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幅所限,本文只提供部分资料内容,完整资料请看下面链接
https://download.youkuaiyun.com/download/AI_data_cloud/91631775
资料解读:(46 页 PPT)某著名企业上海振华重工主数据管理平台经验分享 V51
详细资料请看本解读文章的最后内容
本方案系统分享了上海振华重工主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实践,从背景动因、实施路径到应用成效,全面呈现了大型制造企业如何通过主数据治理破解信息孤岛难题,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奠定数据基础。
建设背景聚焦企业信息化痛点。随着振华重工业务扩张,多系统交互导致数据壁垒凸显:物资编码不统一、往来单位信息重复录入、项目工号规则混乱等问题,制约了 ERP 等核心系统效能发挥。同时,企业战略升级需构建产销研一体化能力,要求数据标准统一、流程贯通,主数据管理成为破局关键。
建设过程遵循 “组织保障 — 标准制定 — 平台落地 — 推广运维” 四步路径。2015 年底成立由高管牵头的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明确跨部门协同机制;2016 年上半年完成核心主数据标准制定,包括物资分类编码规则(覆盖 9 类物资)、往来单位属性模板、项目工号编制规范等,确立 “一物一码” 唯一性原则;平台选型采用 SAP MDG 产品,联合实施团队完成数据模型配置、流程设计,2017 年 1 月正式上线,覆盖物资、往来单位、项目工号、产品序列号四类核心主数据;上线后通过宣贯培训、运维优化,确保标准落地。
应用成效体现在数据治理与管理提升双维度。数据层面,清理冗余数据 10.2 万条,保留规范数据 2.42 万条,物资、往来单位等主数据准确率提升至 95% 以上;管理层面,建立 “申请 — 审批 — 发布” 闭环流程,通过 OA 与微信集成实现审批效率提升 60%,主数据新增响应时间从 3 天缩短至 8 小时。系统集成方面,依托 SAP PI 中间件打通与 ERP、财务、物资系统的数据接口,实现主数据 “一处维护、全域共享”,支撑了集团化管控与国际化业务拓展。
项目经验凝结为八项核心启示。其一,高管重视是前提,需直接参与标准审定与资源协调;其二,标准化与信息化需协同,编码规则既要满足业务规范性,又要适配系统落地;其三,平台选型优先考虑可扩展性,SAP MDG 的灵活配置能力支撑了企业个性化需求;其四,数据治理需长效化,定期开展数据质量审计,处理异常数据;其五,流程设计兼顾效率与质量,通过分级审批确保数据精准;其六,系统切换需预案,针对历史数据迁移制定过渡期规则;其七,团队培养是关键,组建由业务骨干与 IT 人员构成的运维团队,自主承接二期开发;其八,主数据管理本质是管理变革,如将物资编码申请前置至设计环节,打破部门墙,提升全链条效率。
技术架构凸显平台开放性与集成性。采用 Hub 部署模式,MDG 系统独立于 ERP 运行,通过 PI 中间件实现跨系统数据同步;数据模型既复用 SAP 标准模板(如物料、业务伙伴),又自定义项目工号、产品序列号模型,满足制造企业特性;二次开发聚焦用户体验优化,如新增物料描述文本字段、项目工号冻结颜色标识等功能,提升操作便捷性。
该实践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了 “数据标准 — 流程机制 — 技术平台 — 组织能力” 四位一体的主数据管理体系,不仅解决了数据不一致问题,更沉淀出可复制的方法论,为同类企业提供了从 “数据混乱” 到 “数据资产” 的转型范本。
接下来请您阅读下面的详细资料吧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