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淼杰老师 经济学原理复习笔记(宏观1) 2020-12-14

经济学原理复习笔记(宏观1)

上一篇:经济学原理复习笔记(微观)
下一篇:经济学原理复习笔记(宏观2)

第八章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chapter 23 一国收入的衡量

一些统计数字(宏观经济学):

  • 国内生产总值(GDP)
  • 平均物价上升或下降的比率(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 劳动力中失业工作者占总数的比率(失业)
  • 商店的总销售额(零售额)
  • 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质检贸易的不平衡量(贸易赤字)

23.1 经济的收入与支出——GDP

  • GDP同时衡量两件事情:
  • 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
  • 用于经济中物品和服务产出的总支出(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因此:GDP衡量货币的流量
    因此:我们可以同时通过相应的两种方式来衡量
  • 加总家庭的总支出
  • 加总企业支付的总收入

23.2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的衡量

  • 国内生产总值是在某一个既定时期,一个国家生产所有最终物品与服务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在某一个既定时期,一个国家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
  • 市场价值:为了加总经济活动当中的“价值”,采用价格对这一点进行反应
  • 所有
    • 包括市场上出售的所有东西
    • 包括经济当中住房存量提供的住房服务的市场价值:自己的房子,政府也通过市场上的租金价值,把自由房产的价值计算在GDP当中
    • GDP不包括非法生产与销售的物品(例如毒品)
    • GDP不包括家庭内的生产和消费(没有进入市场)
  • 最终
    • 一个贺卡,纸张被称为中间物品,贺卡被称为最终物品,GDP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
    • 但是存货可以暂时被视作最终物品,计算在GDP当中
  • 物品与服务
    • 包括有形的物品(事物、衣服、汽车)
    • 包括无形的服务(理发,打扫防务,看病)
  • 生产的
    • 包括先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不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
    • 当福特公司生产摒弃额销售了一辆新的汽车的时候,这辆汽车的价值包括在GDP中
    • 当一个人把二手车出售给另一个人的时候,二手车的价值不包括在GDP当中
  • 一个国家以内
    • 加拿大人在美国国内,产出是美国GDP的一部分
    • 加拿大人在美国拥有一个工厂,产出是美国GDP的一部分
    • 因此这个事情主要就是看东西是在哪里生产的, 和国籍之类的政治因素无关
  • 在某一个既定的时期
    • 时期通常是一年或者一个季度
    • 公布季度的GDP的时候,通常按照年增长率来计算,也就是:GDP的数字=季度的收入支出 X 4, 从而方便比较
    • 通常为了避免季度性的周期(比如双11…),采用一些季度调整的程序(大概就是一些用于曲线光滑的算法比如说:季度调节中的春节模型

其他收入衡量指标

  • 国民生产总值(GNP)
    • 一国的永久居民所赚到的总收入(不包括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
    • 加拿大公民在美国的产出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但不是GNP的一部分
  • 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 NNP)
    • 一国的居民总收入减去折旧(折旧是经济中设备和建筑物存量的磨损或者损耗)
  • 国民收入
    • 一国居民在物品和服务生产中赚到的总收入,与国民生产净值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由于数据收集问题引入的统计误差
    • 个人收入
    • 个人可支配收入

23.3 GDP的组成部分

经济中的支出有很多种形式
Y = C + I + G + N X Y=C+I+G+NX Y=C+I+G+NX
其中:

  • Y: GDP
  • C:消费
  • I:投资
  • G:政府购买
  • NX:净出口
23.3.1 消费consumption

Definition: 家庭除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 “物品”包括家庭购买的汽车与家电等耐用品,食物以及衣服等等非耐用品
  • “服务”包括理发和医疗这一类无形的东西,包括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也包括在服务消费中(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投资,例如我们的余淼杰小同志)
23.3.2 投资investiment

Definition: 用于对未来生产更多物品和服务的物品的购买。

  • 它是资本设备存货建筑购买的总和
    • 建筑购买:尤其应该注意,建筑购买属于一种投资而不是消费
    • 存货的处理:应该指出的是,如之前所指出的那样,存货应该被记入GDP当中,这个时候存货应该被视作是一种投资,当存货被处置以后,这一部分的投资就被消耗(支出),这一部分GDP被转到了买着的消费当中。
23.3.3 政府购买 Government purchase

