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专属影视库

打造专属影视库

00 静下心来欣赏影片的能力

如果没有这个大前提,后面的内容其实不用再看下去。但就算你有「你认为耐心看下去整部影片」的能力,很好,但我还是要阐述一下我心目中的「静下心来欣赏」的能力。

首先:尽可能在一个整洁、干净的环境里看影片,不要各种零食、工作材料、电子产品乱放,我不是不相信你把持不住自己、会去被这些东西打扰,而是我坚信:不要去挑战人性——就像我不会在自己减脂时还在卧室放上一堆麻辣王子

还有:尽量不要倍速,我不是怀疑你的听力和理解能力。喜欢倍速的人肯定会把播放速度调节到一个自己感觉还不错的程度,但这只是表象,大脑从接收信息到编译、串联,需要一个反应时间,哪怕这个时间很短,它也需要有这个时间空档存在!如果把播放速度调节到一个我们「表观」认为语速和画面变化还能接受的程度,但可能已经把「接受内容」这一部分的时间压缩的一点不剩。因此很容易出现随着剧情推进记不住人、记不住人物说过的话的情况——总是难以「回溯」。所以,尽可能不要去倍速播放,就算想要倍速,也要随着观看过程中的剧情理解而调整(最好不超过 x1.4 倍速)。

最后:把工作、学习事项处理好再去「享用精心挑选的影片」。能抽出空来去好好欣赏平均时长在 2 h 左右的电影,放在学生、工作党等任意群体,都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倒不是说我们在原本 2 小时里能取得什么重大的成果,而是,能抽出一整段 2 h 去看影片、不受打扰,确实挺难的。所以在自己准备欣赏电影前,把其它需要处理的工作学习任务、还有社交关系打理好,不要在胸口吊着一块「薛定谔的令牌」去欣赏电影,随时被调遣、召唤的感觉真心不舒坦!换句话说:我们最好在晚饭后的某个时间去欣赏电影,这样会显得自然省心的多。
让子弹飞

01 信息源

有了我刚提到的「耐心」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的影片类型。喜剧是大部分人都会喜欢的,它轻松、有吸引力、不严肃沉闷、不怎么需要动脑筋。但还有许多人,喜欢悬疑、喜欢犯罪、喜欢文艺类型的影片,怎样快速的从海量的媒体库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影片类型呢?

首先:去[豆瓣][1]、[IMDb][2] 里找。这里面大部分人有一个错误的认知——去短视频、图文等等别人的自媒体平台上找自己想看的电影,很不可靠。因为最懂电影、最喜欢电影的一些人,大都会在专业的电影评论网站上给自己看过的、有思考的影片留下痕迹、评论——因为他们想要让更多对这些影片感兴趣的人看到,而不单单是为了流量。所以:这些人的评论很多时候很有参考价值,你会发现他们不是单纯地夸而夸、不是单纯地黑而黑——也就是不会逃离影片本身存在的实际内容而去杜撰、编造事实。而是会说出哪里好、哪里需要改进!我认为这样的社区氛围是和谐融洽的,里面的很多内容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参考的,这样的内容看得多了,结合影片本身,我们的审美和品味也会渐渐提升。
长大

其次:去找自媒体平台上的「垂直领域电影点评 up 主」(Youtube、B 站 都可以)。我说的垂直领域,也就是他是专门解读、分析电影电视剧的 up 主,最好是只分享电影评论的(电影和电视剧本就是不一样的艺术)。这些人因为看的范围广、看的遍数多,对很多剧情、背景、视觉效果还有演员的表现等等方面,都分析得足够透彻且专业,他们的推荐,当然值得我们借鉴。但这种形式相比于第一种形式,就是很容易剧透,让我们对很多经典的电影失去理应拥有的期待和耐心,这很暴敛天物。
让子弹飞
最后:根据演员和导演去寻找作品。我们因为某部电影喜欢上了某个导演的叙事风格、喜欢上了某个演员的表演特质。比如:我喜欢诺澜的天马行空、盖里奇的非线性叙事、王家卫的画面构图……,我喜欢汤姆汉克斯表演的惊艳、喜欢阿尔帕西诺冷峻的气场、喜欢梁朝伟忧郁的眼神……,如果我们因为与他们相关的某部影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么接着去寻找「与他们相关的电影」,不出意外又可以挖到一些宝藏。

02 影视仓库

如果只是简单的想要提升一下自己的观影体验,那么一个容量还可以(>= 64G)的 U 盘,就可以满足:「找到片源,完成下载,打开观看」,简单的就像把大象装进冰箱!

