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开发转车载需要注意什么?

文章讨论了Android开发人员面对行业变化,转向车载软件的趋势,特别是强调学习Framework对于转行的重要性。内容涵盖了Binder机制、Handler消息处理、DalvikVM进程系统等关键技术,并推荐了《AndroidFramework精编内核解析》作为学习资源。

前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今很多在Android应用开发的人员,发现Android领域愈发行业不景气现象,许多公司出现了裁员、辞职风潮。很多开发人员也想为自己找下家,转行该怎么转?这是我们该考虑的问题。

众所周知汽车工业是发达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汽车生产和销售国,特斯拉的热销立马就引发了一场 鲶鱼效应 ,国内外的汽车制造商纷纷开始布局智能化汽车,汽车工业走向了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软件定义汽车的核心思想是,决定未来汽车的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软件技术,车载软件在汽车领域的重要性首次被拔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车载软件技术大战上演了。

而车载的革新也催生了大量的车载岗位,许多Android开发者在Android这两年逐渐进入冷淡期后也转向了车载。

那Android开发转车载需要注意什么?

会Framework对你转车载有莫大帮助

目前在各大招聘平台可以看到广招车载工程师这类人才的需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些车载岗位的要求共同点都需要Framework

就 Framework 底层而言不仅在 Android 开发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车载中也是同样如此,因为你没做一个功能的实现都需要用到,比如:UI的渲染、设备的开机启用、消息通信等等。

所以你如果想转车载 ,先学好Framework才能万无一失、

关于Framework的学习

如果大家觉得自己在网上找的资料非常杂乱、不成体系的话,我也分享一套给大家,比较系统,我平常自己也会经常研读。

《Android Framework 精编内核解析》

完整文档内容扫描免费领取!

目录

imgimg

第一章 深入解析Binder

​ ● 第一节 Binder系列—开篇

​ ● 第二节 Binder Driver初探

​ ● 第三节 Binder Driver再探

​ ● 第四节 Binder启动ServiceManager

​ ● 第五节 获取ServiceManager

​ ● 第六节 注册服务(addService)

​ ● 第七节 获取服务(getService)

​ ● 第八节 Framework层分析

​ ● 第九节 如何使用Binder

​ ● 第十节 如何使用AIDL

​ ● 第十一节 Binder总结

​ ● 第十二节 Binder面试题全解析

img

第二章 深入解析Handler消息机制

​ ● 第一节 宏观理论分析与Message源码分析

​ ● 第二节 MessageQueue的源码分析

​ ● 第三节 Looper的源码分析

​ ● 第四节 Handler的源码分析

​ ● 第五节 Handler机制实现原理总结

​ ● 第六节 Handler面试题全解析

img

第三章 Dalvik VM进程系统

​ ● 第一节 Android系统启动-综述

​ ● 第二节 Init篇

​ ● 第三节 zygote篇

​ ● 第四节 SystemServer上篇

​ ● 第五节 SystemServer下篇

img

第四章 深入解析WMS

​ ● 第一节 WMS概述

​ ● 第二节 WMS的诞生

img

第五章 PackageMS启动

​ ● 第一节 PackageMS相关框架类

​ ● 第二节 PackageMS启动过程

img

第六章 AMS 面试专题

​ ● 第一节 AMS

img

<think>好的,我需要回答用户关于Android AutomotiveOS开发指南的问题。首先,用户之前提到了想了解如何进行开发,所以需要提供一个结构清晰的指南。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引用[1]提到了Automotive AVD和SDK,引用[2]提到了使用模拟器和相关文档,引用[3]涉及车辆优化和设计原则。我需要整合这些信息,并补充其他必要的开发步骤。首先,应该介绍开发环境的搭建,包括安装AndroidStudio和AutomotiveSDK,配置AVD。然后,说明项目配置,比如依赖库和清单文件的设置。接着,设计注意事项,如大字体、日夜模式,这些来自引用[3]。性能优化和测试部分需要提到模拟器的使用,如引用[1]和[2]中的内容。最后,部署和资源链接,引用相关的文档和指南。需要确保回答符合系统级指令,使用正确的中文和LaTeX格式,生成相关问题,并正确添加引用标识。同时,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关键点,比如CUXR限制,这在引用[3]中提到,需要在设计部分强调。 可能还需要补充一些实际开发中的技巧,比如使用模拟器的注意事项,测试不同驾驶状态下的应用行为。确保各部分逻辑连贯,用户能一步步跟随指南进行开发。</think>### Android Automotive OS 开发指南 #### 1. 开发环境搭建 - **安装工具**:下载 Android Studio 并安装 **Automotive SDK**,包含 Automotive OS 系统镜像和模拟器支持[^1]。 - **配置 AVD**:创建 Automotive 虚拟设备(AVD),选择符合车辆硬件配置的镜像(如屏幕分辨率、输入方式)。 - **示例代码配置**: ```gradle dependencies { implementation 'androidx.car.app:app:1.2.0' } ``` #### 2. 项目配置 - **清单文件声明**:在 `AndroidManifest.xml` 中添加 Automotive OS 特性声明: ```xml <uses-feature android:name="android.hardware.type.automotive" /> ``` - **限制条件处理**:遵守车辆用户体验限制(CUXR),例如行驶时禁止复杂交互[^3]。 #### 3. 设计原则 - **界面适配**:使用大字体(如 `@dimen/car_ui_text_size_large`)和高对比度颜色,确保驾驶场景下的可读性。 - **日夜模式支持**:通过 `CarUiTheme` 实现动态主题切换: ```kotlin CarUiResources.setOverrideTheme(if (isNightMode) R.style.NightTheme else R.style.DayTheme) ``` #### 4. 核心功能开发 - **车辆信号访问**:通过 `CarPropertyManager` 获取车速、档位等数据: ```kotlin val carPropertyManager = Car.createCar(context).getCarManager(Car.PROPERTY_SERVICE) val speed = carPropertyManager.getPropertyValue<Float>(VehiclePropertyIds.PERF_VEHICLE_SPEED) ``` - **语音交互集成**:使用 Android Automotive 的 `VoiceInteractionService` 实现免提操作。 #### 5. 性能优化 - **内存管理**:限制后台进程资源占用,避免触发系统优先级调整。 - **启动时间优化**:冷启动时间应 ≤ 2 秒,可通过 `StrictMode` 检测主线程阻塞问题。 #### 6. 测试与验证 - **模拟器场景测试**:在 AVD 中模拟不同驾驶状态(行驶/停车),验证 CUXR 生效逻辑[^3]。 - **真机调试**:使用 ADB over Wi-Fi 连接车载主机,避免物理线缆限制。 #### 7. 部署流程 - **签名与打包**:使用 Android App Bundle(AAB)格式,适配 Automotive OS 的特定资源。 - **OEM 认证**:需通过车企的兼容性测试(如宝马、通用汽车的定制化要求)。 $$ \text{关键指标公式:冷启动时间 } T_{launch} \leq 2\text{秒} \quad \text{(Android Automotive 性能基准)} $$ #### 资源推荐 - 官方文档:[Android Automotive 应用质量指南](https://developer.android.com/docs/quality-guidelines/car-app-quality)[^2] - 设计模板:[Material Design for Automotive](https://material.io/design/automotive/) ---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