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大学:17-4PH循环打印20次,不影响SLM样品性能!

点击上方「增材制造技术前沿」快速关注

专注于3D打印技术硬知识分享

金属增材制造 (AM) 技术在制造复杂零部件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近些年发展非常迅猛。如果这项技术要成为行业中的普遍制造手段,制造零件的质量是一个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选区激光熔化 (SLM)中,有一部分初始粉末未熔化,因此需要对粉末进行多次回收利用,确保SLM技术发展的经济和环境可行性。近期西班牙莱昂大学的科研人员评估了由不同循环次数粉末打印的17-4PH不锈钢零件性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材料科学Top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452fb40e48797553c2829938a016dd59.png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mrt.2021.12.089

粉末床熔融(PBF)工艺是使用金属粉末为原材料,通过增材制造技术(AM)逐层生产制备零件。对于金属零件的制造,该技术包括直接金属激光沉积(DMLS)、选区激光烧结(SLS)、选区激光熔化(SLM)和电子束熔化(EBM)工艺。在这些工艺中,沉积在基建板上的金属粉末层被烧结或熔化,在完成样品打印制造过程后,剩余的粉末(未熔化的粉末)被吸出并筛分加以重复使用,以确保该过程的经济和环境可行性。重复使用金属粉末是改善增材制造经济性的可行策略。循环使用粉末可以直接节省增材制造成本,使增材制造技术更具竞争力,并且能够更广泛的在不同领域使用这项技术。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随着粉末回收次数的增加,打印零件的可重复性已经得到改善。

PBF制造中金属粉末的再利用过程是确保最终零件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已经探究了在惰性氩气氛和高激光功率(约200W)加工条件下循环使用17-4PH不锈钢粉末制造的SLM零件。然而对于在惰性氮气氛中使用低激光功率使用17-4PH粉末对SLM加工的零件质量的影响尚未被探究过。因此研究主要探究了回收17-4PH不锈钢粉末对制造零件质量的影响,重点探究了使用原始状态(P0)和重复使用20次(P20)的17-4PH不锈钢粉末,SLM制备样品的质量。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原始粉末制备的零件,孔径在0.5和6535μm2之间,平均值为82μm2,而P20零件的孔径在0.5和4542μm2之间变化,平均值为50μm2。随着孔径的减小,孔的数量和圆度都增加。总孔隙率在原材料重复使用20次后减少了0.16%,致密度从98.82%(P0)变为98.98%(P20)。P0样品中粗糙度Ra和Rt的平均值分别为12μm和92.57μm,P20样品中分别为9.75μm和80.81μm。两种粉末条件(P0和P20)的微观结构分析没有显着差异。随着金属粉末的重复利用,观察到γ相略有增加。金属粉末重复使用对拉伸性能和硬度都有轻微影响。UTS随着粉末的再利用而增加,P0达到984MPa,P20部分达到1038MPa。另一方面,随着粉末再利用,YS从859MPa降低到770MPa,面积收缩率略微增加。这些结果表明,SLM 零件的延展性随着粉末的再利用而增加,因此硬度降低,P0样品达到336HV,P20样品达到320HV。

 f4eabfdd2ba798cc1b1376e887086da1.png

粉末SEM图像:(a)P0及(b) P20.

43ed3e36d722da80e5cd903b2d2ffe35.pngP0和 P20状态下粉末粒度分布

b091451f53b0624d1058f1f07b7292e1.png XRD结果为P0和P20粉末

4cc6c680ff3ff034f27a2e2a8773d119.png

使用SLM制备17-4 PH不锈钢样品

cf147d9ab6db270b0b61934fa2d82ec1.png

孔圆度与孔径的关系

c2c4f71b02f38a1c8b8f83814cdb7cb1.png

孔数与孔径的关系

49089c711bde16d341e3616c30851676.png

粗糙度结果

082ea2ed1de24c2931fe81e42122af7b.jpeg

硬度结果

d92e9a512499a9831ea0798aca963310.png

拉伸试验P0和P20样品

e35c26050e310eda1e000d358d3e5909.jpeg

拉伸断口:(a) P0;(b) P20样品

总之,在SLM增材制造工艺中,建议重复使用17-4PH不锈钢粉末,以确保工艺的经济和环境可行性。重复使用的粉末(即使使用 20 次后)以及重复使用的粉末和原始粉末的混合物都可以使用,而不会显着影响打印零件的特性。在未来的工作中,作者团队将会继续评估SLM工艺参数和SLM后处理(机械和热处理)对打印零件性能的影响,以优化整个制造过程。

欢迎转发

主编微信:2396747576; 硕博千人交流Q群:248112776;网址:www.amreference.com

延伸阅读:

1.千字分享:NASA采用3D打印研制火箭发动机的失败教训与经验

2.过程中断对SLM制造316L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3.过程中断对3D打印的Ti-6Al-4V力学性能的影响

4.重磅分享(二):航空航天增材制造产线建设面临的挑战与要求

8899800e73a7b0b97e0a83a8cd820eed.gif

8f792598350d4711a782b5a16565a73c.gif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