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不大,供应商不当回事?五步让小公司也能拿下供应链话语权!

很多小公司都会遇到这种无力感:单子不多,钱也不多,供应商总是一副“爱搭不理”的态度。

说得好听点是“安排不过来”,说得直接点是“你家订单太小,懒得伺候”。

催交期没用,发图纸不理,出了问题还都推你头上。你气得冒烟,对方还一副“你能奈我何”的姿态。

但问题来了,小公司、订单少,就不配被好好服务了吗?当然不是。

今天这篇,咱就来聊聊:订单少,供应商不理你,咋破?教你怎么做,才能让他们真心配合,而不是敷衍了事。https://s.fanruan.com/219o3

一、订单少 ≠ 没价值,先搞清楚“你对他有什么用”

别急着抱怨供应商“傲慢”,咱们先得反问一句:你对他,有没有“长期合作”的价值?

站在供应商的角度,他当然也在评估你——这单值不值得接?跟你合作是赚一次,还是能走三年?

具体来看,主要就三个点:

1.有没有成长空间?

订单小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未来有没有变大的可能?

你是不是在行业内有客户、有潜力?你们团队靠不靠谱、图纸清不清楚、付款守不守信?这些都是对方判断“要不要长期投资源”的关键因素。

2.能不能带他升级?

很多小工厂其实也想“上台阶”,希望配套更规范的大客户。

如果你对品质标准要求高、文件规范、流程严谨,那你在他眼里就是“练兵场”。能服务好你,就能去敲更大客户的门。

3.采购供应链条顺不顺?是不是“稳定靠谱”?

你自己流程都一团糟,今天说要、明天说停,供应商再靠谱也得被你“带崩”。

反过来,如果能把采购链条捋顺、流程标准化,对他来说就是轻松省心的合作对象,谁不愿意长期配合?要把自己的价值表达出来。

二、供应商类型不同,管法也不同

订单小、种类多,但供应链的管理不能停,供应商管控还要继续。

怎么继续?先搞清楚你对接的供应商,属于哪一类:

1. 机会型:只看钱,见利就上

没有长远规划,今天能赚就干,明天出事就撂。这种“机会型”供应商,在中小私企中可能占了60%以上。

他们特点很明显:

  • 你下单,他接单;
  • 你出事,他躲人;
  • 不讲流程,只认利益。

对付这类供应商,关键就一句话:别讲感情,管住风险,谈好条件,快进快出。

  • 按单清结,避免账期拉长带来纠纷;
  • 上线基础考核机制,比如交期达成率、退货率、一次交验合格率,做成系统指标,拉明细,月度排名;

他们虽然没啥忠诚度,但只要你流程清楚、规则立住,也能“用得顺、压得住”。

2. 成长型:愿意配合,但不想“绑定”

这类供应商看上去挺配合,其实是把你当“跳板”。

他们想借合作打资质、练流程,争取进入更大客户圈子。说白了,不是为你服务,是为自己升级。你家是他“简历”上的一笔,不是他要长期耕耘的菜地。

这类厂商有一定体系基础,也愿意对接流程,只是一旦看不到希望,就会开始敷衍。

要让他们保持“热情”,你得这么干:

  • 让他看到成长空间,比如你家客户在升级,产品线在拓展,未来订单在增加;
  • 绩效考核挂钩资源倾斜:比如交期稳定、质量优先的供应商,下季度优先进入“核心圈”;
  • 协同系统打通接口,共享预测数据、计划节奏、标准规范,让他感受到“你不是临时客户,而是在做长期筹备”。

你越专业、越像个“大客户”,他越不敢怠慢你。

3. 战略型:有战略规划,有长线思维

这类供应商少,但极其宝贵。一般是台资、新加坡企业,或外企高管转型做老板。流程清晰、体系完备、接单能力强、品质控制稳,是供应链中值得长期配置的“战略资源”。

这类厂商:接活要标准,做事讲体系;合作讲契约,账期讲规则;更看重“稳定、规范、可成长”的客户。

一旦他们认定你是“能走三年五年的”,配合度会非常高,甚至愿意参与你家的产品共研、早期打样、工艺优化。建议做法:

  • 系统内标为“战略供应商”,享受不同维度的绩效考核规则(如异常权重低、项目评分高);
  • 设置多维绩效看板,不仅考交期和质量,也评技术配合度、协同响应速度、主数据准确率等;


不是所有供应商都适合长期绑定,也不是所有订单都适合撒网合作。

你得识别类型、定级分类,再决定:

  • 谁是快进快出的“生意伙伴”;
  • 谁是能陪你打仗的“长期战友”。

很多小公司不敢考核、不敢管,其实是没分清楚人群。把类型定清楚、把规则立起来,你的供应链才能稳定、有节奏、有抓手。

三、如何管好,五步提高供应商的配合积极性?

