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60)
  • 收藏
  • 关注

原创 前端在PWA应用中的特性使用

结果用户反馈说,他们更愿意把网站“安装”到手机上,因为图标一点就能打开,不用再输入URL了。这玩意儿简直是前端的“神器”,它像个后台管家,能独立于页面运行,处理缓存和网络请求。下次再打开,即使网络断了,页面也能正常显示。实践中,我建议从小功能入手,比如先加个Service Worker缓存,再逐步扩展。我在开发一个新闻应用时,就用IndexedDB缓存了文章列表和内容,这样用户在地铁里没网也能刷新闻。不过要注意,缓存策略得根据业务需求调整,比如动态内容可以用“网络优先”的方式,避免数据过时。

2025-11-24 07:32:33 123

原创 代码审查规范

比如,一个函数写得再牛,如果别人看不懂,那迟早得出问题。其次,审查能促进知识共享——老手带新手,新手学新招,团队水平自然就上去了。最后,它还能提前发现潜在bug,比如内存泄漏或者安全漏洞,避免上线后哭爹喊娘。另外,别忽略文档更新,代码改了,文档却没跟上,后期维护准乱套。把它当成团队成长的催化剂,你会发现,代码质量上去了,沟通也更顺畅了。准备阶段:提交代码前,开发者先自检一遍,用静态分析工具扫扫基础问题,比如拼写错误或未使用的变量。多鼓励,少批评,比如先说“这个思路不错”,再提改进建议。

2025-11-24 05:51:37 190

原创 Web3基础设施

总的来说,Web3基础设施是一个正在快速演进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一种理念的革新。未来,或许我们会看到更多创新,比如AI与Web3的结合,或者更轻量级的节点方案。不管怎样,现在正是投身其中的好时机,别光看热闹,动手试试部署个智能合约或参与一个DAO,亲身体验一下这些基础设施的魅力吧。举个例子,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功能,允许开发者在链上部署自动执行的代码,这为去中心化应用(dApps)提供了可能。不过,光有区块链还不够,因为区块链本身存储能力有限,处理速度也慢,这就需要其他组件来补足。

2025-11-24 04:17:42 191

原创 Vue混合现实案例

最开始尝试用原始的JavaScript直接操作DOM,后来发现用Vue的ref和reactive来管理场景状态要优雅得多。这里要注意的是,WebXR需要用户手势才能启动,所以得在click事件里调用session.start()。用Vue的computed属性来管理模型列表很合适,当过滤器条件变化时,自动更新可用的模型数组。比如不同设备对光照估计的支持程度不同,最后只好做了降级方案,在不支持的环境下使用固定光源。这个项目最让我惊喜的是Vue的响应式系统在管理3D场景状态时的便利性。交互部分是最费时间的。

2025-11-24 02:51:01 151

原创 SQL在复杂业务逻辑中的存储过程来我们把这些操作封装到一个存储过程里,利用数据库的事务特性,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回滚,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于复杂的多步骤数据操作,特别是需要利用数据库事务特性保证数据一致性的场景,存储过程是非常合适的选择。我认为,存储过程与微服务并不矛盾,在特定的业务场景下,它仍然是解决数据一致性问题的有效手段。比如可以允许用户通过存储过程查询某些数据,但不授予他们直接查询相关表的权限,这样既满足了业务需求,又保障了数据安全。另外,存储过程的调试不如应用代码方便,不同数据库的存储过程语法差异较大,也会影响系统移植性。作为开发者,我们应该了解它的优缺点,在合适的场景下合理使用,让技术真正为业务服务。

2025-11-23 21:06:19 181 2

原创 Rust在密码学中的安全实现

举个例子,ring库里的AES实现,用了Rust的内联汇编和SIMD指令来优化性能,同时因为Rust的内存安全,它不容易出现侧信道攻击。另外,Rust的生态系统还在不断壮大,社区贡献了很多工具,比如用于随机数生成的rand库,它保证了随机性的质量,避免像一些老语言里那样,用伪随机数导致密钥可预测。未来,随着量子计算的发展,密码学可能面临新挑战,但Rust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应该能帮我们应对这些变化。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Rust的官方文档或者社区项目,动手实践一下。

