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刚刚涉足Python的小伙伴一开始就会遇到一个最基础的问题吧:我的电脑是WIN10系统的我想玩玩Python顺带熟悉熟悉LINUX系统,可是我又不想使用虚拟机,可以给我电脑安装双系统吗?会不会使得我的WIN10系统不能正常使用啊?为了带领有这样需求的小伙伴们能够轻松入门Python,感受原汁原味的Ubuntu系统,在这里就为大家介绍一下WIN10+Ubuntu16.04双系统的安装以及相关一些小设置。
首先你得要准备这个软件:rufus-3.6.exe 当然版本越新越好啦(百度这个小工具名字就可以搜到啦,去官方主页下载即可)
第一步:打开你的WIN10系统右键点击我的电脑,选择管理,然后你可以看到有一个磁盘管理选项点击它,就可以看到你的磁盘信息了,如下:
第二步:选择空闲空间还很大的那一个盘(当然不要选择C盘了)在这里我就选择了D盘,D盘里面总共500GB,我几乎没有使用剩余空间还很大。接下来右键点击你要用来切分空间的盘,比如我这里我选择了D盘。点击菜单上的压缩卷选项,你就会看见下面这个对话框:
在这里:你要分给Ubuntu系统的空间大小=压缩前总计大小 - 压缩后的总大小=压缩空间量
自己根据需求以及自己的磁盘空间大小计划划分即可(Ubuntu系统一般要求6-10GB的空间,建议至少给划分20GB空间以上已保证愉快的使用顺畅的体验)。
压缩完成后你会看见这样的:
我这里计划给Ubuntu分配130GB 的空间
然后保持这个状态,不需要多余的操作了,磁盘空间分配这一步完成。
第三步:保持联网的状态下,使用rufus-3.6.exe来制作Ubuntu启动/安装系统U盘,如下图选择你制作所要使用的U盘然后选择你之前下载好的Ubuntu-16.04的系统镜像文件,其余的按照如下配置即可,然后点击开始,这个小工具会自动把系统制作到你的U盘里面去。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一点问题是:制作Ubuntu系统盘的U盘里原有数据将会被永久抹去!!!
等待制作完成(大概10min以内的时间)就可以开始下一步了
第四步:关闭WIN10系统,插入刚刚的U盘(在这里可能会涉及到去BIOS设置U盘启动可选,具体操作对应自己的电脑品牌百度即可设置),选择legacy启动模式列表下的我们刚刚制作的系统U盘(UEFI模式列表下也会看到我们刚刚制作的系统U盘名字,这里是不需要安装可以直接进入使用的Ubuntu系统,不过所有的数据都是在U盘上面跑,会比较费U盘而且空间也很小,可以作为这个Ubuntu操作系统的轻量级体验使用。),选择后我们就进入到Ubuntu的系统安装引导界面了。
第五步:开始逐步安装配置Ubuntu16.04系统:
1-----------------------------------------------------------------------
2-----------------------------------------------------------------------联网或者不联网都可以
3-----------------------------------------------------------------------
4-----------------------------------------------------------------------
-------------------------------------------------------------------------------------------------------------------------------------------------------------------------
Ubuntu系统的文件结构以及相关介绍:
/usr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包含绝大多数的(多)用户工具和应用程序,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类似于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目录。
/lib
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链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Windows里的DLL文件,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var
存放不断扩充的内容,如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文件(包含各种日志文件)等。
/boot
存放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引导程序文件、链接文件、镜像文件等。
/home
用户的主目录,在Linux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该目录名一般以用户账号命名,包含保存的文件、个人设置等。
/sbin
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bin
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etc
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如interfaces(Ubuntu)、ipcfc-*(CentOS)、fstab等。
/tmp
存放一些临时文件,在系统重启时临时文件将被删除。
/snap
Ubuntu 16.04及之后版本引入了snap包管理器,与之相关的目录、文件(包括安装文件)位于/snap中。
/lost+found
该目录一般情况下是空的,当系统非法关机后会在该目录生成一些遗失的片段。
/media
linux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例如U盘、光驱等等,当识别后,linux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该目录下。
/srv
该目录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cdrom
光驱目录。
/root
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用户目录。
/opt
该目录存放安装的第三方软件,如Oracle数据库就可以安装到该目录下。
/mnt
挂载其他的文件系统(含硬盘分区)的目录。
/lib64
类似lib目录,存放64位库文件
————————————————
关于挂载点目录,说明以下3点:
/boot分区不是必须的。对于陈旧的BOIS主板,无法识别1024个磁柱以外的硬盘数据,从而会导致Linux无法开机,此时需要专门划分100M左右的磁盘分区作为/boot分区,用以引导Linux正常启动;但随着硬件配置及Linux版本的提升,近几年生产的主板已经解决了上述问题,且划分/boot分区后,更新Linux内核几次后会导致分区容量不足,因此若非使用陈旧BOIS主板,不建议单独划分/boot分区。
