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课程中体验式与项目式学习的实施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千禧一代学习者的需求。为了培养高效且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毕业生,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机电一体化作为一门多学科融合的课程,将体验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体验。
机电一体化课程概述
机电一体化课程涵盖了微控制器基础、信号处理仪器、传感器与执行器以及控制电路等内容。该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机电设备的使用,最终要求学生分组开发机电设备,以理解多学科应用。
- 基本信息 :该课程面向本科学生,不同专业在不同学期开设。每周安排4小时课程(不包括实验),并进行两次实验课。课程的先修要求是工程物理和基础C编程。
- 课程目标与成果 :学生需能够描述机电系统的关键要素、解释传感器原理与操作、应用执行器机制、分析电机速度与功率控制、检查信号调理电路以及为特定应用设计机电系统。
教学方法与实施
为克服传统教学的不足,课程分为体验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两部分。
体验式学习
将课程大纲分为八个模块,前四个为演示模块,后四个采用四种主动学习教学法。
- TAPPS(大声思考配对解决问题) :以传感器为主题,学生两人一组解释主题并总结传感器操作。该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高,但由于大班管理困难和首次实施,成功率仅为50%。
|活动|主题|具体问题|实施细节|时间分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