2025-11-23 18:15:15 287

原创 React服务端渲染实践再通

服务端渲染说白了,就是把Re。

2025-11-23 15:55:11 80

原创 React Hooks

但光有状态还不够,副作用处理才是重头戏。以前写个计数器,得先定义class,再搞个constructor初始化state,最后在render里返回JSX。useState就是个最常用的Hook,它返回一个数组,第一个元素是当前状态值,第二个是更新函数。还有个useRef挺实用,不仅能操作DOM,还能存跨渲染周期的可变值,比直接用变量靠谱。现在用自定义Hook,把状态逻辑抽成函数,名字以use开头就行。比如封装个useFetch,内部用useState存数据、useEffect发请求,多个组件都能直接调用。

2025-11-23 13:57:11 225

原创 Python爬虫User-Agent池

这里要注意选主流浏览器的典型版本,别用太冷门的。但爬虫如果老是同一个User-Agent,就像戴着同一张面具反复进门,保安迟早会把你拦下来。池子其实就是一组不同浏览器和设备的标识集合,每次请求随机选一个用。比如这回伪装成Windows上的Chrome,下回变成Mac的Safari,甚至还能模拟手机端浏览器。一是更新频率,最好每月补充新版本浏览器的UA,避免用老旧版本露馅。如果追求更真实的效果,还可以根据目标网站特性做匹配——比如爬电商网站就多放些移动端UA,爬技术论坛则侧重桌面浏览器。最后提醒下伦理问题。

2025-11-23 12:09:23 170

原创 Python学习路径

自动化脚本和系统交互:os, sys, pathlib 这些库能让你用Python和你的操作系统对话,批量重命名文件、自动整理文件夹啥的,非常实用,能立刻提升效率。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遇到各种报错、各种坑,去Stack Overflow、优快云、GitHub上找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你成长最快的时候。这一阶段,你啥都别想,就死磕基础语法。找本靠谱的入门书,比如《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前几章,或者国内一些评价好的教程,跟着敲一遍代码。最后唠叨几句,学习编程没有捷径,就是多敲代码,多思考,多踩坑。

2025-11-22 06:51:30 316

原创 MySQL项目

这里有个细节,订单表里的create_time字段开始用的timestamp,后来发现跨时区同步数据会出乱子,赶紧改成datetime类型。索引这块也是坑,最开始就给主键建了索引,后来发现经常要根据用户ID查订单,又补了个普通索引。还有一次遇到个神奇的问题,某个查询偶尔会超时,后来发现是字符集不一致导致的全表扫描。遇到最诡异的一次是CPU突然跑满,查了半天发现是某个临时报表的SQL没加时间限制,直接全表扫描了。有个资金结算的功能,开始没加事务控制,结果服务器突然重启导致数据不一致,对账对到凌晨三点。

2025-11-22 05:17:04 197

原创 MySQL数据库备份的3种方法

操作起来,你得先锁定表(用),然后创建快照,再解锁,最后备份快照文件。具体操作是,先停止MySQL服务,然后找到数据目录(默认在/var/lib/mysql下),把里面的文件整个拷贝到另一个安全的地方,比如外部硬盘或者云存储。不过,它也有缺点,比如备份大数据库时速度比较慢,可能会占用不少系统资源,而且在备份过程中如果数据库有频繁的写操作,可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实际用的时候,我建议根据业务需求来组合使用,比如日常用mysqldump做逻辑备份,周末再用物理备份做全量,同时搭个从库做实时容灾。

2025-11-22 03:49:52 91

原创 MCP客户端优化

原先的日志记录过于详细,每个数据包的进出都完整记录,不仅占用大量磁盘空间,还影响了正常业务处理的性能。为了处理网络异常导致的连接失效,还在连接池中加入了健康检查机制,定期验证连接的有效性,及时剔除不可用的连接。这种短连接方式在低频使用时没问题,但并发量稍大就会导致连接频繁建立和销毁,不仅增加了额外的TCP握手开销,还容易触发操作系统的端口限制。经过这一系列优化,客户端的性能指标有了明显改善:平均响应时间从原来的800ms降低到200ms以内,内存使用量减少了60%,在弱网环境下的连接稳定性提升了5倍。

