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数序列是指一个整照其中的整数的顺序进数序列,按行报数,得到下一个数。其前五项如下:
1. 1 2. 11 3. 21 4. 1211 5. 111221
1
被读作 "one 1"
("一个一"
) , 即 11
。11
被读作 "two 1s"
("两个一"
), 即 21
。21
被读作 "one 2"
, "one 1"
("一个二"
, "一个一"
) , 即 1211
。
给定一个正整数 n(1 ≤ n ≤ 30),输出报数序列的第 n 项。
注意:整数顺序将表示为一个字符串。
示例 1:
输入: 1 输出: "1"
示例 2:
输入: 4 输出: "1211"
思路:开始审题有些问题,没能理解,找了下答案:
由上一层推下一层:例
第四层推第五层:第四层为1211,从左至右读作:一个一,一个二,两个一
故写作==>11 12 21
不难看出规律:
1.使用计数器计数初始值为1,上层每一个数,不相同记为1
2.如果相邻两值相等则计数器加一,记为2。如11下层记为两个一(21),22下层记为两个 二(22),而不是211和222.
然后遍历保存拼接。
参考自https://blog.youkuaiyun.com/weixin_41958153/article/details/80911011
def countAndSay( n): if n == 1: return '1' if n == 2: return '11' # 进行i=3时的循环时,它的上一项为'11' pre = '11' # 用for循环不断去计算逼近最后一次 for i in range(3, n + 1): res = '' # 结果,每次报数都要初始化 cnt = 1 # 计数变量 length = len(pre) # 遍历我们的上一项,所以记录它的长度 for j in range(1, length): if pre[j - 1] == pre[j]: # 相等则加一 cnt += 1 else: # 一旦遇到不同的变量,就更新结果 res += str(cnt) + pre[j - 1] cnt = 1 # 重置为1 # 把最后一项及它的数量加上 res += str(cnt) + pre[j] pre = res # 保存上一次的结果 return res
别人代码:
class Solution(object): def countAndSay(self, n): """ :type n: int :rtype: str """ s = '1' for _ in range(1, n): nextS = '' countC = 1 for i in range(1, len(s)+1): if i == len(s) or s[i] != s[i-1]: nextS += str(countC) + s[i-1] countC = 1 else: countC +=1 s = nextS retur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