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AMP: Hello C++ AMP!

介绍C++AMP,微软推出的GPU并行计算API,适用于Windows平台,支持DX11的显卡。本文通过一个矩阵乘法示例展示C++AMP的使用方法,并解释其核心概念如index、extent和grid。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C++ AMP是微软提供的一套利用GPU并行计算的API。GPU运算不是新概念,用GPU运算比较有名的已有NVIDIA的CUDA,AMD的stream。同时对于OpenCL这个标准大家也一定没见过也听说(AMP同样与近日放出了开放标准)。

导读:C++ AMP是微软提供的一套利用GPU并行计算的API. GPU运算不是新概念,用GPU运算比较有名的已有NVIDIA的CUDA,AMD的stream. 同时对于OpenCL这个标准大家也一定没见过也听说(AMP同样与近日放出了开放标准).但是至少目前比较成气候的CUDA,他只能用在N卡上,归根结底是由于CUDA用到N家的驱动,所以A卡不能用。那么OpenCL呢?很多大厂也都有自己独特的变种,所以还不能说真正的一次编译,全平台运行。而AMP就利用到了得天独厚的平台优势,假如你用windows,用AMP是不二之选。当然有个前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您的显卡要支持DX11才行。

说了这么多,让我们看看AMP什么样子吧,下面是段类似于Hello world的AMP 代码片段: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mp.h>

 void MatrixMultiplySimple(std::vector<float>& vC,
         const std::vector<float>& vA,
         const std::vector<float>& vB, int M, int N, int W)
{
  concurrency::array_view<const float,2> a(M, W, vA);
  concurrency::array_view<const float,2> b(W, N, vB);
  concurrency::array_view<float,2> c(M, N, vC); c.discard_data();
  concurrency::parallel_for_each(c.extent,
  [=](concurrency::index<2> idx) restrict(amp) {
    int row = idx[0]; int col = idx[1];
    float sum = 0.0f;
    for(int i = 0; i < W; i++)
      sum += a(row, i) * b(i, col);
    c[idx] = sum;
  });
}

int main()
{
    std::vector<float> vec_rslt(9);
    std::vector<float> vec_A;
    std::vector<float> vec_B;

    vec_A.push_back(1.0f);vec_A.push_back(0.0f);vec_A.push_back(0.0f);
    vec_A.push_back(0.0f);vec_A.push_back(1.0f);vec_A.push_back(0.0f);
    vec_A.push_back(0.0f);vec_A.push_back(0.0f);vec_A.push_back(1.0f);

    vec_B.push_back(11.0f);vec_B.push_back(21.0f);vec_B.push_back(31.0f);
    vec_B.push_back(12.0f);vec_B.push_back(22.0f);vec_B.push_back(32.0f);
    vec_B.push_back(13.0f);vec_B.push_back(23.0f);vec_B.push_back(33.0f);

    MatrixMultiplySimple(vec_rslt, vec_A, vec_B, 3,3,3);

    std::cout<<vec_rslt[0]<<"|"<<vec_rslt[1]<<"|"<<vec_rslt[2]<<std::endl;
    std::cout<<vec_rslt[3]<<"|"<<vec_rslt[4]<<"|"<<vec_rslt[5]<<std::endl;
    std::cout<<vec_rslt[6]<<"|"<<vec_rslt[7]<<"|"<<vec_rslt[8]<<std::endl;

    return 0;
}

如果你已经装上了vs11的beta,那么ctrl+c/ctrl+v赶紧体验下吧:)

好吧,在这个C++十分激进的年代(近期的c++11和这个AMP,喜欢研究的童鞋又可以虐待自己的脑细胞了),上面代码肯定让你有不少迷糊的地方,下面我根据个人经验跟大家分析下,分析的不好,不要扔鞋哦。

首先看line2,用API,一定要包含头文件,我们的AMP十分为大家着想,只需要这么简单一个头文件就行了。用过DX的童鞋一定还记得那include无尽的dxxxx.h和dxxxx.lib.

接着line4 -> line19是比较核心的地方, 这个是我们这个矩阵运算的精髓.8,9,10三个类型定义,我们暂且不管,接着往下看,一个

parallel_for_each

他其实是个函数,我第一眼还以为是个类似于关键字for的东东.

他有两个参数,第一个是种成为extent的东西,目前为了便于理解,你可以理解为一个数组的维度.第二个参数是一个lambda.这里大家都玩.NET的,对lambda一定不陌生,概念上不需要多讲,主要一点如果对c++lambda陌生,可以参考这里.

我们看看这个lambda里面都做了些什么?

[=]表示lambda里捕捉的变量按照传值来引用,

restrict(amp)表示这段代码运行在默认Device上.你还可以指定是cpu.(ps.在AMP 1st Release中, 有direct3d.)

concurrency::index<2> idx 这个lambda的参数表示的是个线程单位,当前我们可以认为lambda传几个idx,就有几个线程.

至于lambda里面的函数,就是利用数据并行做的计算,简单的矩阵相乘.

好吧,说到这里止不住,如果你有兴趣继续看下去,我再分享下AMP的一些基本概念:

通过上面代码分析,你一定比较AMP的基本运作机制.说到这里,有三个属于必须抛出来:index,extent,gird.

grid,按照字面理解,就是一个网格.我们可以把一个6x6的网格理解为一个grid.三维的话就类似于魔方了.

图中棕色图形就是一个index<2>(0,0),extent<2>(5,5)的grid.

蓝点就是index,红框就是两个小grid,一个是基于index<2>(0,2),extent<2>(2,2)的gird.另一个自己算下吧.

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baesky

(责任编辑:张京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