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字数:7143;估计阅读时间:18 分钟
作者:Lionel Palacin
本文在公众号【ClickHouseInc】首发

假设你正在找新房,想了解某个社区近几年的房价走势。与其反复点开图表、调整筛选条件,你能不能直接问一句:
“展示过去十年曼彻斯特的房价变化。”
然后系统立刻生成图表,附带解释,甚至还能继续提出后续问题。

这就是智能 AI 应用(Agentic 应用)的魅力所在。借助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的强大能力,它不仅能理解复杂的请求,还能自动调用 API,基于单个用户指令完成整套流程,带来真正智能、交互式的使用体验。
你可以点击文末原文观看我们客户小组的视频,了解 MCP 在实时分析类应用中的强大潜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教你如何构建这样一个智能应用。我们会基于 ClickHouse MCP Server 和 CopilotKit,开发一个可自定义的英国房产市场分析仪表板。前端使用 React 和 Next.js 构建,但你也可以将相同方法应用到任何现代应用框架中。
智能应用的核心组件
我们先来看看构建这样一个应用所需的关键组成部分。
大语言模型(LLM)
任何智能应用的核心都是大语言模型。它负责理解用户的输入、识别上下文、生成响应内容,并决定下一步该做什么。
为了确保用户体验流畅、响应及时,选用一款性能强大、上下文窗口足够大的模型非常关键。智能应用通常涉及复杂的任务、与外部工具的交互,以及处理来自第三方系统的数据。随着上下文信息越来越多,模型必须具备高效的处理和快速响应能力,才能让最终用户获得自然、流畅的交互体验。
在本示例中,我们使用的是 Anthropic 提供的 Claude Sonnet 3.7 模型。截至本文撰写时,该模型在 TAU-bench 基准测试中,在航空和零售行业场景下表现出色。这个基准测试主要评估各类 LLM 在与用户交互以及遵循专业规则方面的能力。
ClickHouse MCP Server:连接数据与智能的桥梁
我们的智能应用将通过构建用户自定义的仪表板,帮助大家分析英国房地产市场数据。虽然这些数据本身是公开的,模型在训练过程中也可能接触过,但这些信息存储在模型的参数中,并不是逐条记录。换句话说,即使模型曾见过这类数据,当我们询问英国某地的房价时,它依然可能“凭空想象”出一些数字。因此,在很多场景下,模型必须访问实时或专有的数据源,才能输出准确、有价值的结果。
这正是模型上下文协议(Model Context Protocol,MCP)服务器诞生的背景。MCP 是一个开放标准,帮助开发者在自有数据源与 AI 工具之间建立安全、双向的连接。
ClickHouse MCP Server 让开发者可以在智能应用中无缝集成 ClickHouse,使模型能够直接发起查询,获取实时数据支持。
CopilotKit:简化智能应用开发的 UI 框架
在整个架构中,CopilotKit 是第三个核心组件。它是一个专为 Agentic 应用设计的 UI 框架,极大地简化了开发流程。
我之所以选择 Copi
用 ClickHouse MCP 和 CopilotKit 构建智能 AI 应用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91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