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
文章平均质量分 96
敲上瘾
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世界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Elasticsearch从入门到实践:核心概念到Kibana测试与C++客户端封装
Elasticsearch(ES)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搜索引擎,具有分布式、自动发现、索引分片等特性,相比传统数据库在搜索功能上更高效。ES的核心概念包括索引(类似数据库)、类型(类似表)和字段(类似列),并支持多种字段类型如字符串、数字、日期等。映射定义了字段的处理规则,如是否分词、权重设置等。安装ES需要添加仓库秘钥和镜像源,配置外网访问后可启动服务。Kibana是ES的可视化平台,用于数据探索和管理,安装后可通过浏览器访问。测试示例展示了如何创建索引和设置分词器(如IK分词器),以及定义映射规则来优化搜原创 2025-11-04 10:40:57 · 1859 阅读 · 85 评论 -
HTTP协议工作原理与生产环境服务器搭建实战
在浏览器中点击一个链接或输入一个网址时,背后是HTTP协议在默默地协调着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每一次对话。作为应用层最核心的协议之一,HTTP定义了Web通信的基本规则。本文将深入解析HTTP协议的报文格式、关键机制,并通过实践搭建一个简单的HTTP服务器,来揭示网页从请求到展现的完整过程。原创 2025-09-24 10:14:15 · 2963 阅读 · 112 评论 -
epoll 内核原理深度剖析与高效使用指南 —— 一文吃透 epoll 的魔鬼细节
本文介绍了Linux中高性能IO多路复用机制epoll的核心原理与接口。epoll通过红黑树管理文件描述符,利用就绪队列和回调机制实现高效事件通知,相比select/poll具有O(1)事件检测复杂度。文章详细解析了三个核心接口(epoll_create创建模型、epoll_ctl管理事件、epoll_wait获取就绪事件),并分析了内核数据结构(红黑树存储事件、就绪队列缓存触发事件)及回调机制如何减少轮询开销。最后通过源码片段说明epoll模型与文件系统的关联,揭示了epoll高效的本质。原创 2025-08-22 14:02:27 · 7647 阅读 · 111 评论 -
Linux I/O 多路复用实战:Select/Poll 编程指南
本文深入探讨了IO多路复用技术中的select和poll系统调用。IO多路复用通过单线程同时监控多个文件描述符,解决了阻塞IO资源消耗大和非阻塞IO轮询效率低的问题。文章详细讲解了select系统调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参数含义、文件描述符位图机制以及具体实现方式。同时指出了select的局限性,如1024个文件描述符的上限等问题,并提到后续将单独分析epoll机制。通过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select构建服务器程序,包括监听描述符管理、事件就绪原创 2025-08-20 11:27:20 · 12575 阅读 · 88 评论 -
高级IO(五种IO模型介绍)
本文深入解析了五种I/O模型的特点与差异。首先指出I/O操作慢的本质在于等+拷贝,其中等待外设就绪是主要瓶颈。通过钓鱼的生动比喻,形象展示了五种模型:阻塞I/O(全程等待)、非阻塞I/O(轮询检查)、信号驱动I/O(信号通知)、多路复用(批量监控)和异步I/O(完全委托)。文章详细分析了每种模型的内核交互机制,特别对非阻塞I/O的实现方式(fcntl设置)和错误处理进行了代码示例说明,并对比了各模型的优缺点。最后强调多路复用才是真正提升I/O效率的核心技术,为后续深入讲解select原创 2025-08-13 10:12:23 · 1813 阅读 · 61 评论 -
Nmap 渗透测试弹药库:精准扫描与隐蔽渗透技术手册
本文是一份Nmap工具使用指南,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1)Nmap基础认知,介绍其作为网络探测工具的功能和安装方法;2)扫描结果解读,详细说明端口状态分类和基础扫描示例;3)常用扫描选项,包括服务识别、批量扫描、隐蔽扫描等高级技巧。文章特别强调需获得授权后使用,并提供了多种扫描方式和参数说明,如-sV服务识别、-p端口指定、-D诱饵主机等,帮助用户根据需要选择合适扫描策略。同时提醒注意防火墙穿透、扫描速度控制和脚本扫描等实用功能,是一份即查即用的网络安全工具参考手册。原创 2025-08-11 16:10:55 · 4679 阅读 · 79 评论 -
内网穿透原理和部署教程
本文介绍了内网穿透技术原理及frp工具的部署方法。由于NAT映射表是临时且单向的,外网无法直接访问内网服务。通过部署公网服务器作为中转,frp实现了内网服务的穿透访问。具体步骤包括:下载frp软件包,详细说明了配置文件修改要点和端口开放注意事项,并提供了SSH和Nginx两个实际应用案例,希望能帮助您快速掌握内网穿透的实现方法。原创 2025-08-07 18:49:04 · 14630 阅读 · 93 评论 -
ARP协议是如何被黑客利用的?深入剖析内网劫持原理
本文详细解析了内网通信原理及ARP协议的工作机制。首先介绍了局域网通信中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分工,阐述了MAC地址的作用和以太网帧格式。重点讲解了ARP协议如何实现IP到MAC地址的转换,包括ARP报文格式、工作流程及缓存表机制。文章还揭示了ARP欺骗攻击原理,并通过实验演示了如何利用arpspoof工具实施ARP断网攻击,最后提出绑定静态MAC地址等防御措施。全文由浅入深地剖析了局域网通信的关键技术及安全隐患。原创 2025-08-06 09:14:27 · 4009 阅读 · 76 评论 -