swap分区也不是必须的。swap分区类似windows系统的虚拟内存,当实际内存不够用时,会使用swap分区作为虚拟内存来交换数据,其大小一般设置为实际内存的1-4倍。若安装时不创建swap分区,CentOS系统会自动创建与实际内存大小相当的分区作为swap分区,Ubuntu系统则不创建swap分区。
可为/usr/local、/opt、/home等目录单独创建分区。Linux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安装软件,此时将/usr/local、/opt单独分区,可将新安装的软件放置于单独分区中,从而节约根目录所在分区的磁盘空间、优化系统目录的管理结构,尤其是当需要重新安装Linux系统时,可仅格式化根目录所在分区并将/usr/local、/opt指向原独立分区,以保存/usr/local、/opt目录中的原有数据;/home目录单独分区也有类似效果。在安装时不创建上述目录对应的单独分区也没有关系,可在系统安装完成后再将硬盘分区挂载到/usr/local、/opt、/home等目录。
————————————————
版权声明:本文为优快云博主「Ferris_YU_Q」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
原文链接:https://blog.youkuaiyun.com/hurry0808/article/details/78882111
-------------------------------------------------------------------------------------------------------------------------------------------------------------------------
开始分配分区后的硬盘对应的挂载点 参考Ubuntu系统的文件结构模式 按如下图设置方式设置即可:
5-----------------------------------------------------------------------设置为和你的电脑内存条容量一样的大小
-----SWAP有一个不成文的小规律: 电脑内存,小于 1G的,SWAP分 512M;内存大于 1G的,分 1G就行。你也可以按照内存容量的1-3倍来设置也行。两个设计方法随便。-----
6-----------------------------------------------------------------------设置为200MB
-----boot Linux系统,它的引导文件很小,所以这个boot挂载点,分 100M,足以,其实最后安装完系统一看差不多就占 45M——50M
tips:BOOT挂载点,并不是必须的。但做双系统,最好是单独分出来,等你安装grub引导器的时候,把它安装到boot上,就是双系统了。-----
7-----------------------------------------------------------------------至少为5GB以上
----- / (有些linux发行版,这个也写做:/root,功能一样),得分大点,至少5G以上-----
8-----------------------------------------------------------------------看个人需求设置如图我设置了50GB
-----home是要求最大最大最大的。。。。。。你就尽量分吧。
9-----------------------------------------------------------------------剩下的都给它了
-----参考设置标准:usr设置为整个容量的 15%。其实不“挂载”都行的。
其他:可选给TMP也挂一个盘,临时存放些垃圾文件的
tips:linux和windows不一样,系统产生的垃圾文件很少,几乎没有,所以,在linux系统下,你完全不用考虑,系统垃圾文件的问题。
10-----------------------------------------------------------------------
11-----------------------------------------------------------------------
按照以上步骤依次配置好Ubuntu的各个挂载节点后点击继续正常按引导程序往下走就可以了,其他的语言、时间、用户等基础设置就正常设置即可,到了最后一步可能卡在类似于——》“正在启动触发器”“正在执行触发器”这样的提示状态 处理办法:断网 然后等一会儿即可完成安装。
第六步:安装完成后你会发现开机时会有一个选择进入哪个系统的菜单,但是令人不爽的是Ubuntu16.04系统被放在了第一位,毕竟我们日常使用电脑还是得用WIN10呀,这不行,每次都要手动按一下不爽,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设置一下这个引导菜单。
1-----------------------------------------------------------------------------------------------------
当然我们得进入到Ubuntu系统中去,我们先进入到我们刚刚安装好 新鲜的Ubuntu系统中,Ctrl+Alt+T打开终端,在终端中输入如下命令:
复制grub.cfg文件到home目录下面
sudo cp grub.cfg /home
改grub.cfg的读写权限
sudo chmod u+w grub.cfg
打开grub.cfg文件
sudo gedit /boot/grub/grub.cfg
当然在你在打开这个文件时会发现文件开头就写着不要编辑这个文件,所以先复制一份出来放在安全的地方,是很重要的一个操作虽然可能会用不到,这样能保证在你将这个文件改乱了后你还可以轻易的恢复回来。有备无患嘛。
2-----------------------------------------------------------------------------------------
接下来编辑grub.cfg文件里面的
首先找到menuentry单词
注意在这个单词第一次出现的这一行的上一行有这样一句话 :
export linux_gfx_mode
在继续往下找,直到找到在##begin这样的注释下面有这样一段:
menuentry ‘Windows Boot Manager (on /dev/sda1)’ --class windows --class os.........
如下图样式的代码:
请将##begin注释开始一直##end内的这一整段剪切放到刚刚提到的
export linux_gfx_mode
下面即可(保证在menuentry ‘Ubuntu。。。。。。。’这样的代码上面)
这样就调整完毕了,点击右上角的保持按钮保存然后点击左上角的退出编辑器即可。
关机后重启你就可以发现windows系统变到了启动选择项列表的第一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