Definition: 包括地方、州和联邦 政府用于物品和服务的支出

  • 政府消费支出和总投资
    • 如果为公务员等(国企)支付工资,这一部分的工资由于被用于交换一定的物品与服务,所以应该被计算为一种政府的购买
    • 如果政府的支出是为了提供一种补助,那么这一部分的支出被称之为“转移支付”,因此不能够被视作一种政府的购买
23.3.4 净出口 net export

Definition: 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去国内对国外物品的购买(进口)

  • 出口进口
  • 对于出口的部分,对应GDP的消费为投资的减少,对于收入而言,对应付给我们国内生产者的钱
  • 对于进口的部分,对应GDP的消费为我们付给国外生产者的钱,对于收入而言,对应净出口的减少,因此对应了GDP的增加

23.4.1 真实GDP与名义GDP

  • 真实GDP:如果我们以过去某一年的价格来确定今年生产物品与服务的价值,那么这些物品与服务的价值是多少?因此真实GDP反映了一段时期之内经济的整体物品与服务生产的变动(注意,重点是生产,真实GDP反映产量的变化而不是反映价格的变化)
  • 名义GDP就是之前所说的那个GDP,用价格来描述

23.4.2 GDP平减指数(deflator)

G D P 平 减 指 数 = 名 义 G D P 真 实 G D P × 100 GDP平减指数 = \frac {名义GDP} {真实GDP} \times 100 GDP=GDPGDP×100
GDP平减指数反映的是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变化,

第 二 年 的 通 货 膨 胀 率 = 第 二 年 的 G D P 平 减 指 数 − 第 一 年 的 G D P 平 减 指 数 第 一 年 的 G D P 平 减 指 数 × 100 % 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 \frac{第二年的GDP平减指数 - 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 {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 \times 100\% =GDPGDPGDP×100%

chapter 24 生活费用的衡量

24.1 消费物价指数

CPI (Consumer price index)定义: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24.1.1 如何计算消费者物价指数
  1. 固定篮子(固定消费者以固定一篮子的物品)
  2. 找出价格(找出每一个时间的点上每种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3. 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小学数学)
  4. 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
    消 费 物 价 指 数 = 当 年 一 篮 子 物 品 与 服 务 的 价 格 / 基 年 一 篮 子 物 品 与 服 务 的 价 格 × 100 消费物价指数 =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 基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times 100 =/×100
  5. 计算通货膨胀率
    第 二 年 的 通 货 膨 胀 率 = 第 二 年 的 C P I − 第 一 年 的 C P I 第 一 年 的 C P I × 100 % 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 \frac{第二年的CPI - 第一年的CPI} {第一年的CPI} \times 100\% =CPICPICPI×100%
  • 除此之外,我们还考虑生产物价指数(PPI, producer price index),它是衡量企业而不是消费者所购买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
24.1.2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问题

几个广泛承认但是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1. 替代偏向:消费者可以用篮子里的一部分物品替代另一部分,从而使得生活的费用被高估
  2. 新物品的引进:引入的新物品使得消费者具有了更大的选择权利与空间,同样的,使得消费者的每一分钱更加的值钱(同样也是高估
  3. 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动:劳工局尽量的通过质量的变动,改变物品的价格,但是质量的变动问题依然是一个难以衡量的问题(有可能高估,也有可能低估,对应生产)
24.1.3 GDP平减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

通常来说两者反应了相似的情况,但是存在一些重要的差别使得这两个数字存在一定的不一致:

  • 差别之一:
    • GDP平减指数反应的是国内生产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 消费物价指数反应消费者购买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我们可以想象,例如:

  • 军工当中的飞机价格上升,这样的变化只会在GDP平减指数当中体现
  • 国外进口物品的物价上升,这样的变化只会在CPI消费物价指数当中体现
  • 注意对于美国来说,由于石油大量进口,所以当石油的价格上升的时候(类似于第二个例子),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上升速度就会比GDP平减指数大得多

24.2 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经济变量

24.2.1 不同时期的美元数字

今 天 的 价 格 = T 年 的 价 格 × 今 年 的 物 价 水 平 / T 年 的 物 价 水 平 今天的价格 = T年的价格 \times 今年的物价水平 \quad / \quad T年的物价水平 =T×/T

24.2.2 指数化

定义:当某一美元根据法律或者合同自动地按照物价水平变动矫正的时候,这就成为通货膨航的指数化

  • 比如说生活费用津贴(cost-of-living allowance, COLA),按照物价水平的变化,对消费者进行补贴
24.2.3 真实利率与名义利率

衡量货币数量变动的利率称为名义利率
根据通货膨胀矫正的利率称为真实利率,注意这里是减法不是除法

  • 真实利率 = 名义利率 - 通货膨胀率

这里我有点点想进行一番更加深入的讨论:

