使用%p
此时得到的就是地址了,过于抽象,例如第一个便是 0133F8D0 与下一个永远差4
从输出的结果我们分析,数组随着下标的增⻓,地址是由⼩到⼤变化的,并且我们发现每两个相邻的元素之间相差4(因为⼀个整型是4个字节)。所以我们得出结论: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存放的。
数组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下标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5. sizeof 计算数组元素个数
在遍历数组的时候,我们经常想知道数组的元素个数,那C语⾔中有办法使⽤程序计算数组元素个数吗?
答案是有的,可以使⽤sizeof。sizeof 中C语⾔是⼀个关键字,是可以计算类型或者变量⼤⼩的,其实 sizeof 也可以计算数组的⼤⼩。
⽐如:
#include <stido.h>
int main()
{
int arr[10] = {0};
printf("%d\n", sizeof(arr));
return 0;
}
为和是40呢?一个字符的大小是4,有10个,则是40
这⾥输出的结果是40,计算的是数组所占内存空间的总⼤⼩,单位是字节。
我们⼜知道数组中所有元素的类型都是相同的,那只要计算出⼀个元素所占字节的个数,数组的元素个数就能算出来。这⾥我们选择第⼀个元素算⼤⼩就可以。
#include <stido.h>
int main()
{
int arr[10] = {0};
printf("%d\n", sizeof(arr[0]));//计算⼀个元素的⼤⼩,单位是字节
return 0;
}
接下来就能计算出数组的元素个数:
#include <stido.h>
int main()
{
int arr[10] = {0};
int sz = sizeof(arr)/sizeof(arr[0]); 总长度/单个长度,计算有多少个元素
printf("%d\n", sz);
return 0;
}
这⾥的结果是:10,表⽰数组有10个元素。
以后在代码中需要数组元素个数的地⽅就不⽤固定写死了,使⽤上⾯的计算,不管数组怎么变化,计算出的⼤⼩也就随着变化了
6. ⼆维数组的创建
6.1 ⼆维数组的概念
前⾯学习的数组被称为⼀维数组,数组的元素都是内置类型的,如果我们把⼀维数组做为数组的元
素,这时候就是⼆维数组,⼆维数组作为数组元素的数组被称为三维数组,⼆维数组以上的数组统为多维数组。
1 | 1 | 2 | 3 | 4 | 5 |
int | int | int | int | int | int |
1 | 2 | 3 | 4 | 5 |
2 | 3 | 4 | 5 | 6 |
3 | 4 | 5 | 6 | 7 |
int | int | int | int | int |
6.2 ⼆维数组的创建
那我们如何定义⼆维数组呢?语法如下
type arr_name[常量值1][常量值2];
例如:
int arr[3][5];
double data[2][8]; [行][列]
解释:上述代码中出现的信息
• 3表⽰数组有3⾏
• 5表⽰每⼀⾏有5个元素
• int 表⽰数组的每个元素是整型类型
• arr 是数组名,可以根据⾃⼰的需要指定名字
data数组意思基本⼀致
7. ⼆维数组的初始化
在创建变量或者数组的时候,给定⼀些初始值,被称为初始化。
那⼆维数组如何初始化呢?像⼀维数组⼀样,也是使⽤⼤括号初始化的。
7.1 不完全初始化
int arr1[3][5] = {1,2};
int arr2[3][5] = {0};
0 | 1 | 2 | 3 | 4 |
1 | 1 | 2 | 0 | 0 |
2 | 0 | 0 | 0 | 0 |
3 | 0 | 0 | 0 | 0 |
0 | 1 | 2 | 3 | 4 |
1 | 0 | 0 | 0 | 0 |
2 | 0 | 0 | 0 | 0 |
3 | 0 | 0 | 0 | 0 |
7.2 完全初始化
int arr3[3][5] = {1,2,3,4,5, 2,3,4,5,6, 3,4,5,6,7}
0 | 1 | 2 | 3 | 4 | |
0 | 1 | 2 | 3 | 4 | 5 |
1 | 2 | 3 | 4 | 5 | 6 |
2 | 3 | 4 | 5 | 6 | 7 |
7.3 按照⾏初始化
int arr4[3][5] = {{1,2},{3,4},{5,6}};
0 | 1 | 2 | 3 | 4 | |
0 | 1 | 2 | 0 | 0 | 0 |
1 | 3 | 4 | 0 | 0 | 0 |
2 | 5 | 6 | 0 | 0 | 0 |
7.4 初始化时省略⾏,但是不能省略列
int arr5[][5] = {1,2,3};
int arr6[][5] = {1,2,3,4,5,6,7};
int arr7[][5] = {{1,2}, {3,4}, {5,6}};
0 | 1 | 2 | 3 | 4 | |
0 | 1 | 2 | 3 | 0 | 0 |
0 | 1 | 2 | 3 | 4 | |
0 | 1 | 2 | 3 | 4 | 5 |
1 | 6 | 7 | 0 | 0 | 0 |
0 | 1 | 2 | 3 | 4 | |
0 | 1 | 2 | 0 | 0 | 0 |
1 | 3 | 4 | 0 | 0 | 0 |
2 | 5 | 6 | 0 | 0 | 0 |
8. ⼆维数组的使⽤
8.1 ⼆维数组的下标
当我们掌握了⼆维数组的创建和初始化,那我们怎么使⽤⼆维数组呢?
