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马超
责编 | 伍杏玲
头图 | 优快云下载自东方IC
出品 | 优快云(ID:优快云news)
作为一名金融IT人,打造完全自主掌控的金融核心,是我们心中的梦想。年轻的读者可能不太了解过去金融系统的建设往事,我们一直沿用至2013年的一代支付系统,是世界银行在2000年对我国开展的援建项目。
支付系统作为我国金融行业平稳运行的命脉,如果不能自主掌控对其风险是巨大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心结,我国大量储备了支付领域的人才,不但打造出了二代支付系统,还为后来移动支付产业的大爆发奠定了基础。
虽然应用系统可自主研发,但是金融行业的核心系统依旧还在沿用甲骨文或者IBM等国外巨头的数据库产品。
据笔者观察,最近的情况似乎有了一些变化,我国金融业的核心系统已渐成全面升级之势,先是大厂在发力自研数据库。比如阿里云在6月8日峰会上,宣布PolarDB 强势出击,誓将助金融机构一臂之力,全面拥抱云原生数据库;蚂蚁金服也将旗下刚刚获得TPC-C冠军的OceanBase数据库团队单独成立公司,相信此举是OB大规模市场化的前奏。

无独有偶近日腾讯也在数据库方面发力,携图数据库腾讯云数图TGDB入局。
从市场角度来看,国产数据库技术开始全面破冰,近日中华保险与阿里云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合力打造新一代全分布式保险核心系统,中华保险成为国内首家使用国产分布式金融核心系统的保险企业。
我们相信这些迹象预示着金融核心系统升级换代的大幕即将开启。
国产数据库技术破冰,金融核心系统迈向全面云化

金融行业核心系统长期依赖国外数据库产品,但近期国产数据库技术开始全面破冰,如阿里云PolarDB、蚂蚁金服OceanBase等。中华保险与阿里云合作打造全分布式保险核心系统,成为首个使用国产分布式金融核心系统的保险企业。随着云计算的普及和金融科技发展,开放银行、数字货币等对云计算能力提出高要求,促使金融业加速核心系统上云,以应对流量高峰和提升客户体验。银行必须抓住“核心云转型”的机遇,实现技术涅槃重生,与科技巨头站在同一起跑线。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425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