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归的函数(SDUT2176)

本文介绍了一种解决特定递归问题的方法,通过使用记忆化技术来避免重复计算,显著提高了递归函数的效率。文章详细解释了如何根据不同条件分支进行递归调用,并展示了完整的C++代码实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题目
给定一个函数 f(a, b, c):
如果 a ≤ 0 或 b ≤ 0 或 c ≤ 0 返回值为 1;
如果 a > 20 或 b > 20 或 c > 20 返回值为 f(20, 20, 20);
如果 a < b 并且 b < c 返回 f(a, b, c−1) + f(a, b−1, c−1) − f(a, b−1, c);
其它情况返回 f(a−1, b, c) + f(a−1, b−1, c) + f(a−1, b, c−1) − f(a-1, b-1, c-1)。

Input
输入包含多组测试数据,对于每组测试数据:
输入只有一行为 3 个整数a, b, c(a, b, c < 30)。

Output
对于每组测试数据,输出函数的计算结果。

思路:直接递归时间显然太长,这儿用到了递归路径的记录,所以每次不用从头递归。

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s[30][30][30];
int f(int a,int b,int c)
{
    if(a<=0||b<=0||c<=0) return 1;
    if(s[a][b][c]!=-1) return s[a][b][c];
    if(a<b&&b<c) return f(a,b,c-1)+f(a,b-1,c-1)-f(a,b-1,c);
    else return f(a-1,b,c)+f(a-1,b-1,c)+f(a-1,b,c-1)-f(a-1,b-1,c-1);
}
int main()
{
    int i,j,l,a,b,c;
    memset(s,-1,sizeof s);
    while(cin>>a>>b>>c!=NULL){
    if(a<=0||b<=0||c<=0) 
        printf("1\n");
    else{
        if(a>20||b>20||c>20) printf("1048576\n");
        else{
            for(i=0;i<=a;i++){
            for(j=0;j<=b;j++){
            for(l=0;l<=c;l++)
            s[i][j][l]=f(i,j,l);}}
        cout<<s[a][b][c]<<endl;}
        }
    }
    return 0;
}
### 山东理工大学 (SDUT) 数据库测试方法 对于山东理工大学 (SDUT) 的数据库课程,通常会涉及一些基础的编程实践以及理论验证。以下是关于如何针对 SDUT 提供的相关 PTA 实验进行数据库测试的方法。 #### 1. **备份机制的理解**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对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提供保障。通过定期将整个数据库或其关键部分复制到其他存储设备上,可以实现数据冗余和灾难恢复的目的[^1]。这种操作被称为“镜像”,它能够确保即使主数据库发生故障,也可以迅速切换至副本继续服务。 #### 2. **编写简单的 C/C++ 测试程序**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设计特定的功能函数来检验某些算法或者逻辑是否正确运行。例如,在给定的裁判测试程序样例中,存在一个判断素数并分解偶数为两个质数之和的任务[^2]: ```c #include <stdio.h> // 判断是否为素数 int isPrime(int x); // 基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分解函数 void Goldbach(int n); int main() { int n; scanf("%d", &n); if (n % 2 == 0 && n >= 4) { // 只有大于等于4的偶数才满足条件 Goldbach(n); } return 0; } /* 完成isPrime 和 Goldbach 函数 */ ``` 上述代码片段展示了基本框架结构,学生需补充 `isPrime` 和 `Goldbach` 的具体实现细节以完成题目要求。 #### 3. **递归函数的应用实例——斐波那契序列计算** 除了复杂的数学运算外,还可能遇到诸如求解斐波那契数值这样的经典问题。下面给出了一种简单的方式用于演示递归调用过程[^4]: ```c #include <stdio.h> // 斐波那契数列定义 int fib(int n){ if(n<=1)return n; else return(fib(n-1)+fib(n-2)); } int main(){ int n; scanf("%d",&n); printf("%d\n",fib(n)); return 0; } ``` 此段代码实现了基于递归方式计算第N项斐波那契值的操作。 #### 4. **社区支持与资源共享**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相关技术社群可以帮助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无论是寻求前辈指导还是获取最新资料链接,积极融入集体都将极大促进个人技能提升[^3]。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