2025-11-22 02:16:55 362

原创 Java规范

Java规范建议,异常要细分处理,比如用try-catch块时,先捕获具体异常(如IOException),最后再兜底(如Exception)。还有自定义异常,如果业务复杂,可以定义自己的异常类,继承RuntimeException或Exception,这样能更精准地传递错误信息。总之,命名要见名知义,别搞神秘主义,代码是写给人看的,不是给机器猜的。另外,遍历集合时,尽量用for-each循环,别老用传统for循环,代码更简洁。有人说“好代码自解释”,但现实是,复杂逻辑不加注释,过半年自己都看不懂。

2025-11-22 00:42:36 330

原创 Java混合现实开发

MR应用最怕卡顿,Java背了这么多年性能差的锅,其实用对方法真不输C++。第二宝用JNI关键运算,我通常把图像处理扔给C++的dll,Java用JNA调用,帧率能从45提到90。第三宝是对象池,特别是Matrix4f这种频繁创建的,重用对象能让GC停顿减少70%。最近在GitHub看到个日本小哥用Java+OpenXR做了个虚拟键盘,代码写得那叫一个优雅。现在我的团队再没人质疑为什么选Java了——毕竟在会议室用HoloLens2演示完我们的制造业巡检系统后,客户当场就拍了采购合同。当然也有憋屈的时候。

2025-11-21 07:37:57 149

原创 Java字节码技术

例如,字符串拼接在Java中如果用"+"操作符,在循环中可能会导致大量的StringBuilder对象创建,这在字节码层面就能看出来——你会看到频繁的new和append指令。举个例子,如果你写了一个简单的HelloWorld程序,编译后生成的字节码里,会包含像ldc(加载常量)和invokevirtual(调用实例方法)这样的指令。比如,Spring AOP(面向切面编程)就利用字节码增强来实现动态代理,它在运行时修改类的字节码,插入额外的逻辑(如日志或事务管理)。

2025-11-21 06:07:16 305

原创 JavaScript自动化测试

要是做端到端测试,还得请出Puppeteer和Cypress——前者能控制Chrome浏览器模拟真实用户操作,后者自带图形界面,测试过程跟看直播似的。别看现在前端项目动不动几十个模块,手动测试一遍至少半天,而自动化测试能在几分钟内跑完所有用例,还能在代码提交时自动触发。这种即时反馈对赶进度的团队简直是救命稻草。刚开始可能觉得写测试麻烦,等经历过几次因为缺少测试导致的线上事故,你就会主动给每个函数都配上测试盔甲。要是遇到定时器,可以用Jest的假定时器功能,把setTimeout加速执行,省得真等几十分钟。

2025-11-21 04:38:35 169

原创 JavaScript在游戏开发中的引擎

文档全是中文的,社区里一堆实战案例,抄个作业都能拼出个完整项目。引擎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合不合适。而涉及复杂交互的培训系统,Babylon.js的完整工具链更能扛事。别忘了还有PixiJS这种专注2D渲染的核弹库,虽然要自己搭架构,但性能天花板更高。微软在背后撑腰的Babylon.js经常被低估,但用过就知道它的架构有多扎实。最惊艳的是它的编辑器,不用写代码就能搭出可交互场景,特别适合给美术人员快速原型。记得第一次调通镜头发飘移时,盯着旋转的立方体愣是看了半小时——浏览器的性能居然能做到这种程度。

2025-11-21 03:09:10 249

原创 HarmonyOS在智能办公中的场景

现在好了,鸿蒙的“超级终端”一拉即合,手机往笔记本旁边一放,直接变成电脑的一个磁盘分区,拖拽就能互传;上周我改需求文档,直接在平板上手写批注,笔记本那边的WPS实时同步更新,产品经理盯着屏幕直呼“魔法”——其实哪是魔法,不过是鸿蒙分布式软总线把设备间的通信壁垒给打通了。HarmonyOS最聪明的地方,不是硬堆参数,而是用软总线技术把存量设备都变成可调度的算力单元——你的手机、平板、打印机、摄像头都不再是信息孤岛,而是随时待命的数字员工。这种“服务找人”的范式变革,或许才是智能办公未来的终局。

2025-11-21 01:34:27 237

原创 Git工作流流本质上是一套约定俗成的协作模式,它定义了如何用Git来管理代码的提交、分支和合并。简单来说,就像交通规则一样,它让所有开发者知道什么时候该走哪条路,避免撞车。常见的Git工作流有好几种,