假设我有100元钱,银行的名义利率是10%,通货膨胀率为15%,因此我的钱变成了110元,但是实际需要115元钱才能够买到原本100元钱的篮子里的全部的东西,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我有110元钱,应该能够买到原来的110/115这么多的东西,也就是大概为95.6%,如果我们期待的真实利率采用篮子大小增大/减小的比率,那么这样的前提之下,似乎计算出来的-5%与实际的-4.4%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这样修正以后的真实利率似乎很难有什么实际的内涵?
(求大佬指教)

第九章 长期中的真实经济

chapter 25 生产与增长

本章分成三步来对这个现象进行研究:

  1. 考察人均真实GDP的国际数据
  2. 考察生产率——一个工人每小时生产物品与服务量——的作用
  3. 考虑生产率和一个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

25.1 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

  • 日本的人均GDP增长速度(年增长率)最大
  • 由于 不同的点上货币量的标准物价指数无法充分的反应经济当中新物品的引入,因此通货膨胀率其实是被高估了(例如洛克菲勒这个石油大亨无论如何也无法享受到现如今一些普通人能够享受到的生活,但是他的资产通过过高的通货膨胀率换算到今天的货币,会比比尔盖茨多上三倍),其暗含的是真实的经济增长率被低估了
    • 上面的这个例子说明,新物品的引入这个变量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因此由于巨大的科技进步,我们有可能会比一个世纪以前最富有的人来说还有更加富有。

25.2 生产率:作用以及决定的因素

25.2.1 为什么生产率如此的重要

生产率的定义: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数量

  • 一个国家只有生产出大量的物品与服务,它才能够享受到更高的生活水平
  •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联系GDP的定义和它能够反映的内容)
25.2.1 生产率是如何决定的
  • 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设备和建筑物存量,简称为资本
    • 简单的说就是生产的设备
    • 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投入——劳动、资本等——称为生产要素,资本的重要特征是,他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也就是说,资本是一种生产过程的投入,也是一种生产过程的产出。
  •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 实际上可以吧学生看作是一种“工人”,它们的重要工作是生产将用于未来生产的人力资本
  • 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 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
    •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 技术知识(Technological Knowledge):社会对生产物品与服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
    • 公共知识:某个人使用某种技术之后,其他人就都了解了这种技术(例:亨利福特引入装配线生产)
    • 私人拥有的知识:只有发明它的公司或者个人知道(例:可口可乐公司饮料的秘方;制药厂的专利)

注意:技术知识是对世界运行的一种理解(教科书的质量),人力知识是将这种理解传递给劳动力的一种资源消耗(阅读教科书的时间消耗),生产率取决于两者

数学上的概括:
Y = A F ( L , K , H , N ) 其 中 : L 表 示 劳 动 量 , K 表 示 物 质 资 本 量 , H 表 示 人 力 资 本 量 , N 表 示 自 然 资 源 量 规 模 收 益 不 变 意 味 着 : x Y = A F ( x L , x K , x H , x N ) A 表 示 可 得 到 的 生 产 技 术 的 变 量 , 它 会 随 着 技 术 的 进 步 而 上 升 取 其 中 的 x = 1 L 我 们 得 到 : Y L = A F ( 1 , K L , H L , N L ) 其 中 : Y L 为 人 均 产 量 , K L 为 人 均 资 本 Y=AF(L,K,H,N)\\ 其中:L表示劳动量,K表示物质资本量,H表示人力资本量,N表示自然资源量\\ 规模收益不变意味着:\\ xY=AF(xL,xK,xH,xN)\\ A表示可得到的生产技术的变量,它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上升\\ 取其中的x=\frac{1}{L} 我们得到:\\ \quad\\ \frac{Y}{L}=AF(1,\frac{K}{L},\frac{H}{L},\frac{N}{L})\\ \quad\\ 其中:\frac{Y}{L}为人均产量,\frac{K}{L}为人均资本 Y=AF(L,K,H,N)LKHNxY=AF(xL,xK,xH,xN)Ax=L1LY=AF(1,LK,LH,LNLYLK

25.3 经济增长和公共政策

那些政府政策可以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

25.3.1 储蓄和投资
  • 提高未来生产率的方法之一:把更多的现期资源投资于资本(物质资本)的生产
  • 但是这将会使得现期消费变少,把更多的现期收入储蓄起来
25.3.2 收益递减以及追赶效应

