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湖南(长沙)获批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以路先行,快速闭环”,是具有长沙特色的智能驾驶实践。作为优选,“主动式优先”公交系统在去年得以落地,两千多辆智能网联公交车上路,覆盖七十多条公交线路。作为全程参与规划布局和技术落地的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究竟是如何推动这一进程的?
作者 | 木易
出品 | 新程序员
上世纪80年代出国留学,马潍在英国获得语声信号处理博士学位,之后去到美国硅谷做手机芯片,汽车电子及解决方案,期间负责DSP的专用处理器架构设计和工具链。在美国国家半导体到德州仪器期间,马潍供职于中央研究院,负责孵化新技术和新产品。
从美国回到中国后,他没有选择北上广深等产业和人才更为集聚的一线城市,而是来到了革命火种发源地——长沙。他说:“特别喜欢长沙人的‘霸得蛮、耐得烦、吃得苦’,正是这样的精神才能将智能驾驶这个需要超过十年技术沉淀期的‘持久战’攻克”。
然而,精神助长事业的理念固然重要,但却是必要非充分条件。最终撬动马潍下定决心选择长沙的支点,是他和李泽湘教授的谈话。因为与这样一位新技术创业孵化领军人的相知相熟,马潍在归国前已经在和他的多次思想交锋中构想出了智能驾驶的未来蓝图。
当蓝图落地为实践,长沙建成了最大的无人车试车场,四辆智能驾驶公交车在7.8公里的试车场里进行着循环技术验证,“双百”——100公里高速+100公里城市智慧交通也得以完成。正在打造的市场闭环中,“主动式优先”公交系统也得以落地。
【小提示】点击下方👇查看专访视频
精神、蓝图和实践——对于长沙建设“智能驾驶之城”一个都不能少。马潍和长沙,和智能驾驶的不解之缘,也终于孕育出了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
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联合创始人、CEO 马潍
马潍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士、硕士,英国萨里大学博士,拥有超20年在硅谷进行技术研发及运营管理的经验。2017年,他回国联合创办了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领先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和产品提供商,公司先后获得“2020福布斯中国高增长瞪羚企业榜”等20余项国内外荣誉,马潍博士也被长沙市认定为国家级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