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ZYNQ-Linux下操作GPIO和VDMA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ZYNQ-Linux系统中直接操作硬件资源,如GPIO和VDMA,而无需修改设备树或编写驱动程序。通过实例展示了GPIO控制LED的亮灭以及VDMA进行视频数据搬运的过程,详细阐述了初始化、操作步骤及代码实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概述

此前的文章介绍如何利用petalinux定制ZYNQ-Linux操作系统。当ZYNQ-Linux系统搭建完毕后,需要在这个系统上开发应用程序以完成特定任务,这里面就涉及到如何在ZYNQ-Linux系统上去操作系统硬件资源的问题。目前,网上介绍的比较多的是需要改写Linux操作系统底层的设备树,并编写设备的驱动程序,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提供一个统一的硬件接口,做到软硬件分离,可以更好地去保护硬件资源,但是实际操作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复杂。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的操作硬件方法,对于一些简单应用,可以直接操作系统的硬件资源,读写寄存器,不需要改写设备树和编写驱动程序。本文将以操作GPIO和操作VDMA两个例子做说明。

2. GPIO操作

本次操作利用GPIO实现LED的点亮及熄灭。硬件如下图所示,LED和ZYNQ的MIO7引脚进行相连。
LED硬件示意图

2.1 确定编号

在目标板的系统中进行入/sys/class/gpio​中查看第一个IO设备的编号,从下图可以看出笔者的目标板第一个IO设备的编号为906
在查找第一个IO设备的编号

2.2 初始化

初始化的代码如下

FILE *fp = NULL;
char path[64];
int led_num = 913;

fp = fopen("/sys/class/gpio/export", "w");
if (fp == NULL)
	perror("export open filed");
else
	fprintf(fp, "%d", led_num); //创建接口
fclose(fp);

memset(path, 0, sizeof path);
snprintf(path, sizeof(path), "/sys/class/gpio/gpio%d/direction", led_num); //将可变参数格式化成字符串存入path[]

fp = fopen(path, "w");
fprintf(fp, "out"); //设置为输出
fclose(fp);

初始化过程完成了两件事,一个是创建了接口,一个是设置了接口的输入和输出特性。

2.3 操作GPIO

操作GPIO,控制LED灯的亮灭。

FILE *fp = NULL;
int led_num = 913;
char path[50] = {
   
   "\0"};

sprintf(path, "/sys/class/gpio/gpio%d/value", led_num);
fp = fopen(path, "w");
fprintf(fp, "%d", 1); // LED亮
//fprintf(fp, "%d", 0); // LED灭
fclose(fp);

跟前面设置GPIO特性一样,对于GPIO的操作,同样也是基于一个文件操作。

3. VDMA操作

本次操作利用VDMA将LMH0341接收到视频写入到DDR内存中,再从内存从读取并通过LMH0340进行输出。ZYNQ的模块连接图如下图所示。
ZYNQ连接图

3.1 设置VDMA

首先需要确认VDMA地址,可以利用vivado软件查看VDMA,打开vivado软件并选择Address Editor选项卡可以看到VDMA的地址。如下图。
VDMA地址
VDMA的设置如下
VDMA设置
LMH0341接收的数据是10Bit的宽度,一个像素值的数据长度是20Bit,所以stream data width设置为24,内部memory map data width设置32。帧缓存的深度设置为3帧。

3.2 VDMA操作代码

VDMA实现视频数据搬运的代码如下。

#include <QCoreApplication>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sys/mman.h>
#include <pthread.h>

/* Register offsets */
#define OFFSET_PARK_PTR_REG                     0x28
#define OFFSET_VERSION                          0x2c

#define OFFSET_VDMA_MM2S_CONTROL_REGISTER       0x00
#define OFFSET_VDMA_MM2S_STATUS_REGISTER        0x04
#define OFFSET_VDMA_MM2S_VSIZE                  0x50
#define OFFSET_VDMA_MM2S_HSIZE                  0x54
VDMA(Video Direct Memory Access)是一种用于视频数据传输的硬件模块,它可以在FPGADDR内存之间进行高速数据传输。在Linux系统中,可以使用VDMA测试代码来验证VDMA模块的功能性能。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Linux VDMA测试代码示例: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mman.h> #define VDMA_BASE_ADDR 0x40000000 // VDMA模块的基地址 #define FRAME_SIZE 1920*1080*4 // 每帧图像的大小,假设为1920x1080像素,每个像素4字节 int main() { int fd; void *vdma_base; unsigned int *frame_buffer; // 打开/dev/mem设备文件 fd = open("/dev/mem", O_RDWR | O_SYNC); if (fd < 0) { perror("Failed to open /dev/mem"); return -1; } // 映射VDMA模块的物理地址到用户空间 vdma_base = mmap(NULL, FRAME_SIZE, PROT_READ | PROT_WRITE, MAP_SHARED, fd, VDMA_BASE_ADDR); if (vdma_base == MAP_FAILED) { perror("Failed to mmap VDMA base address"); close(fd); return -1; } // 将void指针转换为unsigned int指针,方便操作 frame_buffer = (unsigned int *)vdma_base; // 在这里可以进行VDMA的测试操作,例如写入图像数据到帧缓冲区,或者从帧缓冲区读取图像数据 // 解除映射并关闭文件 munmap(vdma_base, FRAME_SIZE); close(fd); return 0; } ``` 上述代码中,首先通过`open`函数打开`/dev/mem`设备文件,然后使用`mmap`函数将VDMA模块的物理地址映射到用户空间。接下来,可以通过操作`frame_buffer`指针来进行VDMA的测试操作,例如写入图像数据到帧缓冲区或从帧缓冲区读取图像数据。最后,使用`munmap`函数解除映射并关闭文件。 请注意,上述代码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的VDMA测试代码可能需要更多的配置操作,具体的实现方式可能会因硬件平台应用需求而有所不同。在实际使用中,建议参考相关的文档资料,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调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