收益递减(diminishing returns)

  • 定义: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增加一单位额外投入得到的收益减少
    (理解:毕竟工人的数量以及知识水平有限)
  • 由于资本受到收益递减的制约,对应下面的公式:
    Y L = A F ( 1 , K L , H L , N L ) \frac{Y}{L}=AF(1,\frac{K}{L},\frac{H}{L},\frac{N}{L}) LY=AF(1,LK,LH,LN
    其中, F ( ∗ , ∗ , ∗ , ∗ ) F(*,*,*,*) F(,,,)函数对于第二个变量单调递增且上凸

追赶效应(catch-up effect)

  • 定义:开始的时候,贫穷的国家倾向于比开始的时候富裕的国家获得更快的增长
    • 上面的前提似乎应该是相同的投资GDP前提之下
    • 因此函数 F ( ∗ , ∗ , ∗ , ∗ ) F(*,*,*,*) F(,,,)当中,追赶效应同样体现在关于第二个变量单调递增且上凸(斜率大于0且逐步减小),因此和上面的所谓受益递减效应异曲同工
25.3.3 来自国外的投资

chapter 26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的一组机构

26.1 美国经济中的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储蓄者可以直接向借款者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

  • 债券市场,股市市场

债券市场:

  • 债券:规定借款人对债券持有人负有债务责任的证明
  • 特点一:期限——债券到期之前的时间长度
  • 特点二:信用风险——借贷人不能够支付某些利息或者本金的可能性(拖欠)
  • 特点三:税收待遇(市政债券不需要缴纳税款)

股市市场:

  • 股票代表企业的所有权
  • 权益融资:出售股票来筹集资金
  • 债务融资:出售债券筹集资金
  • 股票指数:计算出来的一组股票价格的平均指数
  • 关键的数字:
    • 价格
    • 红利(把一些利润支付给股东)
    • 价格-收益百分比

金融中介机构:储蓄者可以借以间接地向借款者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

  • 银行共同基金

银行:除了我们一些熟悉的职能,银行可以创造出一种作为交换媒介的特殊资产

  • 银行存款是一种人们过去储蓄积累财富的价值储藏手段(就像股票和债券一样,但是这个来得更加的容易、便宜和便利)

共同基金:美国经济当中日益重要的一个金融中介机构是共同基金(mutual fund)

  • 一个向公众出售股份,并且用收入来购买股票与债券资产组合的机构
  • 优点1:它可以使得钱不多的人进行多元化投资,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从而规避风险
  • 优点2:共同基金使得普通人获得专业资金管理者的服务,据称,这种专业化管理会提高共同基金存款者从其储蓄当中得到的收益
  • 指数基金:按照既定的股票指数购买所有的股票,它的业绩似乎要好一些

26.2 国民收入账户中的储蓄与投资

一些重要的恒等式:
Y = C + I + G + N X Y = C+I+G+NX Y=C+I+G+NX
我们来考察封闭的经济体系,将问题简化
封闭经济:不与其他经济相互交易的经济(没有国际贸易,没有国际贷款)

  • 封闭的经济不可进行国际贸易,因此我们有 Y = C + I + G Y = C+I+G Y=C+I+G, 也就是说,生产出的每一单位物品,都被消费、投资或者由政府购买
  • 我们来考虑 S = Y − C − G S = Y-C-G S=YCG,在这里,国民生产总值在减去消费以及被政府购买的量以后,剩下的量就被称为国民储蓄(national saving),用S来替代Y-C-G,从而我们得到储蓄等于投资
  • 将T视为税收(减去转移支付的量,例如社会保障和福利),则我们可以知道:
    S = ( Y − T − C ) + ( T − G ) S=(Y-T-C)+(T-G) S=(YTC)+(TG)
    因此这个式子的前半部分表示私人储蓄private saving),后半部分表示公共储蓄(public saving)
  • T > G T>G T>G时:预算盈余
  • T < G T<G T<G时:预算赤字
    **对于整一个经济而言,储蓄必定等于投资!**背后是金融的体系在发挥作用

