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模式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它允许我们创建一个代理对象来控制对实际对象的访问。在代理模式中,代理对象充当了客户端和实际对象之间的中介,通过代理对象可以间接地访问实际对象,从而提供了额外的功能和控制。
在Java编程中,代理模式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实现远程代理、虚拟代理、保护代理等场景。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代理模式的实现方式,并通过示例代码来说明。
- 代理模式的结构
代理模式包含以下几个角色:
- 抽象主题(Subject):定义了代理对象和实际对象共同实现的接口,客户端通过该接口访问实际对象。
- 实际主题(Real Subject):实现了抽象主题接口的类,是代理模式中真正执行业务逻辑的对象。
- 代理(Proxy):实现了抽象主题接口的类,它持有对实际主题的引用,并在需要的时候调用实际主题的方法。
- 代理模式的实现步骤
以下是实现代理模式的一般步骤:
- 定义抽象主题接口(Subject),在接口中声明客户端可以调用的方法。
- 创建实际主题类(RealSubject),实现抽象主题接口,并提供具体的业务逻辑实现。
- 创建代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