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AI Agent的核心概念:RAG、工具调用与规划

实战构建 AI Agent 的三个核心概念

上一篇文章中,我分享了自己对 AI Agent 的认知转变过程。今天,我想从实战角度深入聊聊构建 AI Agent 的三个核心概念:RAG、工具调用和任务规划。这些可以说是我在过去半年开发 AI Agent 项目中最常用到的能力了。

从一个真实需求说起

还记得去年年底,我接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需求:要给公司内部开发一个技术文档助手,要求能回答任何关于公司内部技术文档的问题,并且能够执行一些简单的运维任务。

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把所有文档扔给 GPT,让它回答问题就完了。但实际上手后,很快就发现这根本行不通:

  1. 文档内容太多,完全超出了模型的上下文窗口
  2. 文档经常会更新,每次都要重新训练太麻烦
  3. 很多问题需要实时查询系统状态才能回答
  4. 有些任务需要分步骤执行,不是单次调用能搞定的

正是这个项目,让我深入理解了 RAG、工具调用和任务规划这三个概念的重要性。

RAG:让 AI 拥有"记忆"的能力

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说白了就是让 AI 在回答问题前,先去"查资料"。

拿我们的文档助手来说,我是这么实现的:

  1. 首先把所有文档切分成小块,每块大概 500-1000 字
  2. 用 embedding 模型把每个文档块转换成向量
  3. 存入向量数据库(我用的是 Milvus)
  4. 用户提问时:
    • 先用同样的 embedding 模型处理问题
    • 在向量数据库中找最相关的几个文档块
    • 把这些文档块作为上下文,让 GPT 回答问题

效果立竿见影:

用户:如何在测试环境部署新服务?
Assistant:让我查一下相关文档...
根据我们的部署文档,测试环境部署新服务需
### 如何使用 LLM Workflow 和 RAG 构建 Agent 构建基于 LLM 工作流和 RAGAgent 需要综合考虑两者的特性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协同作用。以下是关于这一主题的具体说明: #### 1. **理解核心概念** - **LLM Workflow**: 这是一种用于定义和执行复杂任务的工作流程机制,其中每一步都可以调用不同的模型或工具来完成特定子任务[^1]。 - **RAG (检索增强生成)**: 它结合了检索模块和生成模块,在生成过程中利用外部知识库提高内容的相关性和准确性[^2]。 #### 2. **设计 Agent 结构** - 使用 `AssistantAgent` 和 `RetrieveUserProxyAgent` 类作为基础组件,这些类能够帮助实现对话管理和知识检索的功能。 - 将整个 Agent 设计成一个多阶段的任务处理单元,其中某些阶段会触发对 RAG 模块的调用以获取最新的上下文信息。 #### 3. **集成 RAG 到 Workflow 中** - 在工作流的关键节点上嵌入 RAG 组件,例如当需要生成报告或者提供高度定制化的回复时,可以通过 RAG 来动态提取并整合最新数据。 - 实现方式可能涉及设置条件判断逻辑,决定何时启动 RAG 流程,并将其返回的结果注入到后续步骤中继续加工或展示给最终用户。 #### 4. **技术实现细节**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 Python 示例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初始化一个基本的 Agent 并引入 RAG 功能: ```python from autogen import AssistantAgent, UserProxyAgent # 初始化助理代理 assistant = AssistantAgent(name="assistant") # 创建带有检索能力的用户代理 user_proxy = UserProxyAgent( name="retrieve_user", human_input_mode="NEVER", # 不接受人工输入 max_consecutive_auto_reply=5, ) def rag_function(query): """模拟 RAG 函数""" retrieved_data = f"Retrieved data related to {query}" return {"context": retrieved_data} # 注册自定义函数供 agent 调用 user_proxy.register_function(function_map={"rag_search": rag_function}) # 开始交互 conversation_history = [ ("What is the latest information about AI?", "rag_search"), ] for message, func_name in conversation_history: response = user_proxy.initiate_chat(assistant, message=message, function_calling=True) if func_name == 'rag_search': context = response['function_call']['arguments'] enriched_message = f"{message} with context {context}" final_response = assistant.chat(enriched_message) ``` 此脚本演示了一个简化版的过程:先由用户发起请求;接着通过注册好的 `rag_function` 执行检索操作;最后再把得到的信息反馈至主流程以便进一步分析或呈现。 #### 5. **优化扩展** 为了提升系统的性能表现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 增强检索部分的能力,比如采用更先进的语义搜索引擎替代传统方法; - 对于频繁访问的数据项建立缓存策略减少重复查询开销; - 加强错误检测机制确保即使面对异常情况也能维持稳定运行状态。 ---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