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学习
代码续发
知识搬运工,点亮更多未知!
展开
-
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包括传输、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发送速度的控制)、复用(多个应用层进程同时使用下层运输层的服务)分用(运输层将接收信息交给上层应用层中的进程),主要协议有TCP与UDP。包括路由选择(最佳路径)、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拥塞控制(缓解接收分组过多的状态)。包括成帧(定义帧的开始和结束)、差错控制(帧错+位错)、流量控制、访问/接入控制(控制对信道的访问)。应用层-能和用户交互产生网络流量(需要联网)的程序,常见协议有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SMTP)、万维网(HTTP)二、TCP/IP参考模型(事实标准)原创 2023-10-01 12:11:19 · 192 阅读 · 0 评论 -
分层结构等相关概念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简称网络体系结构,是从功能上描述计算机网络结构,是分层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包括语法-规定传输数据的格式、语义-规定所要完成的功能、同步-规定各种操作顺序。1..协议:为进行网络中实体间数据交换而定义的规则的集合,也称网络协议。PDU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作为下一层的SDU。SDU服务数据单元:为完成用户要求功能而应传送的数据。3.服务:下层为相邻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PCI协议控制信息:控制协议操作的信息。2.接口:上层使用下层服务换入口。原创 2023-10-01 10:29:31 · 79 阅读 · 0 评论 -
性能指标介绍
4.时延:数据(报文/分组/比特流)从网络(或链路)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也称延迟、迟延。1.速率:数据率/数据传输率/比特率,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信道上传送数据位数的速率。传输时延(发送时延)-从发送开始到发送完毕所需时间,数据长度/信道带宽(发送速率);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上传播一定距离所花费的时间,即信道长度/信道传播速率;注:高速链路是指发送速率提高,只会影响发送时延的大小,而不会影响传播时延。3.吞吐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信道/接口的数据量。比特:数据传输的单位。原创 2023-10-01 09:51:31 · 194 阅读 · 0 评论 -
标准化工作
RFC——>正式标准:因特网草案(非RFC文档)——>建议标准(RFC文档)——>草案标准——>因特网标准。RFC(request for comments)——因特网标准的形式。要实现不同厂商的软、硬件之间相互连通,必须遵从统一的标准。2.事实标准:公司产品的协议和技术成为主流,TCP/IP。1.法定标准:权威机构制定的标准,OSI。原创 2023-09-26 19:26:13 · 56 阅读 · 0 评论 -
概念及功能
计算机网络:通过通信设备(路由器、集线器及交换机)和线路(逻辑线路或物理线路)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手机端及电脑端),外加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发送端主机——>本地ISP(第三层SIP)——>地区ISP(第二层SIP)——>主干ISP(第一层ISP)——>另一端层次接收端主机。阿帕网(ARPA)——>互联网-internet——>因特网(以TCP/IP作为主要通信系统)-Internet。小结:计算机网络是互连的(通过通信链路互联互通)、自治(终端之间相互独立)的计算机集合。原创 2023-09-26 17:17:06 · 66 阅读 · 0 评论 -
组成和分类
通信方式-C/S:client/server 客户/服务器方式;分组交换:以分组(将报文进行划分而来)的形式存储转发,存储在路由器中查看再转发,允许多个分组同时转发。个人区域网PAN:personal area network,个人自身的设备连接(连接蓝牙等)2.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实现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报文交换:以报文的形式存储转发,存储在路由器中查看再转发,允许多个报文同时转发。3.协议:一系列规则和约定的集合,用来规定数据的格式。电路交换:eg-打电话:两方相互通信,期间独占资源。原创 2023-09-26 19:11:50 · 68 阅读 · 0 评论