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 Google Earth AI?
2025年10月23日,谷歌宣布升级“Google Earth AI”基础模型,将 卫星地图、气象模型、人口分布等多源地理数据 与 Gemini 大模型的推理能力相结合,用户只需提问,就能在几秒钟内得到标注、气象变化或灾害风险评估等数据结果,“一键查询”地球状态,观察森林,水体,农作物状态。

官网:https://ai.google/earth-ai/
论文:https://www.arxiv.org/abs/2510.18318
项目链接:https://github.com/google-research/population-dynamics
2. 为什么它特别适合地理教学?

这些特性正好契合新高考对 探究式、跨学科、信息化教学的要求。
3.如何把 Google Earth AI 融入日常课堂?
以下是小编总结的使用方式,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使用习惯调整
- 准备阶段
- 申请 Google Earth AI(或 Google Earth Studio) 试用账号。
- 下载教学案例库(Google 官方提供的 “Voyager” 教学故事)https://www.google.com/earth/about/gallery/
- 课堂导入
- 设定探究问题(如“长江上游的水系变化对下游城市供水有何影响?”)。
- 引导学生在 Google Earth AI 中输入自然语言查询。
- 数据分析
- 使用系统返回的 卫星影像、时间序列图、风险热图,让学生在 Google Earth Studio 中制作简短动画或 3D 演示。
- 成果展示
- 学生将 AI 生成的图表、文字报告和动画整合到 PPT 或微课视频中,进行课堂分享。
- 评估与反馈
- 通过课堂投票或小测,收集学生对 AI 辅助学习的满意度,及时调整探究深度。
整个流程不需要专业遥感软件,只要有网络即可完成。
4️.未来AI 与地理教育的深度融合
- 预测式地图:Globe Explorer AI 将把历史影像与气候模型结合,帮助学生提前“看到”未来城市扩张或海平面上升的情景。
- 沉浸式 VR/AR:配合 Google Earth VR,学生可以在虚拟山谷中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提升空间感知。
- 个性化学习路径:AI 能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进度,自动推荐适合的地理专题和数据集,实现因材施教。
5️.小结
强大算力搬进课堂,地理不再是纸上地图,而是 可交互、可探究、可实时更新的活教材。
AI+教育以及在中国的中学、高校以及智慧教室中落地生根。

教师只需做好准备、设计探究问题,就能让学生在几秒钟内“站在地球之巅”,用数据讲故事、用图像解难题。
让我们一起把地理课堂搬到云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用 AI 触摸世界!
166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