上课部分的笔记:
C + S 1 + T = Y = C + I + G + N X 注 意 这 里 的 S 1 指 的 是 个 人 的 S a v i n g S 1 = Y − T − C 没 有 计 算 的 部 分 是 政 府 的 S a v i n g , 也 就 是 S 2 = T − G C+S_1+T = Y = C+I+G+NX \\ 注意这里的S_1指的是个人的Saving \\ S_1 = Y - T - C \\ 没有计算的部分是政府的Saving,也就是 \\ S_2 = T - G \\ C+S1+T=Y=C+I+G+NXS1SavingS1=YTCSavingS2=TG

26.3 可贷资金市场

可贷资金市场(market for loanable funds):

  • 想储蓄的人借以提供资金,想借钱的人借以借贷资金的市场

需求与供给:

  • 储蓄是可贷资金供给的来源
  • 投资是可贷资金需求的来源
  • 利率是贷款的价格,随着利率上升,可贷资金的需求量减小
  • 由于高利率使得储蓄更加具有吸引力,因此随着利率的上升,可贷资金的供给量增加
    (横坐标是可贷资金,纵坐标是真实利率)
    注:可贷资金的供求取决于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下面是一些例子(咱不如拿税率开刀)

  1. 储蓄激励:美国对利率征税(…),如果放宽对于特殊账户的收税要求,给一部分人免税,则:
  • 由于该政策直接影响的是储蓄者而非借款者,因此需求曲线不变而供给曲线改变,这个时候对于相同的税率,供给曲线右移,对应均衡的利率下降,可贷资金增多
  • 结论:如果税法改革鼓励更多的储蓄,则利率下降并且投资增加
  1. 投资激励
  • 投资赋税减免:对于投资免税,这将使得店家们更喜欢借钱开店,从而使得相同利率之下,对于可贷资金的需求量上升,从而使得D曲线右移,在供给一定的情况之下,利率上升,可贷资金的均衡数量反而增加
  • 结论:如果税法改革鼓励更多的投资,则利率上升且储蓄增加

这里稍微有点点反直觉,因为企业借钱更多反而使得可贷资金的数量上升,这里的理解或许是,可贷资金模型反应了一个平台(例如银行、债券市场),这个平台本身假设并不盈利,只是给市场当中的各个参与者提供一个交换借钱的场所,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我们r认为这个平台通过适当的手法,使得它的收益始终为0,它手里的钱始终为0,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当人们想要更多的借钱的时候,这个平台就会通过上调利率(类似于勒沙特列原理)来使得人们更多的存钱,从而使得借钱的人需要支付更多的按揭,存钱的人可以收获更多的利润, 这里所谓的“可贷资金”,其实应该理解为市场上通过这个平台吃利息的总金钱数,或者为这个平台还按揭的人,也就是这个平台的资金周转或者吞吐的量,而不是这个平台现在存着的金钱的数量,毕竟这个数量在平衡的时候始终为0

  1. 政府预算赤字与盈余
  • 当预算赤字出现的时候,我们认为这个时候对应的是 T − G < 0 T-G<0 TG<0 公共的储蓄减小,因此储蓄的变化对应的是可贷资金供给的变动。对于每一个利率来说,对应的可贷资金供给减小,供给曲线左移,对应的是利率的上升,可贷资金的数量减小
  • 这个时候由于利率的提高带来投资的减少,由于政府借款引起的投资减少称之为“挤出”。
  • 结论:当政府通过预算赤字减少了国民储蓄的时候,利率就会上升并且投资相应的减少

模型当中的“可贷资金”的含义指的是为私人投资筹资可以得到的资源流量,因此政府的预算赤字减少了供给(强行抽走了一部分的 S S S);但是如果把“可贷资金”定义为从私人储蓄当中得到的资源流量(这个时候相当于做了一个移项的操作,也就是把可贷资金理解为 S ′ = S − ( T − G ) = Y − C − T S' =S-(T-G)=Y-C-T S=S(TG)=YCT),,那么这个时候政府的预算赤字就相当于增加了需求而不是减少供给

  • 结论2:预算盈余增加了可贷资金的供给,降低了利率并且刺激了投资。

其他:有关于金融危机

  • 表现1:有关资产的价格大幅度下跌
  • 表现2:金融机构的破产
  • 表现3:人们对金融机构的信心下降
  • 表现4:信贷不足(银行不借钱233)
  • 表现5:经济下滑
  • 表现6:恶性循环

