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实验:
1. Unix中常见shell及其命令(shell的缩写)
/bin/sh Bourne shell ---sh 没有history功能
它是Unix的默认Shell,也是其它Shell的开发基础。Bourne Shell在编程方面相当优秀,但在处理与用户的交互方面不如其它几种Shell
/bin/ksh Korn shell --ksh
它集合了C Shell和Bourne Shell的优点,并且与Bourne Shell向下完全兼容。Korn Shell的效率很高,其命令交互界面和编程交互界面都很好
/bin/csh C shell --csh
它提供了Bourne Shell所不能处理的用户交互特征,如命令补全、命令别名、历史命令替换等。但是,C Shell与Bourne Shell并不兼容
/bin/bash Bourne-Again Shell --bash 有history功能
它是Linux系统中一个默认的Shell。Bash不但与Bourne Shell兼容,还继承了C Shell、Korn Shell等优点。
2. 普通用户与超级用户如何进行相互切换
(1)su - root 登陆root用户 输入exit退出root用户 变为超级用户是在自己的跟目录中(/root)
(2)su root 输入密码切换为root输入exit退出root用户 变为超级用户但是实在别人的目录中(/home/briup)
(3)sudo su 切换为超级用户 输入exit退出root用户
3. 远程登录及退出服务器的命
利用telnet命令进行远程登陆 输入exit退出远程登陆
4. 如何修改密码及普通用户修改密码的限制
(1)密码的长度6到8个字符
(2)密码至少包含2个字符和一个数字或者一个特殊字符
(3)密码不能和用户名相同
(4)新密码和旧密码至少有3个字符不同
5. clear、pwd命令的作用
清屏、查看当前所在位置
6. cd命令的作用
切换目录
7. ls命令的作用及常见的选项的作用(-a、-R、-t、-l、-F)
ls -a 列出文件夹下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ls -R 递归列出每个文件夹下的子文件
ls -t 按最后一次修改操作的时间排序列出文件
ls -r 倒叙列出文件以及文件夹
ls -l 列出文件的详细信息,文件长格式查看
ls -F 列出所在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夹
8.如何创建文件
touch命令
9.如何创建目录
mkdir命令
二)扩展实验:
1. 切换到管理员的时候可以用su和su -,su与su - 的区别(观察实验现象)
(1)su - root 登陆root用户 输入exit退出root用户 变为超级用户是在自己的跟目录中(/root)
(2)su root 输入密码切换为root输入exit退出root用户 变为超级用户但是实在别人的目录中(/home/briup)
2.如何查看文件的最后一次访问时间
ls -l 以长文件格式查看
3.如何复制文件
cp
4.如何删除文件和目录
rm 删除文件rm -r
5.如何给文件改名或者移动文件到另一个地方
mv
三)作业:
1. 操作系统的三大组成及各自作用
shell、内核、文件系统
(1)shell是用户和内核的交互操作的接口,用户通过输入shell命令,输入内核进行解释翻译,然后执行;
(2)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具有很多最近本的功能,如虚拟内存,多任务,共享库,需求加载,可执行程序,TCP/IP网络功能;Linu内核的模块分为一下几个模块:存储管理,CPU和进程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和驱动,网路通信和系统的初始化等。
(3)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文件存放在磁盘等存储设备上的组织方法,Linux系统能支持多种目前流行的文件系统,如EXT2、EXT3、FAT、FAT32、VFAT和ISO9660。
2. swap space、deamon的作用
swap space:(交换分区/空间)当系统的物理内存不够用的时候,就需要将物理内存中的一部分空间释放出来,以供当前运行的程序使用。那些被释放的空间可能来自一些很长时间没有什么操作的程序,这些被释放的空间被临时保存到Swap空间中,等到那些程序要运行时,再从Swap中恢复保存的数据到内存中。