Gitflow定义了一套严格的分支模型,包括主分支(master)、开发分支(develop)、功能分支(feature)、发布分支(release)和热修复分支(hotfix)。master分支只存放稳定版本,develop分支用于日常开发,功能分支从develop切出,完成后合并回develop。接下来是功能分支工作流,它在集中式的基础上进了一步,更适合中等规模的团队。不过,它需要更多的分支管理操作,如果分支太多,可能会有点混乱,建议用命名规范来组织,比如feature/xxx或bugfix/xxx。

2025-11-20 16:31:17 246

原创 Git hooks使用技巧

我在post-merge里写了个脚本,每次git pull或merge后,自动跑npm install,确保本地依赖永远最新。当然,测试得写得够快,不然每次推送等半天,团队该抱怨了。我们团队规定提交信息必须带JIRA任务号,我就写了个脚本用正则表达式检查commit message,如果不符合格式,直接拒绝提交。不过得小心,脚本别写太复杂,万一正则出bug,所有人都卡住了。还有,hooks脚本得注意兼容性,别假设环境永远一致,比如在Windows和Mac下路径处理可能不同。大家如果有其他妙招,欢迎交流哈!

2025-11-20 14:42:24 327

原创 Docker性能

记得有一次,我们有个容器内存泄漏,没设限制,结果把宿主机搞崩了,事后加了监控才稳住。比如,在docker run的时候加个--cpus 1.5,就能让容器最多用1.5个核心,避免它贪心抢资源。另外,CPU亲和性也很重要,通过--cpuset-cpus把容器绑定到特定核心,能减少上下文切换,提升缓存命中率。比如,有一次我们没设CPU份额,结果一个高负载容器把其他服务的资源全吞了,整个集群差点瘫痪。如果应用对网络要求高,可以考虑用host网络模式,让容器直接使用宿主机网络栈,省去一层NAT,性能提升明显。

2025-11-20 13:04:36 327

原创 DevOps工具链2025年展望:自动化与智能化

当开发者提交代码时,系统会推荐最合适的代码审查者——这个推荐不仅基于代码库权限,还考虑了审查者的当前负载和技术专长。工具链现在能理解业务逻辑,当用户支付失败率上升时,它会沿着“支付网关-风控系统-账户服务”的路径自动钻取,准确标记出是某个微服务的线程池配置不足导致。未来的工具链将更像是一位不知疲倦的协作者,它把开发者从繁琐运维中解放出来,让人能更专注于创造性的架构设计和技术创新。更值得关注的是,工具链开始具备攻击模拟能力,在测试环境主动验证防护策略的有效性,这使安全团队能提前发现配置缺陷。

2025-11-20 11:19:22 239

原创 程序员时间管理技巧,多任务处理效率提升

*

2025-11-18 20:53:05 280

原创 深度学习视频习在视频领域的应用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和算法的不断进步,深度学习技术已经在视频分析、处理和理解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总的来说,深度学习技术在视频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它不仅能够提高视频处理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创造出新的视频应用和服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深度学习将会在视频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除了上述应用,深度学习还在视频增强、视频摘要、视频检索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度学习在视频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乐趣。深度学文件的大小也在不断增加,这给存储和传输带来了挑战。深度学习技术可以通过学习视频内容的特征,实现高效的视频压缩,同时保持视频质量。

2025-11-18 18:21:36 363

原创 机器学习超参数调优:GridSearch与RandomSearch

它不是对所有组合进行搜索,而是在设定的参数范围内进行随机采样,通过一定次数的随机尝试来寻找较优的超参数。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在超参数较多时,能够以相对较少的计算量找到不错的超参数组合,尤其是当一些超参数对模型性能影响较小的时候,RandomSearch可以快速跳过不必要的组合搜索。总之,GridSearch和RandomSearch都是机器学习超参数调优的有力工具,深入理解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能够帮助我们更高效地提升模型性能,在机器学习的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2025-11-18 16:28:24 395