27 金融学的基本工具

金融学:研究人们如何在某一时期内做出关于配置资源应对风险的决策的学科

27.1 现值:衡量货币的时间价值

一个结论:今天的钱币明天的钱更值钱
所以:我们可以把未来的钱换算成如今当下的价格

现值:用现行利率产生一定量未来货币所需要的现在货币量
终值:在现行利率既定的时候,现在货币量将带来的未来货币量
复利:货币量的积累,比如说银行账户上货币量的积累,即赚到的利息仍然留在账户上以赚取未来更多的利息(想到爱情公寓里面曾小贤的“利滚利滚利滚利滚利…”)

27.2 风险管理

  • 风险厌恶:一个开口向下,斜率恒正的效用函数
  • 保险市场:一种风险的均摊(以下为保险公司面临的困扰)
    • 逆向选择:高风险的人更会买保险
    • 道德风险:有了保险人就开始浪
  • 多元化:通过用大量不相关的小风险来代替一种风险从而减低风险
    • 多元化可以降低甚至消除企业特有风险(firm-specific risk),也就是与某个公司相关的不确定性
    • 多元化无法消除市场风险(market risk),也就是与整个经济相关的影响所有在股市上交易的公司的不确定性

27.3 资产评估

  • 你应该偏好价格被低估的股票
  • 基本面分析:为决定一家公司的价值而对其会计报表和未来前景进行的研究
    • 自己阅读年度报表,进行研究
    • 分析华尔街分析师的建议
    • 购买共同基金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认为资产价格反映了一种资产价值的所有公开的、可获得的信息的理论。

  • 内容1:一个主要股票交易所上市的每一家公司都处于许多资金管理者的跟踪之下
  • 内容2:供求均衡决定了市场价格

股票市场被认为是信息有效

  • 信息有效:以理性的方式反映所有可获得的信息的有资产价格的描述

股票价格应该是随机游走

  • 一种不可预期的变量变动路径

chapter 28 失业

28.1 失业的确认

28.1.1 如何衡量失业

如何衡量失业?我们来聊一聊劳工统计局的锅(BLS: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三个类别(16岁以上)

  • 就业者:全职、part time都算
  • 失业者:这类人包括能够工作,并且在之前四周之内努力找工作但是没有找到工作的人
  • 非劳动力:这类人不包括前面的两个类别,如全日制学生家务劳动者退休人员

劳动力(labor force)的定义:既包括就业者又包括失业者的工人总数
劳 动 力 = 就 业 者 人 数 + 失 业 者 人 数 劳动力 = 就业者人数+失业者人数 =+
同时我们把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定义为:劳动力中失业者所占的百分比
失 业 率 = 失 业 人 数 / 劳 动 力 × 100 % 失业率 = 失业人数 / 劳动力 \times 100\% =/×100%
劳动参工率(labor-force participation rate):劳动力占成年人口的百分比
劳 动 参 工 率 = 劳 动 力 / 成 年 人 口 × 100 % 劳动参工率 = 劳动力/ 成年人口 \times 100\% =/×100%

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失业率围绕它而波动的正常失业率(类似于一个光滑)连续函数拟合之后得到的值)
周期性失业率(cyclical unemployment rate):失业率对自然失业率的背离(相当于函数拟合之后的残差)
复习的时候这里应该补充一些对于现象的解释

28.1.4 为什么总有些人是失业者

即使长期中失业的四种方法

  • 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由于工人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适合和技能的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
  • 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由于某一些劳动力市场上可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不足以为每一个项工作的人提供工作而引起的失业
    • 原因1:最低工资法
    • 原因2:工会
    • 原因3:效用工资

28.2 寻找工作

寻找工作:在工人的嗜好与技能既定的时候工人寻找适当工作的过程

28.2.1 为什么一些摩擦性失业是不可避免的

  • 不同企业之间劳动需求变动的结果
  • 一国不同地区生产不同的物品,一个地区的就业增加,或许带来另一个地区的就业可能减少(各行业或者各地区之间的需求构成变动称为“需求转移”)
  • 摩擦性失业是不可避免的,仅仅是因为经济总是处于变动之中,这样的现象是正常的

28.2.2



问题1:
- 一国的永久居民所赚到的总收入(不包括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
- 加拿大公民在美国的产出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但不是GNP的一部分
这是书本当中的原话,但是为什么是“产出”而不是收入

问题2:

  • 投资算不算在国民收入当中?(比如没有卖出去的东西)

地方、省:财政部最为重要(货币、税收)
中央:发改委最为重要
稳预期,稳就业,(后面是方式)稳外资,稳外贸,稳投资,稳金融
经济政策:逆风而动(保持平衡)
《凯恩斯的六次革命》
通论,肯尼迪政府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