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构造--软件测试

本文详细介绍了软件测试的不同类型,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和回归测试,并区分了动态与静态测试。此外,还探讨了白盒和黑盒测试两种结构视角。测试用例的编写原则和测试驱动开发(TDD)方法也有所提及,最后讨论了如何制定有效的测试策略以确保软件质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本篇博客关于软件构造中与软件测试相关的部分

文章目录

  • 一、软件测试
  • 二、测试的分类
    • 1.从范围上看
    • 2.从动态/静态上看
    • 3.从结构上看
  • 三、测试用例的编写
  • 四、测试策略


一、软件测试

测试是提高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确认软件是否达到可用级别(用户需求),它关注系统的某一侧面的质量特性,和调试用于识别错误根源,消除错误不同,其目的是发现错误。

好的测试具有以下特征:

能发现错误、不冗余、最佳组合、不能太过复杂也不能太过简单

再好的测试也无法证明系统里不存在错误

  1. ​​​​​​​

二、测试的分类

1.从范围上看

 

Unit testing(单元测试): 针对软件的最小单元模型开展测试(一般来说是在单个方法/类的级别),隔离各个模块,容易定位错误和调试

Integretion testing(集成测试): 将多个程序员/团队编写的类//组件/子系统联合起来测试

System testing(系统测试):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将硬件、软件、配置信息等看作一个整体

Acceptance testing(验收测试):产品发布之前所进行的软件测试活动,是技术测试的最后一个阶段,目的是确保软件准备就绪,并且可以让最终用户将其用于执行软件的既定功能和任务

Regression testing(回归测试):一旦程序被修改,重新执行之前的所有测试以确认修改没有引入新的错误或导致其他代码产生错误

2.从动态/静态上看

动态测试:通过测试用例实际执行了编写的代码
动态测试可能在程序完全编写完成前就用于测试代码的特定节

静态测试:在编写代码的阶段由程序员或是代码编辑器、编译器等工具进行检查(如语法检查、代码评审)

3.从结构上看


白盒测试:对程序内部代码结构的测试 

黑盒测试:对程序外部表现出来的行为的测试(例如输入输出)

三、测试用例及编写

测试用例:输入 + 执行条件 + 期望结果
测试的动机:让代码出错,出错越快越好

编写测试的过程

先写规约,再写符合规约的测试用例
写代码、执行测试、有问题再改、再执行测试用例,直到通过它
测试驱动开发(
TDD ):将需求转化为具体的测试用例,然后软件经过改进,通过新的测试

四、测试策略

测试策略:根据什么来选择测试用例


目的:在代码评审过程中,其他人可以理解你的测试,并评判你的测试是否足够充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