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血疗法:心灵与身体的对话
1. 从日常抽血说起
每个月,或者每隔一周或两周,我都会去街上的诊所抽血,以评估我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水平。这是一个数字,告诉医生你的血液有多稀薄:太稠密会有血栓导致中风的风险;太稀薄如果你割伤自己可能永远也止不住血。医生希望我的INR在2到3之间。如果它是1.6,医生会增加华法林的剂量;如果是4.3,则告诉我降低每日剂量。如果比率从一周到下一周不稳定,我会被告知要更早地进行下一次抽血。
每次针头刺入静脉时,我总是紧张得发抖。我要求使用婴儿针,但这似乎并没有什么区别。几次治疗后,因为针头穿过疤痕组织,所以会更疼,于是我们换到另一只胳膊几周。技术人员总是那么耐心和富有同情心,当我在疼痛或流泪时,他们总是安慰我:“好了好了,亲爱的,现在都结束了。”不止一次,我曾请求一个温柔的扎针者嫁给我。他们只是笑着拍拍我的耳朵。然后他们把棉花放在穿刺点上并贴上胶带。“按住那个几分钟,我马上回来。”而我确实按住了,因为如果不这样做,我会得到一个难看的皮下瘀伤,那叫做血肿。
2. 放血疗法的历史与象征意义
由于我患有慢性心脏疾病,并且我公开承诺进行自我检查,因此我有责任探究血液和放血疗法的象征意义。在荣格术语中,我们称之为放大——探索一个图像或经历的神话和历史意义。
我翻阅了我关于神话的书籍,找到了很多关于血液的内容,但关于放血疗法的却一点也没有。于是我像往常一样上网,打开谷歌,寻求信息。我在搜索框中输入“放血疗法”。在0.29秒内,弹出了396,000个与该主题相关的网站信息。
2.1 医学历史中的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医学术语中被称为静脉切开术,几个世纪以来被用作治疗多种疾病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