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former 是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的深度学习架构,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NLP)任务,如机器翻译、文本生成和语义理解等。本文将详细介绍 Transformer 架构的原理,并提供 Python 实现代码。
1. 自注意力机制
自注意力机制是 Transformer 架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能够对输入序列中的每个位置进行加权处理,从而捕捉到序列中不同位置的关联性。
在自注意力机制中,输入序列被分别映射为查询(query)、键(key)和值(value)向量。通过计算查询和键的相似度,可以得到一个权重向量,用于加权求和值向量。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Score(Q, K) = QK^T / sqrt(d_k)
Attention(Q, K, V) = softmax(Score(Q, K))V
其中,Q、K 和 V 分别表示查询、键和值向量,^T 表示转置操作,d_k 表示向量的维度。通过对所有的查询和键计算相似度得到的权重向量,可以加权求和得到最终的输出。
2. Transformer 架构
Transformer 架构由多个堆叠的编码器层和解码器层组成。编码器用于处理输入序列,解码器用于生成输出序列。
2.1 编码器
编码器由多个相同的编码器层组成。每个编码器层包含两个子层,分别是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和全连接前馈网络。此外,每个子层还有一个残差连接和层归一化操作。
编码器的输入是一个序列的嵌入表示
Transformer架构解析与Python实战
本文深入探讨Transformer架构,重点介绍自注意力机制,详细解析编码器和解码器的组成,并提供Python实现代码,适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任务。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65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