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传感器——CCD与CMOS
在当今的科技领域,图像传感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摄影、医疗、天文等众多领域。其中,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是最为常见的两种类型。下面将详细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发展情况以及应用场景。
1. CCD图像传感器
1.1 CCD像素
CCD传感器技术基于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容器。当光子能量超过耗尽区吸收的能隙时,会产生电子 - 空穴对。接地电极会吸引空穴,而电子则留在耗尽区。施加在传感器上的电压、氧化物厚度和栅电极表面与负电荷量成正比。随着波长的增加,光子被吸收的深度也会增加。
电荷在栅极之间的转移过程如下:
1. 耗尽区重叠时,电荷才能转移。
2. 当在栅极1施加电压时,光电子会在阱1中收集。
3. 一旦在栅极2施加电压,电子就会像瀑布一样流向阱2。
4. 两个阱之间的电荷会迅速平衡。
5. 随着栅极1电压的降低,电子流会级联进入阱2,同时势阱减小。
6. 最后,当栅极2施加的电压接近零时,所有电子都在阱2中。
通过多次重复上述过程,电荷会在所有移位寄存器中转移,直到完成移位。栅极的电压水平决定了其行为,电压低时作为屏障,电压高时可以存储电荷。
1.2 器件操作与改进
CCD在深度耗尽状态下工作,初始偏置后,空穴会被迫向衬底移动,而硅表面或附近没有自由电子。在深度耗尽区工作是必要的,因为在一些高端科学相机中的CCD等设备可能需要长达一小时才能达到强反转所需的热平衡。
为了提高CCD的性能,有以下两种改进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