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幅所限,本文只提供部分资料内容,完整资料请看下面链接
https://download.youkuaiyun.com/download/AI_data_cloud/89553537
资料解读:智慧方案虚拟电厂解决方案(61页PPT)
详细资料请看本解读文章的最后内容
虚拟电厂作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应用。本文将对《智慧方案虚拟电厂解决方案》进行详细解读,探讨其背景、实践案例、建设目标、技术架构及应用场景。
虚拟电厂的背景与实践
虚拟电厂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欧洲,自2000年起,欧洲各国便开始研究以集成中小型分布式发电单元为主要目标的虚拟电厂项目,如VFCPP、FENIX、WEB2ENERGY等。到2013年,虚拟电厂在欧洲开始进入规模商业化应用阶段。美国则是世界上实施需求响应项目最多、种类最齐全的国家,约6%的高峰需求侧资源参与其中,主要通过跟踪电力价格和政策变化来降低用电负荷或利用用户侧的储能资源。
在中国,虚拟电厂的实践始于2015年,国家发改委提出创新虚拟电厂商业模式,并在江苏试水邀约型虚拟电厂。到2022年底,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及河北等地均已开展虚拟电厂项目试点。北京在“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中首次将虚拟电厂建设纳入规划,深圳则于2022年8月建成国内首个虚拟电厂管理中心。
虚拟电厂的建设目标
虚拟电厂的建设目标主要包括智慧交易、高效集成、绿色转型和管理提升四个方面。通过实现对可调节负荷、分布式电源、储能等资源的特征分析和多能互补,推动其参与需求响应、辅助服务及电力交易。同时,实现分布式电源及负荷资源的广泛接入和远程调控,提高资源管理水平,促进清洁能源就地消纳,推动区域能源供需平衡。
技术架构与功能
虚拟电厂的技术架构分为主站层、网络层、子站层和设备层。主站层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通信服务器,负责数据处理和控制指令的发送。网络层通过GPRS、光纤、电力专网等方式实现数据传输。子站层由智能电表、监测仪表和传感器组成,负责数据采集和设备运行状态的监视。设备层则包括储能、负荷和分布式能源等。
功能架构上,虚拟电厂平台部署在管理信息大区Ⅳ区,通过信息外网与调度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互。系统实现了虚拟电厂的可调、可监、可控,具备设备优化调控策略、负荷预测、机组组合和基准曲线校核等功能。
应用场景
虚拟电厂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现货交易、需求响应和碳市场参与。在现货交易中,虚拟电厂通过高精度负荷预测和电价预测,参与日前和实时市场交易,优化电力资源的配置。在需求响应方面,虚拟电厂支持邀约型和实时型需求响应,通过灵活的负荷调控手段,提升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此外,虚拟电厂还通过聚合管理可调负荷、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资源,参与碳市场交易,促进能源低碳化。
分布式源网荷储协调控制
分布式源网荷储协同控制系统实现了源、网、荷、储资源的全覆盖,支持海量资源的“可观、可测、可控”。系统通过多系统融合和信息跨平台共享,贯通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和调度AGC系统等数据。通过自研的智慧能源单元和负荷互动终端,实现了对负荷的柔性调控,提升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智慧能源单元
智慧能源单元支持与企业生产系统进行服务接口级别的交互控制,提供开放的软硬件资源平台,具备多种通信方式和灵活的分路监测功能。单元设备具备壁挂式安装和磁吸式盖板设计,支持多种通讯规约和数据上传频率选择,兼容4G、1.8G、230M等无线通信方式。
结语
虚拟电厂作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创新,通过集成分布式资源,提升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虚拟电厂将在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请您阅读下面的详细资料吧





35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