原创 服务端渲染实战

7. **错误处理**:在服务端渲染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可能出现的错误,确保即使在数据获取失败或渲染错误的情况下,用户也能获得一个友好的反馈。3. **页面模板**:服务端渲染需要一个页面模板,这个模板定义了HTML的结构。8. **测试**:服务端渲染的页面需要进行充分的测试,确保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并且与客户端渲染的页面保持一致性。6. **性能优化**:服务端渲染可能会增加服务器的负载,因此需要考虑性能优化,比如使用缓存策略来减少服务器的渲染压力。实战中,服务端渲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2025-11-18 14:52:38 426

原创 敏捷文档敏捷文档与传统的文档编写方式有所不同,它强调的是“刚刚好”的文档,即只包含必要的信息,避免过度文档化导致的资源浪费。这种文档方式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而不是依赖于详尽的文档来指导工作。

4. 回顾会议:在每个迭代周期结束时,团队会进行回顾会议,讨论在周期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如何改进工作流程。这些讨论的记录也是敏捷文档的一部分,有助于团队在未来的迭代中避免重复错误。它不仅仅是文档的编写,更是一种团队协作和沟通的文化。通过敏捷文档,团队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变化,提高工作效率,最终实现项目的成功。在当今快节奏的商业环境中,敏捷文档成为了项目管理和软件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敏捷文档的核心在于其简洁性和适应性,它能够帮助团队快速响应变化,保持项目的灵活性和效率。地看到每个任务的状态和进度。

2025-11-18 13:00:59 293

原创 响应式实战

此外,可访问性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确保所有用户,包括那些使用辅助技术的用户,都能无障碍地访问网站内容。媒体查询是响应式设计中的另一个关键技术,它允许开发者根据不同的屏幕尺寸和设备特性应用不同的CSS样式。通过在CSS中定义不同的断点,我们可以为手机、平板和桌面等设备设置不同的布局和样式,从而实现真正的响应式体验。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用户行为的多样化,掌握响应式实战技能对于任何前端开发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响应式实战,即在实际项目中应用响应式设计原则,以确保网站能够在不同设备和屏幕尺寸上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2025-11-17 02:57:19 98

原创 后端服务注册发现原理,Consul工作机制务注册发现:微服务架构的核心组件

1. **Server节点的部署**:生产环境应部署3-5个Server节点保证高可用。2. **服务网格支持**:与Connect功能集成,提供原生服务间安全通信。- **Server**:保存集群状态,响应RPC请求,参与raft选举。- **Agent**:每个节点上运行的长时进程,负责成员管理和健康检查。- **Client**:轻量级进程,负责服务注册、健康检查和转发查询。- **服务级别检查**:通过HTTP/TCP等方式定期检查服务状态。

2025-11-17 01:07:35 320

原创 前端错误边界设计,React与Vue实现要的环节。随着单页应用(SPA)的普及,应用的复杂度越来越高,一个微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个应用崩溃,影响用户体验。错误边界(Error Boundary)是Re

错误边界是React和Vue中提供的一种捕获和处理子组件树中 JavaScript 错误的机制。通过使用错误边界,我们可以防止一个微小的错误导致整个应用崩溃,提高应用的健壮性和用户体验。在Vue中,`errorCaptured`钩子可以捕获子组件树中的错误,包括组件自身的错误。在前端开发中,错误处理是一个非常重eact还提供了一种新的组件类型`ErrorBoundary`,用于捕获和处理子组件树中的错误。在React中,错误边界只能捕获子组件树中的错误,而不能捕获组件自身的错误。

2025-11-16 02:23:23 383

原创 前端状态管理方案演进

前端状态管理方案的演进反映了前端技术的发展和项目需求的变化。从全局状态管理到局部状态管理再到前后端分离状态管理和状态管理库与框架,每种方案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在实际开发中,开发者应根据项目、复杂度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状态管理方案,并随着发展不断调整和优化状态管理策略。随着项目规模的增长和复杂度的提升,如何有效地管理应用的状态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前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状态管理库和框架,如Redux、Vuex、MobX等。* 随着项目规模增大,局部状态管理的局限性愈发显现。