deamon:(精灵进程、守护进程、后台进程)在操作系统中,一般系统的服务都是以后台进程的方式存在,而且都会常驻系统中,直到关机才结束,这类服务称Deamon
3. Unix中相对路径与绝对路径的区别,相对路径的参照物
以/开头的是绝对路径,是一个文件的完整路径;
相对路径的参照物是当前路径
4. Unix常见目录结构/opt、/etc、/dev、/var、/kernel、/home等的作用
/opt:存放第三方插件 类似C:\ProgramFiles
/etc:存放配置文件
/dev:存放设备文件
/var:存放超级用户信息
/boot(kernel):存放内核信息
/home:家目录,存放所有用户信息
5. /etc/passwd和/etc/shadow的作用
/etc/passwd :存放服务器上所有用户的信息
/etc/shadow : 存放了加密以后的密文,普通用户无法查看
/etc/shadow
使用more /etc/shadow查看内容如下:
root:!:15324:0:99999:7:::
daemon:*:15259:0:99999:7:::
bin:*:15259:0:99999:7:::
letuknowit:$1$cPf/cIvr$sCws95uSip2ljTK052DDB.:15400:5:60:7:2:15490:
这里也是由[:]来进行分割,但是这里一共分出来九个栏目,每个栏目的解释如下:
(1)账户名称(密码需要与账户对应的嘛)
(2)加密后的密码(总不能学优快云放明文密码,是吧),如果这一栏的第一个字符为!或者*的话,说明这是一个不能登录的账户,从上面可以看出,ubuntu默认的就不启用root账户。
(3)最近改动密码的日期(不是日期吗,咋是一堆数字,别急,这个是从1970年1月1日算起的总的天数)。那怎么才能知道今天距1970年1月1日有多少天呢?很简单,你改下密码,然后看下这个栏目中的数字是多少就可以了!
(4)密码不可被变更的天数:设置了这个值,则表示从变更密码的日期算起,多少天内无法再次修改密码,如果是0的话,则没有限制
(5)密码需要重新变更的天数:密码经常更换才能保证安全,为了提醒某些经常不更换密码的用户,可以设置一个天数,强制让用户更换密码,也就是说该用户的密码会在多少天后过期,如果为99999则没有限制
(6)密码过期预警天数:如果在5中设置了密码需要重新变更的天数,则会在密码过期的前多少天进行提醒,提示用户其密码将在多少天后过期
(7)密码过期的宽恕时间:如果在5中设置的日期过后,用户仍然没有修改密码,则该用户还可以继续使用的天数
(8)账号失效日期,过了这个日期账号就不能用了
(9)保留的
以上面最后用户letuknowit为例(15400对应的日期为2012年3月1日),其保护如下信息:
(1)用户letuknowit最近一次修改密码的日期是2012年3月1日,
(2)在2012年3月6日之前不能再改动密码了,
(3)在2012-3-1到2012-4-29期间letuknowit需要更改密码,
(4)在2012-4-29之前的7天,letuknowit登陆系统的时候,系统会提示letuknowit其密码即将过期,
(5)如果letuknowit一直到2012-4-29都没有修改密码,则其仍然可以继续使用该账户2天,2天后该账户将不可用
(6)无论如何,到了2012年5月29日,该账号都将失效
6. /etc/passwd文件中包含了用户的哪些信息
通过指令 more /etc/passwd 打开passwd文件来看看,下面列举部分内容如下:
root:x:0:0:root:/root:/bin/bash
daemon:x:1:1:daemon:/usr/sbin:/bin/sh
bin:x:2:2:bin:/bin:/bin/sh
sys:x:3:3:sys:/dev:/bin/sh
上面每一行都代表一个用户,每一行又通过[:]分为七个部分。
(1)账号名称
(2)原先用来保存密码的,现在密码都放在/etc/shadow中,所以这里显示x
(3)UID,也就是使用者ID。默认的系统管理员的UID为0,我们添加用户的时候最好使用1000以上的UID,1-1000范围的UID最好保留给系统用。
(4)GID,也就是群组ID
(5)关于账号的一些说明信息(暂时可以忽略)备注(用户真实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6)账号的家目录,家目录就是你登陆系统后默认的那个目录
(7)账号使用的shell
7. 使用passwd命令修改当前用户的密码
输入passwd进行修改密码
8. 查看当前目录下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的详细列表信息
ls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