其实⼆维数组访问也是使⽤下标的形式的,⼆维数组是有⾏和列的,只要锁定了⾏和列就能唯⼀锁定数组中的⼀个元素。
C语⾔规定,⼆维数组的⾏是从0开始的,列也是从0开始的
1 int arr[3][5] = {1,2,3,4,5, 2,3,4,5,6, 3,4,5,6,7}
0 | 1 | 2 | 3 | 4 | |
0 | 1 | 2 | 3 | 4 | 5 |
1 | 2 | 3 | 4 | 5 | 6 |
2 | 3 | 4 | 5 | 6 | 7 |
图中最右侧的数字表⽰⾏号,第⼀⾏的数字表⽰列号,都是从0开始的,⽐如,我们说:第2⾏,第4列,快速就能定位出7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3][5] = {1,2,3,4,5, 2,3,4,5,6, 3,4,5,6,7};
printf("%d\n", arr[2][4]);
return 0;
}
输出则为7
8.2 ⼆维数组的输⼊和输出
访问⼆维数组的单个元素我们知道了,那如何访问整个⼆维数组呢?
其实我们只要能够按照⼀定的规律产⽣所有的⾏和列的数字就⾏;以上⼀段代码中的arr数组为例,⾏的选择范围是0~2,列的取值范围是0~4,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循环实现⽣成所有的下标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3][5] = {1,2,3,4,5, 2,3,4,5,6, 3,4,5,6,7};
int i = 0;//遍历⾏
//输⼊
for(i=0; i<3; i++) //产⽣⾏号
{
int j = 0;
for(j=0; j<5; j++) //产⽣列号
{
scanf("%d", &arr[i][j]); //输⼊数据
}
}
//输出
for(i=0; i<3; i++) //产⽣⾏号
{
int j = 0;
for(j=0; j<5; j++) //产⽣列号
{
printf("%d ", arr[i][j]); //输出数据
}
printf("\n");
}
}
结果是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9. ⼆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像⼀维数组⼀样,我们如果想研究⼆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式,我们也是可以打印出数组所有元素的地址的。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3][5] = { 0 };
int i = 0;
int j = 0;
for (i = 0; i < 3; i++)
{
for (j = 0; j < 5; j++)
{
printf("&arr[%d][%d] = %p\n", i, j, &arr[i][j]);
}
}
return 0;
}
1
输出的结果来看,每⼀⾏内部的每个元素都是相邻的,地址之间相差4个字节,跨⾏位置处的两个元素(如:arr[0][4]和arr[1][0])之间也是差4个字节,所以⼆维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都是连续存放的。
如下图所⽰:
0 | 1 | 2 | 3 | 4 |
0 | 0 | 0 | 0 | 0 |
0 | 1 | 2 | 3 | 4 |
0 | 0 | 0 | 0 | 0 |
0 | 1 | 2 | 3 | 4 |
0 | 0 | 0 | 0 | 0 |
其实也就是二维数组的每一行在内存中连续存放
10. C99中的变⻓数组
在C99标准之前,C语⾔在创建数组的时候,数组⼤⼩的指定只能使⽤常量、常量表达式,或者如果我们初始化数据的话,可以省略数组⼤⼩。
如
int arr1[10];
int arr2[3+5];
int arr3[] = {1,2,3};
这样的语法限制,让我们创建数组就不够灵活,有时候数组⼤了浪费空间,有时候数组⼜⼩了不够⽤的。C99中给⼀个变⻓数组(variable-length array,简称 VLA)的新特性,允许我们可以使⽤变量指定数组⼤⼩。
请看下⾯的代码
int n = a+b;
int arr[n]; 一般vs2024会发生报错,因为不支持
上⾯⽰例中,数组 arr 就是变⻓数组,因为它的⻓度取决于变量 n 的值,编译器没法事先确定,只
有运⾏时才能知道 n 是多少。 变⻓数组的根本特征,就是数组⻓度只有运⾏时才能确定,所以变⻓数组不能初始化。它的好处是程 序员不必在开发时,随意为数组指定⼀个估计的⻓度,程序可以在运⾏时为数组分配精确的⻓度。有 ⼀个⽐较迷惑的点,变⻓数组的意思是数组的⼤⼩是可以使⽤变量来指定的,在程序运⾏的时候,根 据变量的⼤⼩来指定数组的元素个数,⽽不是说数组的⼤⼩是可变的。数组的⼤⼩⼀旦确定就不能再 变化了。
遗憾的是在VS2022上,虽然⽀持⼤部分C99的语法,没有⽀持C99中的变⻓数组,没法测试;下⾯是我在gcc编译器上测试,可以看⼀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n = 0;
scanf("%d", &n);//根据输⼊数值确定数组的⼤⼩
int arr[n];
int i = 0;
for (i = 0; i < n; i++)
{
scanf("%d", &arr[i]);
}
for (i = 0; i < n; i++)
{
printf("%d ", arr[i]);
}
return 0;
}
第⼀次测试,我给n中输⼊5,然后输⼊5个数字在数组中,并正常输出
第⼆次测试,我给n中输⼊10,然后输⼊10个数字在数组中,并正常输出.
11. 数组练习
练习1:多个字符从两端移动,向中间汇聚
编写代码,演⽰多个字符从两端移动,向中间汇聚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char arr1[] = "welcome to bit...";
char arr2[] = "#################";
int left = 0;
int right = strlen(arr1)-1; //对下标进行对应
printf("%s\n", arr2);
while(left<=right) //
{
Sleep(1000); //Sleep是系统的一个函数,执行系统命令
arr2[left] = arr1[left];
arr2[right] = arr1[right];
left++;
right--;
printf("%s\n", arr2);
}
retut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