从“碎片化”到“完美重组”:IP报文的分片艺术
摘要:文章详细解析了IP分片技术原理,指出当IP数据包超过数据链路层MTU时必须进行分片传输。分片会显著增加丢包风险。解决方案是通过TCP层的MSS(1460字节)和滑动窗口机制控制数据量。IP报头中16位标识用于分片分类,3位标志控制分片行为,13位片偏移定位分片位置。分片重组需通过标识分类、检查首尾片存在性、验证中间片连续性等步骤完成。文章强调分片是网络层为兼容不同MTU的无奈之举,应优先在传输层进行数据量控制。原创 2025-07-31 10:56:56 · 2380 阅读 · 57 评论 -
网络数据传输与NAT技术的工作原理
本文介绍了私有IP地址的划分及其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针对IPv4地址枯竭问题,RFC1918标准定义了10.0.0.0/8、172.16.0.0/12和192.168.0.0/16三类私有IP范围,适用于不同规模网络。通过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私有IP可转换为公网IP实现互联网访问,同时通过端口映射解决内网主机通信问题。文章还阐述了公网IP分配机制、网络层级结构以及内外网通信原理,指出公网无法主动访问内网的特点。私有IP和NAT技术的结合有效缓解了IP地址不足的困境。原创 2025-07-29 09:21:18 · 4495 阅读 · 64 评论 -
子网划分核心原理 (网络原理1)
本文介绍了网络层核心协议IP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概念。主要内容包括:1) IP协议报头结构及各字段功能(如版本号、首部长度、TTL、校验和等);2) 子网划分的必要性,通过学号类比解释IP=网络位+主机位的设计原理;3) IP地址分类划分法和子网掩码技术,说明如何提高IP地址利用率;4) 指出IPv4资源稀缺问题及IPv6的解决方案。文章以通俗易懂的学院类比方式,阐述了复杂网络概念,为理解网络通信奠定了基础。原创 2025-07-21 10:49:15 · 2071 阅读 · 61 评论 -
TCP协议可靠性设计的核心机制与底层逻辑
本文系统介绍了TCP协议的核心机制,包括报头结构、可靠性保障和性能优化策略。主要内容涵盖:TCP报头字段解析;可靠性机制,包括超时重传、快重传和连接管理(三次握手/四次挥手);流量控制与滑动窗口的动态调整原理;拥塞控制算法及其慢启动策略;应答优化策略如延迟应答和捎带应答。文章通过具体示例和状态转换分析,揭示了TCP如何在保证可靠传输的同时实现高效数据传输,并解释了粘包/半包等问题的成因。这些机制共同构成了TCP协议作为面向连接的可靠字节流传输协议的技术基础。原创 2025-07-15 10:43:55 · 15882 阅读 · 62 评论 -
传输层协议UDP原理
本文介绍了网络通信中的端口号概念和UDP协议特点。端口号用于标识进程,与IP地址共同确定全网唯一通信进程,分为知名端口号(0-1023)和动态分配端口号(1024-65535)。UDP协议具有无连接、不可靠、面向数据报等特点,其报文格式包含16位源/目的端口、长度和检验和。内核通过sk_buff结构体管理报文,使用链表维护不同协议层数据,封包解包本质是移动数据指针。文章还分析了进程与端口号的绑定关系,并指出UDP适合简单高效但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场景。原创 2025-07-11 10:36:29 · 1450 阅读 · 44 评论 -
从明文裸奔到密钥长城:HTTPS加密全链路攻防与CA信任锚点构建
数据指纹,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单向散列函数(Hash 函数)对信息进行运算,生成一串固定⻓度的数字摘要。数字指纹并不是一种加密机制,因为它是不可逆的,无法进行解密(也无需解密),它的意义在于可以用来判断数据有没有被篡改。如果数据被篡改过,尽管只是有一点点的改动,数据摘要都大有不同。数据摘要具有唯一性,和人的指纹一样,所以也叫数据指纹。原创 2025-05-07 10:09:15 · 4015 阅读 · 74 评论 -
基于Tcp协议的应用层协议定制
本文将基于TCP协议构建一个网络计算器服务。业务逻辑相对弱化一些,目的是完整演示服务端开发的核心流程。而把重点放在应用层协议的设计过程,包括请求/响应报文结构定义、数据传输机制等关键实现细节;同时讲解Socket通信层的工程化封装,通过抽象连接建立、数据收发、资源管理等基础操作,构建可扩展的网络通信模块。原创 2025-04-26 08:07:56 · 1567 阅读 · 82 评论 -
基于UDP协议的群聊服务器开发(C/C++)
在服务器架构设计中,模块解耦是保障系统可维护性的核心准则。本方案采用分层架构将核心功能拆解为通信层与业务处理层两大模块。值得注意的是,当使用TCP协议时,开发者往往需要额外设计协议抽象层来解决其字节流特性导致的消息边界模糊问题(如粘包/拆包处理),并通过重传机制强化传输可靠性。而UDP的面向报文特性天然规避了消息边界问题,其无状态传输模型大幅简化了基础通信层的设计复杂度——这正是我们选择UDP构建轻量化实时群聊系统的关键原因。话不多说,我们直接开始!原创 2025-04-23 10:08:09 · 2829 阅读 · 82 评论 -
网络基础(协议,地址,OSI模型、Socket编程......)
所谓“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比如, 我们有 "天朝特色" 的广域网, 也可以看做一个比较大的局域网。原创 2025-04-20 08:31:15 · 1473 阅读 · 78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