无需缓冲、无需等待、无需网络、没有干扰、没有算法、没有社交。

就这样让它躺在 U 盘里,想看的时候,插进电脑 or 手机(USB- C 接口),在视频播放器里沉浸式的欣赏就够了。

我其实更推荐大家拥有一个高速固态硬盘(SSD),最好 >= 1 TB 。因为它不但可以用来当作影音库——永久保存喜欢的片源,随时可以观看。它还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学习、工作资料的一个备份盘。

数字时代下生活着的网络公民,谁还能没有点网络资产:照片、视频、文档、笔记、小众软件、设置文件备份……,每两周或者每个月备份一次,养成好习惯后,你会体会到有一个专属于个人的「备份库」是多么棒的体验。

03 下载源

推荐两个磁力下载网站,一个国内、一个国外:「[吴签磁力][3] + [Skrbt][4]」。

知道了自己喜欢哪些影片、名称,去这两个网站里搜索就可以啦!但一定要记得清晰度最好 >= 1080p ,因为要对得起自己「折腾」的这个过程——既然花费心思了,就享受点高清的视觉体验,别在意「那一点」内存!但我也不推荐大家下载 >= 4k 的清晰度片源,因为……因为那多的可不是「一点」内存,是好几倍的内存,而且下载的时长和顺利程度也会更劝退——常常下载时间过长、下载速度不稳定、下载难以完成。
沉默的羔羊
沉默的羔羊
磁力链接下载器的话,首先需要推荐的当然是 [qBittorrent Enhanced Edition][5] ,它是 qBittorrent 的增强版,更好用、更方便,而且它们也更符合「不吸血」的网络使用原则,但缺点就是需要折腾、需要调节自定义的东西太多了!相对简单一些的同类软件,我推荐[Gopeed][6] ,下载完成后直接就可以用,没有什么需要设置的东西。最后要推荐的就是 [XunLei][7] ,虽然它口碑不好、使用体验不佳,但很多很多的链接也只有他,才有下载速度。

04 外接显示屏

直接去买 Apple 官网的 Pro Display XDR ,我心目中的地表最强显示器——分辨率、色彩准确度、XDR 高亮度动态显示、通透程度、质感……,几乎无可挑剔的一块显示屏!就是……,就是好像、貌似、仿佛有点小贵,四舍五入 4 万元!!这肯定不是 Apple 的问题,一定是我的问题!我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定好好努力,「努力永远不买」这块显示屏。

好吧!我开玩笑的。

其实目前主流电脑自带显示器的色域、刷新率、亮度,都非常不错,足够支撑我们去欣赏我们想要观看的电影了。有些东西做到不错的程度就很棒,没必要做到极致——因为从「不错到极致」的这个跨越,大部分人是察觉不出来的。

但有一个明显的感知、可以极大提升观看体验——显示器的大小!所以,有条件的,给自己的电脑配一个显示器;没条件的,利用好家里的电视机也可以的。

我之所以提出显示器这一个点,主要是让很多人戒除手机追剧、看电影的习惯——一个是屏幕小、对眼睛不好;还有就是电影的细节显示不够好;最后就是容易被各种通知、弹窗打扰。用好自己手头的显示器,「调试调试、擦拭擦拭」,获得一个不错的观影体验,够了!
显示器

05 沉浸式耳机

推荐头戴式的耳机,降不降噪都无所谓,主要是头戴式耳机有几个特点:

首先:带着头戴式耳机,耳朵大概率不会出现不适感,因为它是把耳朵包裹住,而不是像其它传统耳机那样伸进去、撑开耳道,有些人群会出现强烈的不适感。而一部电影的时常普遍在 2 h 左右,因此我推荐大家佩戴一个头戴式耳机。

而且:头戴式耳机带上后,可以大概率的阻止我们边吃零食边看电影——因为戴着头戴式耳机咀嚼东西,耳机边会很容易捂出汗水、感觉很不好;而且,边吃东西边看电影、看自己精心挑选的电影,本就是一种削弱沉浸式体验的行为。
耳机

06 站着、走着观看

享受电影,不一定只有坐着和躺着!躺着很多时候我觉得是对优秀电影的不尊重,非常的不推荐;坐着的话适合绝大部分人,没啥毛病!但我相信很多人没有试过边走动边看电影。这个习惯其实我挺早就有了。

我是个很注重身体健康的人,所以我很多时候不喜欢久坐,就做给人带来的伤害实在太大,那种伤害并不只是科学文献上冷冰冰的结论和数据——而是可以在久坐后实实在在感受到的不舒适!

我这个习惯是从看篮球过度过来的!本科的时候,只要是没课、没考试我基本都会在寝室看勇士队的球,但一场篮球比赛直播一般要 3 个小时左右,我不喜欢久坐,就经常坐着看会儿球、站着玩会儿哑铃、玩玩单杠、边抬腿边看、边拉伸边看,是个很不错的体验。


这就是我自己常用的影视库的打造,有一些些简化,因为有些软件是 Mac 专属,比如 infuse 、VidHub 等等刮削软件的辅助,搭配硬盘 or 云盘,体验可以更好、更人性化!但那些操作在我眼中,花里胡哨的属性远远大于实用性。说到底,我介绍的这个影视库搭建过程,除了让我们自己拥有一个「随时随地就能打开」的影视库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大家更好的观影习惯和观影体验,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与手机说拜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胡拉图的后花园

谢谢你给我加鸡腿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