前面说了,供应商也分三六九等,管法不一样。

可再分得清类型,落地还得有方法,你不能光“看人下菜”,还得让人“愿意上桌”

下面这五件事,就是你最该做到位的,也是他们最在意、最希望你能搞清楚的。

1. 对账自动化,不再扯皮甩锅

过去供应商最烦的一件事,就是每月对账。每次对账都得翻单据、对Excel,一不对就来回扯。辛辛苦苦做完账,还得手动录进你家系统,干活还得挨骂,真心烦。

那怎么破? 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系统里实现对账自动同步、实时查看。双方共用一张对账单,订单、入库、发票、付款都挂上去,一眼就知道该谁付、差多少钱。

供应商看到的是——

  • 不用手动整理Excel,对账变得像查余额一样轻松;
  • 不再因为小数点对不上互相怀疑,信任多了,扯皮少了;
  • 数据还能直接导出回自己系统,做账、报税、做内控都省事。

2. 付款进度实时可查,不用再开口讨钱

很多供应商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其实挺委屈的。 货送了,发票也开了,但钱什么时候来?没人说得清楚。问你销售他说问财务,问财务又说要审批……每次要钱都像“求人办事”,时间久了,真寒心。

你想让他配合你,就得解决这个最敏感的问题——钱的流程要透明。

怎么做?很简单: 把付款审批流程打通,让供应商在系统里能看到每笔应付款现在在哪一步:谁在审批、预计什么时候打款、财务打没打——统统有迹可查。

供应商会觉得:

  • 不用来回催,自己打开系统就知道结果,心里踏实;
  • 能提前规划回款时间,排产和资金压力都能安排好;
  • 更信你是个讲信用的客户,下次接单更有底气。

你想要他放心配合,那就得让他“有钱挣、有账可盼、有数好算”。


3. 生产计划透明,提前排产不慌乱

有些企业的做法,真的让供应商想吐血: 今天喊要货,明天改型号,后天又说暂缓。供应商配合你越多,损失越大,根本没法安心干活。

这不是供应商不配合,是你给的信息根本没法配合

怎么解决?别老临时发通知、微信沟通,要从源头上把计划信息提前共享出来

比如: 在系统里共享你的月度、季度用料预测计划,不求完全准确,但起码能让人提前心里有数,能估一估你这几个月要啥、量大概多少、哪类物料占比高。

对他来说,这种“透个底”真的太重要了:

  • 排产有准备,不用临时加班硬上;
  • 提前备料,有周转时间,成本也更可控;
  • 心态上也放松,不再是“火烧屁股式配合”,而是“彼此有节奏”。

协同做得好,供应商才敢放胆投入——他越稳,你这边才越顺。

4. 库存预警机制,提前备货不被坑

还有一个常见问题是:你家库存快没了,供应商根本不知道。 结果突然来个大单,要他一天做出三天的量,他只能加班、垫钱、硬着头皮上。最怕的,是你第二天又说:“客户不要了,先别做了。”

你知道这对供应商的打击有多大吗?一次两次还能忍,次数一多,谁还想配合你?

所以,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就得让供应商能提前“看到你的风险”

比如在系统里打通库存数据,一旦关键物料低于安全库存,就自动提醒供应商“你家A料快见底了,建议备货”——这不是要他马上送货,而是给他准备时间。

供应商会觉得:

  • 你有预警、他有计划,不再临时抱佛脚;
  • 可以结合自己节奏安排生产,避免被你“绑架”;
  • 哪怕有变动,也不是突然下刀,风险可控。

供应链的稳定,从来不是靠逼出来的,是靠“信息同步+机制设计”养出来的。


5. 绩效考评透明,让好供应商拿到更多单

最后这点,不少老板忽略了,但对供应商来说,激励机制真的很关键

你希望他越干越好,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现在在你心中的“位置”: 价格合不合格?交期及时不及时?服务得几分?比起同行我在哪? 你不说,他就猜;他猜不到,就容易“躺平”或者误解你偏心。

怎么改?直接用系统把绩效评分、排名、维度项都透明出来。

让他清清楚楚知道:

  • 自己在什么地方拖了后腿;
  • 改进哪些维度能提升综合评分;
  • 分数高了,后面有更多订单机会。


四、最后一句话

很多老板都想“供应商对我言听计从”,但忽略了一个现实:你不是甲方爸爸,而是要人家真心实意来配合你

想赢得配合,不是靠压、靠喊,而是要让对方“配合得舒服、配合得有利”。

你把规则讲清楚、好处摆出来,供应商自然愿意跟你长期合作,而不是把你当个“临时客户”应付了事。

订单小不是问题,真正让人避之不及的,是你乱、你急、不专业、总想多要一点。

小客户要赢得尊重,靠的不是硬碰硬,而是专业、靠谱、共赢思维

  • 能帮他成长、提升效率,让对方觉得值;
  • 有系统支撑、规则透明,让合作变轻松;
  • 遇事不甩锅、敢担责,让人信得过。

你把自己做好了,对方自然不敢怠慢你。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