2025-11-16 00:37:00 261

原创 前端构建工具插件,Webpack压缩插件

其中,压缩插件对于项目优化至关重要——它能显著减少打包文件体积,提升页面加载速度,改善用户体验。不同于简单的代码压缩,这些插件还能执行tree-shaking(摇树优化)、作用域提升(scope hoisting)等高级优化操作。1. **sourceMap问题**:生产环境务必关闭sourceMap,否则压缩效果大打折扣。| 额外Gzip压缩 | 285KB | +5s |4. **性能平衡**:在小型项目中,过度压缩反而会增加构建时间,需合理配置。

2025-11-15 16:25:26 484

原创 前端微前端共享依赖,webpack

微前端架构的本质就是**将大型应用拆分为多个独立运行的小型应用**,这些小型应用可以独立开发、测试和部署。1. **版本范围指定**:设置允许的版本范围,如`shared: { react: { requiredVersion: '^16.8.0' } }`Webpack 5引入的**Module Federation(模块联邦)**功能,是目前解决微前端共享依赖的主流方案之一。3. **版本控制灵活**:允许不同应用使用不同版本的依赖(如项目一部分用React 16,另一部分用React 17)

2025-11-15 14:22:18 403

原创 元宇宙基础

虽然目前还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逐步接受,元宇宙有望开启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时代。其次,随着元宇宙的普及,人们对于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界限可能会变得模糊,导致社会道德和心理问题。通过高精度的虚拟现实技术,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世界之中,拥有真实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体验。在传统的互联网体系中,用户通常受到平台和应用的限制,而在元宇宙中,用户将拥有自己的虚拟身份和资产,可以在多个虚拟世界中自由穿梭。元宇宙,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概念,如今已经逐渐从科幻小说走向现实生活,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2025-11-14 04:02:45 119

原创 云计算书籍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希望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来深入了解云计算的原理、架构、应用以及最佳实践。对于那些希望在云计算领域进一步深造的专业人士,高级技术书籍和架构指南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云计算架构设计》或《云原生应用开发》等书籍,它们深入探讨了云计算的高级架构设计、性能优化、安全性以及如何构建可扩展、高可用的云原生应用。这些书籍,如《云计算经济学》或《云计算战略》等,适合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阅读,它们讨论了云计算如何影响企业的运营模式、成本结构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云计算战略。

2025-11-14 02:32:13 174

原创 Swift Future

例如,Swift for TensorFlow项目就是一个将Swift与机器学习框架结合的尝试,它旨在让Swift成为机器学习研究和应用开发的主流语言。Swift,作为一种现代、高效且安全的编程语言,自2014年由苹果公司推出以来,已经成为iOS和macOS应用开发的首选语言。Swift的设计哲学强调简洁性和表现力,它摒弃了C语言中一些复杂和容易出错的部分,同时引入了现代编程语言的特性,如自动内存管理、闭包和泛型。Swift拥有一个活跃的开发者社区,他们不断地为语言的发展贡献新的想法和改进。

2025-11-13 14:16:21 236

原创 SpringBoot集成Shiro,安全框架应用

1 **密码加密**:在自定义Realm中,使用安全的密码加密算法对用户密码进行加密存储2. **会话管理**:Shiro会话管理功能,可以根据需要配置会话超时间、会话存储方式等。总之,SpringBootShiro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安全解决方案,通过合理和使用Shiro,可以有效地保障Web应用的安全性。4. **兼容性**:在集成Sh时,需要注意与SpringBoot版本号的兼容,避免出现不兼容的问题。3.优化**:对于高并发场景,需要注意Shiro表现,可以通过缓存、异步处理等方式进行。

2025-11-13 12:27:03 359

原创 Python数据分析项目实战

这有助于我们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为后续的建模提供依据。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训练和测试,可以评估模型的性能,并预测未来房价的走势。以一个简单的房价预测项目为例,我们可以使用Python的Pandas库来处理海量的房屋数据。通过实际的项目操作,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数据分析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同时也可以掌握Python在数据分析方面的应用技巧。同时,通过实际项目的运作,还可以加深我们对数据分析领域的理解和认识。例如,通过计算房屋的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统计量,可以对房价的分布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025-11-12 15:24:30 205

原创 PHP Experiencee

PHP Experience: Embracing the Power of a Versatile Languaging a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nd versatile programming languages. With its roots dating back to the mid-1990s, PHP has grown to become a cornerstone in the development of dynamic websites and web

2025-11-12 13:15:15 315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