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光束质量评估遇瓶颈?OAS 软件剪切干涉仿真来解决

剪切干涉案例分析

简介

剪切干涉技术作为波前检测领域的关键手段,凭借无需参考光路、结构紧凑、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在高精度光学系统装调、激光光束质量评估及微纳结构检测中占据重要地位。OAS 光学软件作为集成化的光学系统设计与仿真平台,可通过三维建模、光线追迹及物理光学分析等功能,实现剪切干涉过程的全流程化模拟,为技术方案验证与参数优化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案例设置与操作

光源参数配置

本案例中,为模拟可见光波段典型检测场景,选用波长 0.55μm(绿色可见光) 的单色高斯光束作为光源,其束腰半径设定为 1mm,光束发散角通过软件内置算法自动计算。光源发射模式选择 “理想平面波入射”,以排除光源自身波前畸变对干涉结果的干扰。

核心光学元件设计

透镜参数配置

选用直径 20mm、焦距 50mm 的双凸透镜作为分束与反射元件,材料选择 K9 光学玻璃(折射率 1.5168@0.55μm)。透镜的.front 面(入射面)镀制半透半反膜层(反射率 50%,透射率 50%),实现光束的初次分割;透镜的.back 面(出射面)镀制全反射膜层(反射率 > 99.9%),确保透射光束的高效反射。

剪切量生成机制

当入射光束照射到透镜.front 面时,部分光直接反射(反射光 1),另一部分光透射进入透镜后经.back 面全反射(反射光 2),通过透镜的几何结构设计使两束反射光产生 0.1mm 的横向剪切量,满足干涉条纹分辨率要求。

探测器设置

在干涉光场传播方向 100mm 处放置面阵 CCD 探测器,像素尺寸设定为 5μm×5μm,有效探测区域 256×256 像素,采样频率匹配光束空间分布特征,确保干涉条纹细节完整捕捉。

剪切干涉的三维追迹图

剪切干涉的探测器结果图

总结

OAS 光学软件通过精准的物理建模与高效的数值计算,成功复现了剪切干涉的完整物理过程,其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高度吻合,验证了软件在干涉光学系统设计中的可靠性。该案例展示了数字化仿真技术在光学检测领域的应用潜力,为相关技术研发提供了从概念设计到性能优化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