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CRC校验程序设计与仿真
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通信检错技术,它能够检测到单比特和多比特错误,并在保证传输数据完整性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Matlab进行CRC校验程序设计与仿真,并提供相应的源代码供读者参考。
一、CRC基础原理
CRC 校验是通过对数据位串进行除法运算来实现数据的检验,其基本原理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都预设一个除数(generating polynomial),然后用这个除数将要传输的数据位串除以这个除数生成余数(remainder)。将生成的余数加到发送数据位串的尾部,形成一个新的校验帧,接收端将该帧作为输入数据再次执行相同的除法运算,如果余数为0则代表数据传输正确,否则就说明传输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二、CRC算法实现流程
- 计算生成多项式
假设我们要对n位数据进行CRC校验,那么需要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预设一个n+1位的生成多项式G(x),其中最高位为1。具体计算方法为将G(x)左移1位,再将最高位设置为1,然后进行n次模2除法操作,得到n+1位的生成多项式。
- 数据除法运算
在发送端,将要传输的n位数据D(x)左移G(x)的位数位,将结果记为M(x),然后对它进行模2除法,得到余数r(x)。接着将余数添加到原始数据位串的尾部,形成一个长度为n+r位的校验帧,其中r为余数位长。
在接收端,将接收到的校验帧记为T(x),同样对T(x)和G(x)进行模2运算,如果余数为0则说明数据传输正确,否则说明出现了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